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不走的阳光 —— 春节云南闲晃记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今年江南的冬天湿冷又绵长,阴雨连续不停歇,太阳无限期罢工。长时间见不到日光,幸福感急剧下降,利用春节假期暂时逃离,寻找温暖充电成了这次旅行的根本诉求。

相比东南沿海,云南以它温婉多元的形态更合我我意,往年总因距离的遥远阻碍了决心,可今对于一个在阴雨中浸到抑郁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阳光的向往。

既然等不及春天的来临,就主动选择向春天走去。

由于带着老少天团,这次行程安排的相对宽松,没有香格里拉,没有西双版纳,甚至放弃了元阳,东川这样的摄影打卡地,只在昆明周边自驾闲晃。

云南果然是宝藏省份,除了四季温柔的天气,更有让人驻足停留的美景。如果有时间,真想一直在这里游荡,醉在日日倾城的阳光里。   

【九日行程】

Day0:杭州-昆明

Day1:昆明-石林-罗平

Day2:罗平(金鸡峰丛,九龙瀑布群)

Day3: 罗平(螺蛳田),弥勒泡温泉

Day4:抚仙湖

Day5:抚仙湖沿岸

Day6:昆明(滇池,民族博物馆)

Day7: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云南大学)

Day8:昆明-杭州

【石林——低预期的惊喜】

作为一个不喜凑热闹的游客,我向来对盛名在外的景区带有挑剔的偏见:名气响未必口碑好。如若不是顺路,石林未必会出现在这次行程。或许就是这种低预期带来了“哟,居然还不错”的小惊喜。

惊喜来自三点:

1. 景区内的地质博物馆,外表其貌不扬,内在宝贝却不少。

之前看过乌鲁木齐的新疆地质博物馆,作为基本预设,我对这个建在景区里的“地址博物馆”毫无期待。本以为逛个十分钟就能结束浏览,没成想在每个展馆都挪不开眼迈不出步。

除了宽阔的空间设计,展品也称得上丰富又珍稀:一百八十盘的奇石满汉全席

几层楼高的海百合化石

神秘高贵的发光石

十件被吉尼斯记录评定的“中国之最”,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各种产品。每看到一个惊艳的宝贝,我都忍不住赞叹:好货也太多了吧。

整个博物馆集原始性、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简直就是一处大饱眼福又刷新认知的科普胜地。

另外展馆的红门也好适合拍照。

午后的光影让人舍不得离开。

2. 看似普通的石头背景却莫名上照。

话说石林的模样早在小时候搜集的烟盒上就已看腻,所谓千仞壁立、群峰叠嶂对于领略过各种自然景观的人来说,并无新鲜。和大多数喀斯特地貌一样,这里也林立着形状各异,高矮不同的石头。

本来连手机都懒得掏,不过休息时无聊随手自拍却发现看似普通的石头居然很上镜。或许绿水青石在晴天的加持下,就是天然的美胚。

3. 旺季景点也能找到人少好玩的空闲处。

石林主景区看似很大,坐观光车沿着主线路绕一圈也就五到十分钟。游人们大多停留在小石林的观景台,以及民族大舞台的观众席,但是这样的走马观花显然无法满足暴走夫妇的诉求。安顿好爷爷奶奶,我俩忽悠观观去步哨山探险徒步,爬到最高处看全景。

