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安排 — 新西兰南北岛亲子自驾行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缘起

不知从何时起,我形成一种观念:有些事一旦错过最想要的时机,就算拥有也变得不再一样。年轻时很想去马尔代夫,却因价格望而却步,曾暗暗许愿结婚十周年时再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海岛的热爱消失殆尽,过往的愿望不了了之。我以为新西兰也会像马代一样,渐渐从向往之地list中隐退,最终成为青春里的一个遗憾。然而这份过往的念念不忘,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就了现实的必有回响。相比当年两个人的信马由缰,恣意任行,拖娃一起浪行半月,徒步中土,对我来说并无把握,但所有未知都值得挑战,所有困难都在“想做”面前不值一提。

这是一场由焦虑开始,再逐渐被顺遂治愈的旅程。六月就买了香港转机的机票,之后行程全部安排妥当,八月港势生变,让本该稳妥的一切成了待定,加之第一次带娃出国又是辗转长途,出发前内心的紧张多于期待。

幸好没有担心的意外发生,过程顺利得让人感恩。当然最值得感恩的还是收获了想要的体验:和小人儿一起把雪山湖泊看到饱,在银河流淌的夜空中辨认星座、在空旷苍茫的原野里徒步行走,而偶遇的十次彩虹也弥补了天气不够完美带来的遗憾。

十四天既漫长又短暂,漫长的是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短暂的是时光总是飞快溜走。直到我打开电脑浏览这次旅行的照片,敲字做总结时,才意识到它已完全逝去,却也因此真正被自己拥有。

行程

从地图上看新西兰与大陆板块隔绝,也许是为了弥补它的孤独,大自然赐予它更多的美景,也因为这份孤独,它才得以保留自己独特的风貌环境,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

原本只打算在以自然风光著称的南岛自驾,由于路程关系舍弃了冰川线和东部海岸线后,发现时间居然还宽裕了几天,于是又增加了一小段北岛行程。

南岛的行程有种高开低走的架势。前几天的景色太过惊艳,以至于影响到后面的审美感受。相比层层推进的递进式节奏,在开场就用掉高潮份额的渐弱式旋律很容易让人滋生出莫名的不甘。不过即便没有震撼的壮美,依旧有舒服的细节。

                           

 虽然北岛没有南岛那样动人心魄的雪山、冰川湖,却有更加开阔的中土草原,加上海滩、地热等多种样貌,让这趟行程的后半段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不同的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诉求点并不相同。有人喜欢艺术欣赏,有人热爱自然风光,有人重美食,有人享玩乐。作为风光摄影爱好者,我们的行程没有打卡式体验,除了拍照就是徒步,幸好观观愿意迁就这样的父母,一路配合不曾掉队。


实际路线:

Day

Transportation

Schedule

Stay

0

杭州-香港-奥克兰


飞机

1

奥克兰-基督城(飞机)

取车,补给

基督城

2

基督城-特卡波(240.3km)

基督城樱花大道,海格利公园,特卡波湖, 好牧羊人教堂,星空拍摄

特卡波

3

特卡波湖沿岸

湖边闲逛,Mt. John 山顶看全景

特卡波

4

特卡波 -普卡基湖(60km)-库克山(46.9km)

普卡基湖漫步,塔斯曼冰川徒步

库克山村

5

库克山 - 瓦纳卡(218.7km)

Hooker Valley track徒步

瓦纳卡

6

瓦纳卡 -哈威亚湖 - 瓦纳卡

Hawea湖闲逛,Wanaka国家公园

瓦纳卡

7

瓦纳卡 - 箭镇(54.2km)- 格林诺奇(60.7km)-天堂镇(9.1km)- 格林诺奇

格林诺奇徒步,天堂镇散步

格林诺奇

8

格林诺奇 - 皇后镇(47.3km)

Twelve miles creek;皇后镇公园

皇后镇

9

皇后镇 - 奥克兰(飞机),奥克兰 - 科罗德曼 哈海海滩(178.9km)

在路上,海滩日落及星空

哈海海滩

10

科罗德曼 - 罗托鲁瓦(211km)

