分享

《爵士乐编年史》:你所不知的, 《夜来香》和爵士乐前生今世的缘分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2-06-26 发布于江苏

我一直很喜欢蔡琴的《爵色》专辑,中音婉转慵懒,低音沉静自我陶醉、高音华丽悠扬、充满了浓郁的美声氛围,尤其喜欢《夜来香》,一直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夜来香》。

学音乐的朋友,由此认定我喜欢爵士乐,还推荐让我听听蔡琴《你不要那样看着我的眼睛》,说这首是蔡琴唱得最好的爵士乐。

一直一直都莫名喜欢爵士乐。最爱《南部之子》和《不知为何》,百听不厌。

《爵士乐编年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横跨一个多世纪的爵士乐,包括其音乐、个性、时间、影响和宝贵遗产,是一本重新发现爵士乐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入门书(只是遗憾书中没有关于中国爵士乐的篇幅),尤其对于喜欢爵士乐的乐迷来说,非常值得收入囊中,摆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

在门派林立、类型繁多的音乐世界当中,爵士乐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大“家族”。1930年代,融合了古典、Ragtime、Blues的爵士音乐,在新奥尔良为代表的美国本土开始了多元化的酝酿和发展。它结合了布鲁斯与拉格泰姆(Ragtime)两种音乐风格却自成一派,距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

爵士乐是一种无法用音乐🎶常理来描述的音乐类型,充满着难以描述的的自由性和充满想象力的声音,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爵士乐在全球范围内都异常火爆,自然而然衍生出结构、内容互有联系却又各不相同的诸多流派,甚至影响了整个现代音乐。

爵士乐的特点及其多样,它以振奋人心的速度跻身于现代音乐世界前沿,与电影一样,作为美国对20世纪文化的另一主要贡献,爵士乐现已步入存在的第二个百年。

在前一百年中,爵士乐以惊人的速度吸收并转换了早期古典音乐的诸多技术创新,将数个世纪的音乐专业知识浓缩成了炫目的风格与结构,因此受众广泛——从大众流行市场到比20世纪60年代先锋艺术更窄的知识阶层,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爵士乐成功概括了我们对于音乐大部分的直觉感受,也重塑了未来的艺术。

说到爵士乐,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是无法绕开的爵士乐重要人物(就是封面人物),他通过一系列以精湛的即兴演奏为特色的唱片,将早期的爵士风格引向了巅峰,电录音技术的发展使唱片获得了更好的音质。机缘巧合下,我曾经在一位爵士乐发烧友家中,听过这位大师他的翻录的黑胶唱片,疑为天籁。

·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 我看见绿的树,也有红色的玫瑰。

·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 我看见它们为你和我开花。

·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我自己在想,这是个多麼美妙的世界。

·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 我看见蓝的天,白的云。

· The bright blessed day, the dark sacred night

· 那受祝福的白天,珍贵的黑夜。

·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我自己在想,这是个多麼美妙的世界。

·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 那彩虹的色泽,在空中是多麼的美丽。

·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 在路过行人的脸上。

·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 我自见朋友们在握手相问好不好。

·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 他们实是在说我爱你。

· I hear babies cry,

· 我听见婴儿在啼哭。

· I watch them grow

· 我看著他们在长大。

·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never know

· 他们将学得比我所知的更多。

·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自己在想,这是个多麼美妙的世界。

· Yes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是的,我自己在想,这是个多麼美妙的世界。

1925年,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芝加哥组建了自己的“火热五人组”,乐队在加入了大号和鼓以后,这个乐队又被称为“火热七人组”,他在演奏或者歌唱时往往一动不动,眼睛紧闭,好像脱离了这个世界,眼泪会顺着他的脸颊淌下。

他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会为每段副歌加入新的想法,从而比上一段更为美妙。随着演奏继续进行,即兴成分愈演愈烈,风格越来越简单,直到最后单纯地重复一段旋律,甚至以灾难性的音调反复吹奏一个音符。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会在同一主题上即兴演奏整整半个小时,连续完成20首副歌。出生于新奥尔良贫民区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年少的时期,就展露出不同凡响的音乐天赋,无论是小号演奏还是音乐感知,都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灵气,他把地方特色新奥尔良送葬小调和路边酒馆中黑人民歌,巧妙绝伦地相互融合,继而发展为爵士乐,拓展了原本只是服务于精英阶层的音乐,并被越来越的人接受并喜爱。

《爵士乐编年史》按照爵士乐诞生轨迹,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报刊文字记录,详实准确地展示了爵士乐起源、开始、至今的各种风格,乃至爵士乐风格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书中按照爵士乐的时间排序,作者甚至非常细致贴心地列出当年重要的爵士界事件和世界性事件,构筑一张爵士乐的时间网络,立体地呈现爵士乐不同时期的整体观瞻。

今天,很多爵士乐的风格依然可以听到,当今最著名的爵士乐乐手是温顿·马萨利斯,他出生于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发源地。国内从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由美国新奥尔良地区传入中国上海、武汉和广州等城市,就不乏有喜爱的发烧友,和精于各种爵士乐风格的音乐人。

爵士室内乐团发起人张雄关曾经在一次演出尾声说道:“爵士乐早已不只是西方的音乐,今晚中国年轻的爵士和古典音乐家正在演奏和创造的是中国的音乐。我们希望通过爵士室内乐的形式让更多人看到爵士乐的多元与融合,通过音乐厅这样的场合让大家知道依靠即兴演奏的爵士乐也是极为专业和严谨的。”

无论是爵士乐爱好者者,还是爵士乐小白,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和关注的东西,用历史和时间的延续眼光,看音乐和人文的发展痕迹,反思昨日音乐的历程,才能更透彻地欣赏今日的音乐。

《爵士乐编年史》的作者默文·库克(Mervyn Cooke),钢琴家、作曲家,英国诺丁汉大学音乐教授。曾先后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多佛男子文法学校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接受教育,在国王学院获得了公开奖学金并完成了博士论文。

默文·库克(Mervyn Cooke)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担任音乐研究员、研究主任。1993年到诺丁汉担任音乐讲师。在诺丁汉大学期间,兼任音乐系主任和文学院副院长。曾撰写和编辑过许多关于爵士乐历史、电影音乐和本杰明·布里顿的著作,如《爵士乐》(Jazz)、《世界电影音乐史》(A History of Film Music)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