走在怪石林立的小路,忽然想起西游记里的场景,这里真的很像妖怪出没的地方啊,不过也可能是从小被电视剧画面洗脑,认为妖怪就该生活在这样的石头洞穴里。

步哨山的山顶并没有平台,全景没看到,却发现一片开阔无人的草地,在奇怪的石头上凹造型玩自拍,倒也欢乐无限。

当然还有少不了的航拍模式。

若不是当日还有一百多公里要赶路,再玩个半天不成问题。

【罗平——跟着春天走】

春节是罗平的旅游旺季,因为正值油菜花的花期。最初还担心二月初时间过早,花朵尚未开放,去后才发现担心多余,在这里,春天早已来临。

江召公路两侧黄花遍地,虽然没有到达鼎盛颜值,也算初露芳华。

朝阳下的花田,花田上的太阳。

罗平最知名的看花处是:金鸡峰丛和螺蛳田。前者是在花田中有起伏的山丘,登高可望全景,而起伏的山丘则让花海有了层次的变化。

金鸡峰丛似乎刚刚升级过,新建停车场,围出景区,增加售票处。圈起来的部分绕一圈有五公里,入口处提供几种交通方式:电瓶观光车,自行车,还有牛车,游客可自行选择代步方式。

在自由和辛苦间权衡,我们挑选了六人自行车。去年春节在珠海野狸岛就想带观观体验下多人自行车,因为修路未果,没想到这个愿望居然在这里意外实现。一家人骑一辆车,在春风阳光花海中穿行,这片刻的惬意完全可以抵消反复爬坡的艰辛。

沿途停下,走田埂深入花丛,景区外是更广袤的花田。

航拍能看到更多的花田“峰丛”。

在矮矮的黄花映衬下,那几棵树成了最突出的主题。

妈妈趁机臭美。

不过小朋友一直惦记着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对拍照提不起兴趣。

景区最里面的观景台也是最高的山峰,爬了好多好多台阶,才到达顶层。

全景了解下。 

离开前,全家人拍个合影。第二张是观观帮我们四个捏的。相比被拍,他更爱掌镜。

选了另一条路回程,结果发现是专为牛车铺设的车道。装扮美美的老牛车,闻起来却臭臭的。一边吐槽人家,一边卖力蹬车,每次冲坡,使不上劲的观观就负责喊口号,成功越过后便感觉自己出了很大力。

相比金鸡峰,螺蛳田不需要费力爬坡,一路开车绕山,到达山顶停好车,站在路边向下看就行了。

一圈圈梯田状的油菜花是这里的特色,奶奶很喜欢。不过我觉得一般,它没有青海油菜花壮阔,也没有真正梯田那么有层次,只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比较特别。

细节似乎更好看。

螺蛳田没有专门的景区管理,一些当地人就自行划地收费:在我这里停车交下费吧;这个台子是我搭的交下费吧,这条上山的路是我砍出来的交下费吧。。。虽然钱不多,但是被莫名其妙要求总觉得很别扭。

 为了飞飞机,爬上路边的小山,山上也有片小花田,很适合拍照,不过,也被忽然冒出的老阿姨收了上镜费。。。

在山上飞了飞机,也算值回票价。

这个小行星视图好诡异。

临行查路线才知罗平附近还有个九龙瀑布,搜索后发现它曾被国家地理在选美中国专辑评为“最美瀑布”第四名,有种无意巧遇的惊喜。不过这种惊喜在去往景区的路上被一点点冲淡。

由于停车场容量有限,狭窄的山路也成了临时停车的场所,导致一路拥堵。走了两公里到入口已是傍晚,游人依然源源不断。

看着身心俱疲的老小,果断选择缆车上下,如果风景一般,至少不要再耗费他们的体力。

在山顶观景台远远看了下瀑布全景,并没什么特别。爷爷说,不如黄果树。可我觉得是因为距离远,所以感受不到瀑布该有的气势。

近看就好很多。

俯拍的角度更美,一条条的瀑布流好像美女的刘海儿。

下山后带娃走到瀑布脚下,看到了它秀丽的一面。每层都有多条瀑布,虽然幅度没那么宽,胜在分支够多。

观观走石头桥走上瘾,而我拉着他却心惊胆战。有几处我自己都需要跳过去的地方,实在不敢抱他,只好请站在旁边的小伙帮一把。狼狈之时,途径水中央,正想着这角度很适合拍照,可惜摄影师不在,没料到一抬头看到刚才分头下山的蚂蚁就站在对面举着相机。唉呀,啥叫心有灵犀?这就是啊。