教堂湾徒步;罗托鲁瓦市内陆热公园

罗托鲁瓦

11

罗托鲁瓦 - 怀奥塔普地热保护区(30km) - 红树林公园(30km)- 奥克兰(210km)

怀奥塔普地热保护区,红树林公园

奥克兰

12

奥克兰 - 香港(飞机)

Syvia Park购物,Ambury Regional Park

香港

13

香港 - 杭州 (飞机)

稻香早茶


1. 重返春天——基督城

经过两天三次航班,终于在傍晚抵达南岛的出发点:基督城。取车时发现路边的樱花开了,盛放的粉色花朵立刻彰显出季节特质。在江南樱花盛开的条件是气温足够高,可这里现在依旧清冷,却能看到满树芬芳真是让人惊讶。不管怎样,一年内经历两次春天,而且还能赶上短暂的樱花期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从超市购物出来看到满天晚霞,毫无遮挡的幽蓝天空浮动着粉红云霞,这配色简直让人少女心炸裂。

 
暮色下的Jucy旅馆,也呈现出超越自己经济型酒店身价的气派。

 
当晚在网上查到基督城的Harper Avenue是樱花大道,第二天便义无反顾地直奔而去,事实证明一切都来得刚刚好。
 
尽管Harper大道上车水马龙,却丝毫不影响樱花路的娉婷温婉。

 
这里的樱树都很古老粗壮,但枝桠并不高,茂密的樱花就在头顶,触手可及。树下人们慢跑、散步、推车、闲聊,风吹过,花瓣飘散,岁月静好。

 
就连樱树下停着的车辆看起来也很可爱。

 
这么长,这么美,这么空的樱花大道满足我的所有想象,而它又是在预料之外的相遇,更增加了幸运的美好。惊喜之所以让人贪恋是因为它有运气这种无法操控的因素加持。

 
樱花大道的旁边就是哈格利公园,公园里有个小湖泊,湖中有野鸭在游泳,观观举着他的小相机开启了这一路的探索。

 
公园里可以看到各种姿态丰盈的树木,它们有的满树嫩芽,有的干枯挺拔,却无一例外地充满个性。
 


我站在这棵树前拍照,有个老太太走过来仰望树冠,回身对我说“Beautiful tree.”“Yes, very beautiful.

 
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很高兴又一次见到你。
 


2. 银河入水——特卡波湖
 
从基督城到特卡波湖有两百多公里,在没有护栏和隔离带的Highway上一路飞驰,让间隔性摸车的司机同学逐渐适应了左行驾驶。在疲惫袭来之前,转过最后一座山,突然望见右前方一汪碧蓝湖水,心情瞬间被点亮。

 
站在高处,特卡波湖的颜色和羊卓雍错的颜色非常相似,是那种纯净的蒂芙尼蓝,不明艳,不刺眼,温润柔和,抚慰人心。

 
迫不及待靠边停车,亲临水岸,从这个角度看,湖水的颜色变得更深,多了一分深邃。

后来我们发现只有在较高的位置且有阳光的时候才能看到更泛碧色的湖水,航拍的照片可以证实这个理论。

 
雪山,翠湖,瞬间以为身在西藏。同样的标配,同样的纯美,同样的干净,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高反,怎么嗨都可以。
 


湖中有许多大雁、涉禽。

 
暮霭中的雪山自带柔光。

 
又见粉蓝色天空。

 
特卡波还有一个别称:“星空小镇”,这里远离光污染,是世界上第一个"星空自然保护区",是绝佳的观星胜地。
抵达的第一夜,我们拖着娃在所住酒店背后的山坡上拍星星。四周静寂黑暗,只有不远处的马路上偶有车辆驶过。
看到满天繁星和全清晰的银河,我和蚂蚁都非常激动,小朋友却异常淡定,因为室外实在太冷,相比抬头仰望,他更关心什么时候能回房间。
“快了,快了,让爸爸再拍几张银河。”
“可我想回酒店。”
“你和妈妈要是回去了,爸爸一个人在这里会害怕啊。”
就这样连哄带骗加示弱,小人儿哆哆嗦嗦地陪我们到最后。
 
