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剧评】 豆瓣评分从9.3到4.2,《舌尖》到底经历了什么?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当一个产品变成了万众瞩目的IP,不管创造它的人愿意与否,都必须接受被舆论裹挟的必然。舌尖系列就是这样。从初创反响爆棚的始料未及,到第二季如履薄冰的众说纷纭,再到如今第三季口碑冲跌的千夫所指,一步步诠释了什么叫做飞上神坛,摔下悬崖。

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对舌尖1和2的怀念,开始了对3的期待,然而新一季却以形似神全无的姿态摧毁了大家的想象。曾经被各种吐槽的舌尖2,在3的对比下,反而显得可贵起来。

作为一个秉承客观却追求包容的看客,我一直抱着再等等看看,说不定质量能反弹的愿望坚持到最后一集,却不得不得出砸了就是砸了,金字招牌不好接的结论。

总结了一下舌尖3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选材随意

这一季被各种诟病,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容,且不说那些因为不严谨给人落下笑柄的bug,本季里出现的人物和故事总是透着一股子尴尬劲儿。相比舌尖1,2里贴近生活的人情,这一期的选材有种莫名其妙的牵强,而这种空中楼阁式的展示非常消耗观众的好感。

编排无序

本就乏善可陈的素材,加上拼凑一般的剪辑,平庸无奇的文案,就变成了一桌味如嚼蜡,拖沓干瘪的虚假盛宴。过多的人物采访,无谓的细节调度,让人忍不住想要快进。

而前两季精致入微,活色生香的旁白解读则完全被降级成毫无特色的说明文字,即使用同样的配音也不能掩盖内容的苍白。看第一集时还以为它是回归克制,看到后面才发现根本就是能力有限,勉强为之。

立意不清

如果说前面两个问题是表现形式上的不足,最后这一点才是造成舌尖3崩盘的本质原因:我们想要找寻的美食情怀不见了。

第一季舌尖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对人类劳动智慧的尊敬,这种普世又朴实的价值观由美食承载,打动人心。

第二季舌尖,在人文内涵上进一步深入,通过食物展示了很多社会问题,这种方式虽有争议,却不乏温度。最后一集里的那句“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升华了全季主题。

可是在第三季里,主题是模糊的,似乎什么都讲到了,却没有一处重点。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印象深刻的立意,应该是关于“传承”的强调,似乎每一集里都有类似主题的故事。

不过遗憾的是,这种价值输出并没有被很好把控,讲得过多过偏难免有因循守旧之嫌。身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所谓坚持并非一味的墨守成规,如何顺应潮流,调整创新,延续成长才是传承要做的事情。而对于那些无可避免被时代抛弃的事物,并不需要特别的宣扬和缅怀吧。


据说舌尖3之所以质量下滑是因为主创团队换血,原来的团队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但备案已过,冠名已接,箭在弦上,必须要发,于是临时拼凑起创作队伍,新的队伍虽然做过很多纪录片,但对美食并无了解,连筹备带制作在10个月内仓促完成。这或许说明了此次成品为什么有种凑时长的糊弄之感。

虽然很同情临危受命的舌尖3团队,也相信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不过没做好承认就是,面对质疑用“坚持创新”来自我辩解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匠心需要的不仅仅是反复锤炼和打磨的耐心,更需要一颗从始至终都坚守的诚意。如果这点都做不到,就请不要奢求观者的宽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