从乡间小路穿行回市区,菜花和民居让这里的夜色也充满春意。

【弥勒——假装在度假】

旅行的奇妙之处在于某些场景会不经意引发你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尽管两个地方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带来的感受却非常相似。

比如这次云南游总会让我想起几年前的澳洲行,因为都是阳光下热到不行,树荫下寒意阵阵,冷风+艳阳的分裂感简直一模一样。

在弥勒的短暂停留又让我瞬间联想起清迈。虽然环境完全不同,但是空气里弥漫的放松感却如出一辙。

因为并不靠近风景区,大多数来弥勒的游客是为了泡温泉,这一诉求决定了它的度假人设,处处洋溢着慵懒闲适的气息。相比前几处春节期间难以找到开门的店铺,这里热闹得超过想象,沿湖的大排档家家生意兴隆,上菜速度快到感人。

吃过彝族风味的晚餐,沿着生态湖散步,路边的棕榈树和岸旁的人造沙滩,都给人一种身在海边的错觉。

夜晚在酒店的温泉里泡汤,池子不大,蝶影纱幔的装饰倒是把气氛营造得不错。小人儿尝试在各个池里浅坐,从最初喊着“好烫好烫”到逐渐适应,仿佛完成了很大挑战。

扛不住热度,裹上浴巾,一家三口挤在外面的秋千里,边吃桔子边看星星,喝着温暖的红糖水,感觉幸福也不过如此。

回来后我问观观,这次旅行哪里给他的印象最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泡温泉。或许对于小朋友来讲,再美的风景都不如增加体验来得真实。

前几日因为安排紧以及环境限制没有外跑,弥勒的酒店就在生态湖旁边,不跑步简直浪费。西南的太阳起得迟,六点半出门,天还没亮,在湖边看到了夜色中的启明星。

相比昨日的热闹,清晨的弥勒安静得出奇,只有些晨练的身影在路灯下经过。

沿湖一路小跑,天空渐渐有了颜色,从发亮到朝霞,每个角度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本以为湖很大,跑一圈才发现只有四公里。

在弥勒的停留就像在播放节奏紧凑的旋律时按了下暂停键,虽然没有内容,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抚仙湖——越单纯越深邃】

初到抚仙湖并不顺利,也许是晨跑穿得太少,路上竟然开始发烧。见到湛蓝的湖水也没有太大精神头,湖边停车捏了两张到此一游,下午就躲在房间里昏昏欲睡。

休息后精神稍好,傍晚到酒店对面的月亮湾闲逛。公园里都是带娃挖沙的大军,浪潮拍岸的湖水加上青石滩,有点台湾七星潭的感觉。湖面上还有人在玩帆船。

观观和爸爸刨了一个石头坑,等着湖水涌来把它浸满,还真把这里当海边了?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本想坐等落日,却被风吹到凌乱,想想虚弱的身体还是回程吃饭靠谱。晚饭后发现远处山脊依旧有红红的晚霞余韵,忍不住跑到马路上拍了几张。

回酒店后又爬到楼顶,看到了满天星辰,以及楼下路边的烟花。没有惊喜的光影,只有安稳的静好。

第二天元气恢复,绕湖一日游早早开启。第一站樱花谷,一进园就看到好多好多海鸥,游客们举着面包,等待鸟儿飞来把自己手中的食物叼走。

海鸥们簌簌掠过,眼疾嘴快地挑选着美食,俨然一场捕食能力大挑战。而站在岸边的人们则在默默比拼谁能喂食成功。

特写几张,湖里的。

空中的,全都是锐利的小眼神儿。

漫天飞翔的白鸟衬着清澈澄碧的湖水构成照片的绝好背景。

沿着栈道向前,也能找到安静的所在。

早晨在地图上看到抚仙湖水下古城的标记,观观一直惦记着这个神秘的古城在哪里,就算扔石头时也不念念不忘。

扔石头比拍照更重要,只能拿你当背景板了。

抚仙湖是国内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深水湖泊,虽然它的面积比滇池,洱海都小,蓄水量却相当于两者总和的四倍。尽管湖水深邃,湖面却是一副单纯的模样。