这就是一家人在冷风中挨冻拍下的银河全景。


我跟爸爸说:给我们在星空下拍张照吧,不枉我俩陪你这么久。于是拍完银河,又开始用手电拍人像。拍完单人拍两人,最后激动的摄影师也要求入镜,返回时间一再推迟。
 


回到房间后,依旧很兴奋,忍不住把相机里的照片拷出来发票圈,折腾半天忽然发觉刚才一直嚷着要讲书的儿子没了声音,转头一看可怜的娃已经直接逼困睡着,不禁有些愧疚:宝贝儿,跟着这样的父母出来旅行,真是难为你啊。

 
在特卡波的第二天才见识了新西兰春天的多变。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乌云密布,雨虽然没下下来,但风刮得真叫人心惊胆战。
 
早晨日出时还是一派温婉的模样。

 
刚启程时也一切安好。

 
在东岸寻了处临湖的地方,本想着沿湖走走路,却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吹得打消念头。

 
苍茫原野里孤独的小孩。

 
不过这种寒气加阴暗的天空,让原本温和的景色有了一种凌冽而清冷的味道。

无人机的角度。

 
近处湖水波涛拍岸,远处雪山雾气飘散,若不是被吹得发抖,如此仙境简直完美。

 
忽然发觉这场景很像冰岛:苍茫而凌冽。

 
于是拍摄“假装在冰岛”系列照又引发了一轮儿创作热情。

往回走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拜托你能不能多停留会儿呀。

 
趁着短暂晴朗,喊出躲在车里的小子拍合影。所谓风中作乐,不过如此。

 
好牧羊人教堂是特卡波的经典景点。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成群聚集的游客。这个古朴精致的教堂体量虽小,颜色也不光鲜,却在雪山碧湖的背景下格外上照。

 
难得没人,抓紧捏一张。

被风掀起的衣角让姑娘的形象A爆。

 
 
临走时发现教堂居然开门了,尽头的窗前摆放着一个简单的十字架,窗外就是雪山碧湖,在这样的环境下祈祷,内心一定充满宁静。教堂内部不允许拍照,在门口摄下窗口的构图。

 
教堂后面有个临湖的石滩,也是拍照的好角度。虽然冷风拂面,走石头却是观观的最爱。

 
我们坐在一块很平的大石头上,等待拍照的爸爸结束他的工作。

 
瞧这表情足以想象当天的风力。

 
相比白天的大风,傍晚在Mountain John山顶体验的风才是最强大最骇人的。在约翰山上可以看到特卡波湖全景,那里还有当地的天文台。

 
当天我们上去时只剩半小时就要关门,收过路费(每车8$,走路上去不需要)的工作人员提醒说上面风很大,要小心。停车打开车门的一刹那才知她的忠告毫无虚言。用风衣裹紧观观逃进山顶的咖啡店,隔着玻璃欣赏特卡波湖的美貌。

 
因为即将打烊,咖啡店的甜点半价,吃了块可口的muffin,也算不虚此行。店里的游客休息好后纷纷冲出去拍照,有个姑娘脱掉大衣,拉下毛衣领子,在寒风里露出肩膀,拍完后再赶紧裹上衣服。大家为拍出美照真的是很拼。