俯瞰的角度,水的颜色变成了碧绿。

沿湖开开停停,见到观景台就下来望一眼,总想找个高处看全景,却未成全念想。这处已是我们找到的最高观景台。

这个时节花未盛放,凭这几棵枯枝残朵就可以想象春光烂漫时的美丽。

中午开到时光栈道的起点,这里游人不多,几艘旧船让画面有了生动的变化。

枯树也颇有意境。

据说这条步道可以一直走到樱花谷,如果有时间,沿湖来一场徒步才是属于我的打开方式。不过现在,还是随便拍几张照片,然后带着老小吃午饭才是正经事。

下午去了北边的帽天山,在那儿的澄江动物群展馆看到了寒武纪的三叶虫化石。这个存在感很低的博物馆记录了远古生命的起源,不过偏僻的位置和的小众的内容让它缺少热度。

虽然没什么风景,但深入森林的安静小路以及形状各异的树木让我又想起澳洲的奥特威国家公园,我和蚂蚁说,它们之间就差了趴在树上的考拉。

为看夕阳,早早去吃了晚饭,然后到月亮湾的“海滩”上坐等太阳落山。

失望的是没有看到夕阳映红湖水的壮美,太阳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远处的山头。公园里前一刻还人影瞳瞳,随着阳光的消失大家立刻闪退。

不过泛红的夕阳光晕还是让人流连。

走在安静的湖岸,迎着冷风欣赏天空的余晖。暗红的微光满足了我拍剪影的愿望。摸头,撩发,遥望,造作地表现出怅惘的情绪。

作为敬业的模特,即使知道照片里看不清自己,我还是在这个水塘边凹了半天造型。

公园的池塘里映着对面酒店的倒影。

回程时,发现路灯在地上留下一个圆圆的光晕,很是可爱。央求蚂蚁给我拍一张,被拒绝。气哼哼时听到旁边有炮声,赶紧爬到旁边的高塔去看烟花。不过烟花没有看到,却发现在这个位置看路灯很别致。

蚂蚁说:“在这里拍吧。”

“为啥?刚才你还说不好看。”

瞄了眼他的相机,秒变乖巧:“等我下去。”

在路灯下根据摄影师居高临下的指挥,向左向右向前看,拍了许多组。

最后他又喊我转圈,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直到头晕眼花。为了拍出高糊的艺术片,也是拼了老命,最后终于心满意足地扶着额头踉跄回府。

话说在拍照这件事上我和蚂蚁真是磨合出了高度统一的价值观,我甚至怀疑它是我们婚姻关系能够维系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过落日,第二天一早又去跑去看朝霞。可惜角度不对,只有颜色尚浅的云彩。

虽然没有看到日出,却体验到公园在晨光里的清新与安宁。

还有各种飞禽、小物。

就这样吧,告别抚仙湖,走进假期的尾声。

【昆明——在城市的掌纹穿行】

回到昆明顺路去了滇池。海埂公园外围很远就开始堵车,里面也是游人如织。法定假日的最后一天,时光显得异常宝贵。

有了抚仙湖清透飘逸的对比,滇池显得庞大而浑浊,不过红嘴鸥并不嫌弃,以更大的阵仗争抢着喂食观众手里的美味。

坚持走到海埂大桥,要求拍张到此一游,结果发现什么摄影师,不想拍的时候就是直男视角。

临行前听在昆明生活的表哥说春节期间这里的樱花已开,而圆通山是这里的赏花地,查后才知圆通山就是昆明动物园。

早晨打车时被司机告知四大一小算超载,于是决定他们四人坐出租,我骑车前往。开着语音导航,在老城区的小路里拐来拐去,这体验于我而言倒很特别。昆明与重庆相似,有点山城的况味,只是没有后者那么3D魔幻,不过各种上坡下坡也把我累得可以。