 
不过这一日的天气奇遇还未结束,晚上在公共厨房做饭时,有人跑进来说外面下雪了。刮了一天的妖风原来是为了这场雪的到来。难怪刚才在户外烧烤的大哥烤了半个小时肉都没熟。
 
离开特卡波的早晨,屋外的草地铺了一层薄薄的雪,前两天总在门口走来走去的大雁也安静地趴在桌子下面。

 
观观最后一次喂了鸟,引来了好多麻雀,海鸥,这大概是他对此处印象最深的快乐。

 
如果没有狂风,这将是一次完美的度假。不过也正因为极端的天气,才让这段经历有了特别的印记。
 


3. 天时地利的美好——普卡基湖
 
普卡基湖于我们来说是个意外,本来它只是途径的一处,却成为此行的亮点之一。因为合适的天气,合适的地点造就了感受的美妙,这便是一切恰好的偶遇。

 
普卡基湖坐落在库克山脚下,去库克山村会经过这里。第一眼见会觉得它和特卡波湖很像,同样的碧玉颜色,同样的雪山背景,不过仔细观察它们还是有所不同。

 
普卡基湖的面积更大,岸线更直,而且环绕的雪山更多,距离更近;特卡波湖的湖岸更蜿蜒,岸边植被更丰富。

 
在去往库克山的分岔路口有个观景台,视野开阔,整面湖一览无余。

 
航拍全景照和特卡波湖几乎无差,只能依靠湖边的植被做区分。

 
飞好飞机拍合影,终于不是顶着大风啦,大家的表现力立马升级。

 
离开主观景台,讲究光线的蚂蚁坚持沿东岸向前开一段看看。这条细碎的砂石路很少有人走,开到一处空地停下来,湖藏在树丛后面,我尝试着穿过树丛看一眼湖水,却意外发现下面是一片空旷的鹅卵石滩,没有任何游客。于是接下来的整个上午,我们全都消磨在这片独享的私家湖岸。

 
石滩上有表面平整的大石头,蚂蚁在一块石头上拍延时,我和观观坐在另一块上看雪山看云。石头又大又平甚至可以躺下。

 
远处山顶有一片龙卷风形状的锥形云很抢眼,旋转的形态,还有层层的纹理都像极了开始融化的冰淇淋。我们眼见它慢慢变大,直到和其它云团连接起来。

 
湖中的这块石头也很适合摆造型。

 
就这样一边拍照一边休息,四周静谧只能听到鸟叫,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这舒服的感觉太让人迷恋。

 
从空中看湖的颜色更漂亮。

云朵在水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倒影。

 
转眼就到中午,我们决定不着急赶路,而是把吃的东西拿出来就地午餐。

 
映着阳光的湖水让人沉醉。即使只是安静地坐着也觉着幸福。

 
我跟蚂蚁说我终于找回旅游的感觉了:那种与景色融为一体,且与同行人共享身心愉悦的感受,便是旅行中最快乐的时光。

 
离开时依旧不舍,也许这片湖岸再难找到,但在此地度过的这个上午将无可争议地留存在专属我们的记忆中。

 
第二天从库克山出来再次见到普卡基湖,忽然发现湖中可以看见雪山和云朵的倒影,可惜当时无法停车,在观景台停靠时水面已经不够平静。

 
就这样错过定格美景的机会,不过有缺憾才是生活真实的样子,不完满反而让人更踏实。

 
4. 冰川的温柔——库克山
 
在普卡基湖度过了一个温暖明媚的上午,在开向库克山的路上阴云开始集聚。看着雪山越来越近,云层也越来越厚。我对前一天在特卡波遭遇的大风还心有余悸,至于山里的天气,并不敢报太高期待,裹上最厚的衣服才是要紧。

 
抵达后先去了路途较近的塔斯曼冰川,路线较长的胡克山谷步道留到第二日。
 
塔斯曼徒步路线有两处终点:蓝湖和塔斯曼冰川。在去蓝湖的路上,为激发娃行走的热情,他爹想出了一个点子:“我们出来是要探险的,每完成一段历程可以得到一枚探险者徽章。”
听到可以集徽章,观观立刻来了精神。不停询问徽章的细节。最后我们决定回家之后定制此行专属的成就勋章,并根据每次徒步的难度为勋章设定等级:蓝湖算一星,塔斯曼冰川为二星,而明天的胡克山谷很难,必须是三星。
没错,为第二天的徒步做铺垫才是我们二老的心机所在。不过单纯的小朋友一心只把得到徽章作为完成挑战的目的,根本不去深究爸爸妈妈的真实用心。

 
一路讨论着徽章的样式,轻松找到全部蓝湖。虽然名为“blue lake”,冰川湖的颜色并不蓝,因为冰川已断,雨水入池带来杂质,使得很多藻类得以生长,湖水便呈现出了绿色。

 
四个蓝湖已有一处干涸,头尾两个稍大的蓝湖在阴天的映衬下也并不惊艳。不过此行提前拉练的目的已经达成,景色不够好看又有什么关系。

 
塔斯曼冰川在路线的终点。爬上台阶后看到雪山包围的冰川湖,上面还飘着浮冰,忽然有种身在北极的错觉。尽管天色不好,景致打了折扣,还是被小震撼了一下。雪山离得很近,充满视线的全幅画面很难被相机还原。

  
为了用自己的照片定制勋章,观观难得愿意好好摆姿势拍照。没想到用一个办法解决了俩个问题,实在佩服自己的脑洞。话说套路娃其实是为人父母的一大乐趣,当然前提是他还在愿意被你套路的年纪。
 
架上脚架拍合影。这一天是我们仨合照最多的一日。

 
又一次拍摄自己老婆和别人老公的亲吻照,求摄影师的心理阴影面积。

 
第二天早起云层依旧很厚,但雪山上浮动的一丝微光不禁让人期待好天气的到来。

 
在徒步起点下车时我和观观都发出同样的感叹“好安静啊”。山谷似乎滤掉了其它杂音,清脆的鸟叫是这里唯一的声响,270度环绕的雪山如同旗帜一般在召唤准备启程的人们,当然最让我兴奋的是:没!有!风!

 
出发!想起七年前在瑞士徒步时一路看到很多小朋友和父母一起走路,有娃后也幻想过这样的场景,今天终于实现啦。

 
这条徒步道上下坡的部分并不多,只是路程远一些,中途会经过三座吊桥,我把过桥作为milestone,和观观约定每过一座桥可以吃五个巧克力豆。这种目标拆解,阶段式奖励式对于小朋友来说屡试不爽——没有错,还是经验套路。

 
遇到的第一个标志点叫做“Freda Rock”,看图示,Freda是第一个登上胡克山的女登山家,当时她扶着这块石头拍了著名的照片,同地点cosplay下。

 
这个教堂形状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牺牲的攀登者。站在这里向后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普卡基湖。

 
一路走来都可以望见前方雪山上泛着蓝光的冰川。

不知不觉就来到Muller Lake的观景台。Muller Lake和昨天看到的蓝湖很相像,但因为背靠雪山就多了份风姿。若是有倒影,更像亚丁的仙乃日。

 
站在高处与雪山同框,不过还是没能表现出背景的辽阔。

 
第一座吊桥和Muller Lake观景台距离很近,为拍出大景观小人物的气势,蚂蚁跑到桥下很远的石头上给我们拍照。这回真的成功了。


话说我手都举酸了他还没上来,是有多敬业。

从我们的角度看,爸爸就是远处石头上的一个小点。

 
向着雪山行进,穿过草甸,河水,胡克山的形态越来越清晰。

 
成对飞过的大雁为寂静的山谷带来不一样的声音。

 
第二座和第三座吊桥要远很多,爬最后一个山坡时,观观说:“妈妈,我的脚已经很累了。”“加油,还有五分钟就到了。”内心却思忖着返程可怎么办。
不过所有疲惫和担心在到达终点时都被抛在脑后。雪山下碧色的冰川湖,飘着晶莹的浮冰,距离之近,不禁让人惊呼也太好看了吧。

 
观景台上看了又看,拍了又拍。

 
忽发现后面的雪山已经开始放晴,蓝天居然出现了。

 
休息好后,下到水边亲临冰川湖。这才是冰湖该有的颜色吧,微蓝纯净,澄澈透明。
 


很多游人捡起岸边的冰块,冰凉坚硬,摔砸难碎。与这份冰凉相对的是头顶温暖的阳光,又一次忍不住感叹幸运的眷顾。我和蚂蚁说:天天有高潮,会不会太过分了啊?管它的,先让我享受这刻的舒坦愉悦再说。

 
观观爱上了扔冰块,小手冻得冰凉也不觉得冷。刚好成为画面的点缀。

 
午后天空完全放晴,蓝天下的雪山啊,怎么都看不够。

 
要怎么表达喜爱呢?盖章认证“属你最美”吧。


找了一块平的石头,坐在上面吃午饭。环顾湖岸上的游客,有个小伙儿脱掉上衣躺在石头上沐浴日光,有个姑娘甚至当众换上比基尼拍照,此情此景让我觉得在场的人们很像海豹,各自趴在岸边的石头上晒太阳,慵懒又幸福。