昆明动物园和杭州动物园很像,建在山上,面积不大却布局紧凑。让我意外的是孔雀园,孔雀的数量多不说,还都是放养的。随手可触的孔雀并不怕生,只不过骄傲凌厉的眼神让人望而却步,加上广播里反复播出“请与孔雀保持距离,防止啄伤”的公告,游客反而是更谨慎的一方,生怕被它们盯上。

房顶,树枝,哪儿哪儿都有它们的身影。这英姿简直有种王者气派。

刻意寻找了园里的樱花,可惜只有零星的海棠开放。于是这次寻樱之旅就变成了一场普通的动物园游览。

也许是提前做足了心理准备,即便是看动物也不觉得无聊。

这只乌龟一直保持着此种姿势晒太阳。

尤其喜欢这张,这白鹭的身姿真是绝了。

从动物园的另一个门出来就是云南大学外的小吃街,很多店铺都是节后刚刚开张营业,崭新又忙乱是假期结束后的特点。吃了多天米线,终于品尝到丰富的云南小吃。

午后去云南大学简单逛了一圈,作为一个即将百岁的名校,这里的建筑也很有历史,青石红砖自带民国画风,里面的泽清堂还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

钟楼,也是水塔,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为了拍全,我也被无限拉长,嗯,这种变形可以有。

会泽院是校门正对的法式风格建筑,同样是云大的地标。拍不到它的全貌,只能取个角落强行留影。

除了建筑,校园的绿化也很棒。虽然不是繁花盛开或银杏满地的季节,依然可以感受到绿树掩映的美好。

坐在园子的石凳上休息,偶遇觅食的小松鼠,它一点都不怕人,就趴在一步之遥的树干上,边吃东西边踅摸还有什么其它食物。我从地上捡起一枚开心果果仁:“你要吗?”它好像听懂了一样,睁大眼睛看着我,迅速爬过来,反而让我胆了怯,不知该如何递出去。蚂蚁把果仁放在掌心,伸手过去,它立刻取走,又爬回树上安享美味。

在昆明的最后一晚,在正义路步行街用一顿鲜牛肉火锅结束整个旅程,高超的性价比让爷爷奶奶赞不绝口,一家人都吃得心满意足。忽然觉得这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场景实在难得。和家庭生活一样,看似和谐的旅行也处处充满妥协,即使这些妥协并非为难,但完全一致的共鸣才是最让人开心的啊。

这顿完美的晚饭并不是我当天的句点。出发前得知大学闺蜜春节也来昆明,我们的交集只有这个晚上,在双方都经历了人困马乏的一天后,我决定单独和她见一面。

骑着共享单车,开着百度导航,夜行在昆明的小巷,陌生与未知带来紧张的兴奋,再加上为了相见的单纯目的,又为这场景增添了一种莫名的豪迈。

安全抵达闺蜜酒店,为不影响家人休息,我俩坐在大堂聊天。有些人无论相隔多久见面都仿佛昨日才分别。拥抱,合影,写留言,已成为我会友流程的三件套。

聊了半个小时有的没的,她一直催我回去睡觉。匆匆一见,却无比心安。

想起去年十一和默默一家相约金山岭长城,愈发觉得中年之后的相聚无比珍贵,不仅因为发生的低频,更因为彼此愿意付出时间,放弃日常的诚意最为难得。

【关于出游的碎念】

衣:昆明果然是春城,一年四季的天气都相对恒定。这个时节也保持了宜人的温度,只是早晚温差比较大,而相同时段有无阳光又是两个季节。所以叠穿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T恤,长袖,加外套,随时随地增减,还能打造多变造型。(诶,这话在澳洲游记里也有说。)