 
回血成功的观观拿出自己的小相机激情创作,拍照之后又解锁录像功能,边录边解说“这里是冰川湖,远处是雪山。。。”絮絮叨叨得超乎意料。他爹调侃:这里是国外,解说要用英文。结果小子真的被忽悠,用极度有限的单词量开始录制英语旁白。“This is...妈妈,雪山怎么说?

 
在湖边坐了很久,终要告别。离开前再望一眼,让我深深地记住你。

 
精力恢复的观观带着对巧克力豆奖励的期待,重新踏上征程。

 
相比来时,去程的天气更晴朗,蚂蚁把雪山,河水,吊桥又重新拍了个遍。

 
小水塘的雪山倒影。

 
蓝天下的Muller Lake更显风姿。

 
感恩这一天没有遭遇坏天气,顺利完成十三公里的行程;感恩见到的美景,它成就了此行的高光。遗憾的是有些美很难收进相机取景框,只能用眼睛去欣赏,将它镌刻在大脑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5. 御风而行——瓦纳卡
 
想来奇怪,这次旅行中越是popular的地方印象越淡。瓦纳卡就是如此。停留了一天两夜却没有留下太多记忆点。也许是前面把好运用尽,从这里开始天气就不太理想,不但影响景色,也限制活动。
 
夜暮时分来到瓦纳卡小镇,樱花点缀的街道安静而整洁,瓦纳卡湖在群山的环抱下秀丽端庄。相比特卡波和库克山,这里繁华而方便,主街上的酒吧客人满座,超市规模也更大,更先进的表现是这里有些店铺可以刷支付宝。
 
一早起来听见外面呼呼作响的风声,心就凉了一半。打起精神去了Wanaka Tree,这棵孤独的树因为婀娜的姿态引来众多游客打卡,估计一点都不孤独。

 
湖水退潮,可以踩着石滩走到树下。被风吹蔫儿的小孩强行入镜当背景板。

 
因为风实在太大,我终于打消了去Roy Peak徒步的念头,本来想走一下Iron Mountain loop,也被阴霾的天气逼退。开车去临近的哈威亚湖,每次下车的感觉除了冷还是冷。


大雨终于兜不住倾泻而下,雨粒颗颗砸向车窗,一副末日景象。可是不多会儿,太阳又从乌云背后挣脱出来刷存在感,我在车里感叹:今天哪儿都别走了,坐在车上等彩虹吧。这句话说完没一分钟,转过山头,彩虹就出现在左边的湖上。“哇,就真的来了!”我的激动除了来自看到彩虹,更是因为预测准确。

 
在恰好出现的路肩上停下车,手忙脚乱地掏手机,第一次在自然界中见到彩虹的观观也顶风冒雨跑出来拍照。

 
由于背景是山,照片里的彩虹没有眼见那么明显。雨还在下,阳光时隐时现,彩虹也不太稳定。我和观观躲进车里,隔着车窗欣赏。小子拿出相机又开始录像:“我们现在在看彩虹,你看得到吗?”
 
那天基本就在哈威亚湖和瓦纳卡湖之间的山路间闲晃,途中看到湖边牧场,给可爱的小羊捏了几张。

 
下午开车几十公里去diamond lake track,去了却发现步道关闭,开放时间未知。这运气也是没谁。
路上无所事事的观观突然开始背诵《沁园春雪》,这首诗是他们班级参加幼儿园国庆诗朗诵比赛的节目,小人儿抑扬顿挫地模仿着唐国强在影视剧里念诗的腔调,故意压低的声音,专门拖长的用词,听得我和蚂蚁哈哈大笑。因为旅行错过的表演在另一个时空呈现,如此云参赛的做法倒是给这个乏善可陈的下午带来了一点趣味。
 