食:云南菜系也偏辣,几乎所有炒菜都放辣椒,虽然口感没有湖南泼辣,四川麻辣那么强烈,对于东南味觉体系来讲还是偏重。一路行来我才发现自己居然是家里最能吃辣的那个。

如果口轻忌辣,点菜时务必强调一点辣都不要放,否则“不辣”会被理解为“不要太辣”的意思。

春节出游的缺点是很多店铺都关门过年,无法像平日那样随心所欲地体验吃食。另外云南特有的菌类在冬季也无法吃到,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住:作为一个佛系又简朴的出行者,我预订住宿的方式也是real随意。图片预览不错,房够大床够宽,同期价格合理,群众口碑尚可,就能立马下单,所谓性价比都是个人价值评判体系里自行设定的标准,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按照这个原则此次出行预订的酒店都算合心,至少没有太大落差。

罗平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开发相对完备的县级市,虽然没有特别大牌的酒店,住宿条件都还不错,一些民宿装修得也有特色,短暂休息足够。

弥勒推荐住在有温泉的酒店,泡汤住宿一键搞定,免得来回奔波。

抚仙湖的住宿散落在湖的一圈,从客栈到五星酒店,丰俭由人。我们这次住在月亮湾对面的圣水湖畔度假公寓,这栋30多层的商用住宅楼被各种“度假酒店”承包,每家的装修,服务基本大同小异。优点是,房间够大,位置方便,也有湖景可看;缺点是,服务一般,人流量大时等电梯都要好久。

昆明的酒店和大多数城市一样,选择众多,根据自己的行程,按照地理位置筛选就OK啦。

行:本次旅行的交通方式:飞机去,高铁回,远郊租车,市内靠走。

租车的几日除了在景区停车时遭遇几次拥堵,高速及县市道路都很顺畅。纵观下来,想不拥堵就要赶早,凡是上午去的景点都还好,停车有位置,游人也不多,若是下午抵达热门处,一定要做好寻找车位的准备。

最后再吐槽下非错峰出游,与春运大军一起抢回程车票算是成全了我N年没赶过春运的缺憾。也许是对人从众的景象设置了足够的心理预期,这次感觉也还好。

人生就是在预设和现实中不断妥协。无需嘲笑那些在假日里蜂拥至景区的游客,相比人多,他们更在意的是去过。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现实和经验的决定。所以,自洽就好。

【后插旗时代的回忆】

讲个巧合,十五年前的春节我也去了云南。那是工作后第一次出游,在论坛上约了几个同行的陌生网友,买上机票就出发了。无知和霉运注定了它是一场充满槽点的旅行。

小型飞机+高空颠簸让第一次飞行体验差到模糊;除夕一早被临时加价的客栈老板赶出旅店;包车去玉龙雪山被司机半途拒载;旅伴临时调整行程被一个人留下,这些都不算什么,高潮在于返程前两天发现身份证丢了,大年初一找不到人开身份证明,很可能无法回家。

不过这场魔幻旅途却有一个侥幸的结局:因为临行前一晚突发奇想给机场值班室打的一个电话,我拿着报案证明和在职证明,登上了预订的早班飞机,最神奇的是一个月后在我准备补办证件时竟然收到了匿名好心人从云南寄回的身份证。

相比自己专属的旅行奇遇,家庭出游似乎乏善可陈,充满琐碎,但它却创造了一家人共同的回忆。

雨夜回杭,进家门时,我调侃说“大家总算舒了口气:我们终于回来啦。”在默认的轻笑里,我忽然有种项目组在产品发布时才有的感受:那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放松以及共同进退的感动。

村上春树说:

“人生就是由不同的记忆片段组织在一起,汇成一道川流不息却绝对无法回溯的时间之河。

你存在时,是因为你保有着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记忆;而你不存在时,那些牵挂的人对你的记忆,是你存在过的证明。”

旅行虽然无法把阳光借走,

但是关于它的回忆却被永远留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