途径一处临湖的房车营地,远看环境优美,我们也进去溜了一圈。坐在湖边的长桌上一边吃着醋味薯片一边吹着大风,感觉真是又酸又爽。

 
游荡之后去了镇中心的Wanaka公园,在草地上消磨了晚饭前的时光。

 
那天最深的记忆点不是在当地Tripadvisor排名第一的餐厅里吃羊肩,而是晚上回到酒店在几近零度的室外泡温泉看星星,并勇敢地坐水滑梯落进冷水池,入水那刻又刺激又爽快。观观被我们忽悠玩过一次后,便因太惊险而从此拒绝。
 
虽然瓦纳卡之行有很多遗憾,也没拍什么照片,但那些细碎有趣的片段还是会存留在记忆中。
 


6. 奢侈的孤独——格林诺奇
 
从瓦纳卡到皇后镇一路风景如画,却因山路弯曲,难以停车拍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天气不够好,懒得拍)。从皇后镇到格林诺奇的盘山公路沿着瓦卡蒂普湖,曲折的风范很像大洋路,后才知道这条路被誉为全球10大最美自驾路线之一。可惜天空不够晴朗,湖水没有呈现出最美的颜色。
 
格林诺奇小镇的人口只有近400人,想必每天来的游客都比本地人多。镇上的码头每日会有来坐达特河喷气艇的游客。

 
吃过午饭后沿着泄湖步道走了一小圈。

 
穿过灌木丛和草地,来到湿地,坐在面对雪山的长椅上,风迎面吹过,又飒又爽。

 
忽然发现湖面有个小小的身影,居然是只黑天鹅,镜头里它好像有些忧伤。

 
格林诺奇镇上的住宿很难订,便找了一家坐落在距小镇10公里之外的旅馆。相比安静的格林诺奇,这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村子更加遗世独立。

 
入住的B&B是个背靠雪山的家庭旅馆,房主建了三四间客房与主人房连着,院子里养着马,兔子,还配备了蹦床、spa pool
蚂蚁对这个环境喜爱到无以复加,也许是因为它成全了他对于理想居住地的想象:原生态与现代化完美结合,风景纯粹又能保证生活便利。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是雪山下的小清新场景。

 
观观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跳蹦床,喂兔子。

 
从此处继续向前可以去往天堂镇。越往深处越发僻静冷清,处处都是高山牧场的景象。

 
在一处牧场外停车,那里的草长得很高,羊站在里面腿都被掩盖,还有一群像海鸥的鸟在这里飞来飞去。

 
我们拍照的时候,一些羊停止吃草,齐刷刷地抬头盯着我们看,摆出一副莫名其妙脸,表情逗趣极了。可能这边很少来游客,连动物都对陌生人表现出特别的好奇。

 
傍晚在住宿的村子里走了一段很短的track,再次领略南阿尔卑斯山的典型风光。

 
这匹从高处看着我们的马在浓云的背景下显得有些魔幻。

 
这天的最后场景是坐在院子里,吃着简单的自制晚饭,看雪山渐渐沉寂在日暮中。

 
晚安,孤独的村落。

 
7. 热闹与安详——皇后镇
 
一路行来,南岛最热闹的当属皇后镇。因为面积不大,游客密度更高。从格林诺奇回到这里就好像进城一样繁华。镇中心车位紧张,处处都是P30的标示。为吃午饭,在附近停车场交了此行唯一一次停车费。
 
对比城里的游人如织,湖边的皇后镇花园倒是一派安详模样,人们运动,散步,赏花,闲坐,如同最普通的生活。
 

 


趁着雨水暂停的间歇,我们在公园里欣赏了瓦卡蒂普湖的美貌。和藏在深山里的特卡波湖和普卡基湖相比,它缺少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多了几分落地的烟火气。

岸边层层叠叠沿山而建的房子是其特有的背景。

 
傍晚又开始下雨,从超市返回时,坐在车上的观观喊了声“rainbow”,回头看空中果然挂着一道彩虹。加上早晨在Twelve miles creek营地看到的一小段彩虹,这已是第三次见到彩虹了。不过那会儿我们还不知道接下来的行程仍会接二连三地遇到它。

在飞往奥克兰的飞机上,可以看到很多雪山,还有颜色深邃的湖泊,即使飞行了半个小时也还能够看到,足见南岛的雪山之多。

 
上帝真的很厚爱这片土地,把最美的景观都给了它,而它也的确不负恩宠。

 
8. 凭海观星——科罗德曼
 
相比南岛的群山环绕,北岛差不多就是平原。从奥克兰出来,公路两侧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草原上错落着姿态各异的树木,就有了高低分明的层次。

 
看多了巍峨高山,平原的辽阔给人带来不同的观感。

 
走没多远,晴朗的天空又下起雨来,然后,你知道的,彩虹又出现了。因为毫无遮挡,彩虹就明晃晃地挂在空中,让人难以忽略。

 
路边的牧场,背光下吃草的奶牛们憨态可掬。

 
从奥克兰到科罗德曼半岛近200公里,最后60多公里都是盘山路,绕圈圈绕得人头晕,不过因为变化无常的天气又看到了三次彩虹,其中还有一次是双虹,让这趟路程充满惊喜。只要一下雨,我和观观就做好准备,从各个角度寻找彩虹,并暗自计数这是第几次。
终于在日落时分赶到哈海海滩,暮色中的沙滩居然透着微妙的粉红色。没有挖沙热情的小人儿拿贝壳在沙滩上涂鸦。

 
机警的小鸟在岸边寻找着食物。

 
吃过晚饭在旅馆的庭院里看到满天繁星,突发奇想可以去海边看星星,相比特卡波的观星夜,这个晚上没风又不冷,实在再合适不过。
抓了几个桔子忽悠儿子一起去观星:“我们可以边吃桔子边看星星,还能找找水瓶座在哪里。”

驱车到海岸,坐在长凳上,寂静的夜里只有海水拍岸的声音。仰望星空,对照星图app认出了土星,南十字星座,飞马座,天蝎座,水瓶座不是很好认,但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它。
观观看了一会儿就急着回车里,开始以为他怕冷,后来才知道他是害怕海浪的声响。
 
海岸边有座别墅,主人财大气粗把所有灯都亮着,即便有这样的光线干扰,星空看得还是很清楚,只是无法拍出完整的银河。

 
观观开车门问我们好了没,一抬头忽然说:“妈妈,我看到流星了。”
“在哪里?”
“就那个位置,流星好快。”他显然还没从刚才的景象中恍过神来。
我和蚂蚁盯了半天夜空也没看到:“观观,你好幸运啊。”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流星。”
“是啊,太棒了。”诶,为什么我比自己看到流星还开心?
 
第二天一早,蚂蚁跑去海滩拍日出,我只能在屋里守着还没醒来的小子。没有亲身体验,无法描述感受,不过从照片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


冲破云层后的太阳已经有些刺眼,但晨晖的光线给海滩带来新的生机。

 
海岸上觅食的鸟们跟随着海浪的涨落反复地后退又前进。

 
不知是谁留下的脚印。

 
上午的任务是教堂湾徒步。从海滩到Cathedral Cove的这条沿海步道把许多海湾串联起来,沿途还能看到很多形态各异的礁石,感觉和大洋路的风格非常相似。

  
经过的几个峡湾,有的是海洋生物保护地,有的是水上运动出发地。回程时还在这里看到了皮划艇。

 
逆光下的岛屿和海水。

 
路上有很多这种形似椰子树叶子却像蕨类植物的树木。

 
途径一战纪念森林,山坡上的这棵树似乎就是图示牌的原型。

 
它的姿态也很像Kindle的开机画面。假装看书状却被旁边的小孩搅了局。

 
麻烦你安静地坐好。
很喜欢这张照片,充满动感,还有种动漫气质。

 
Bye, Kindle Tree

 
反复地上坡下坡,终于来到教堂湾终点。巨大的拱形石门穿过白色岩石山岬将两个幽静的海湾相连。去的时候正涨潮,海湾间的沙滩被海水淹没,无法直接通过。只能从拱门里远观对面的尖锥形角砾岩。
 


与同时到达这里的小情侣互拍了剪影。


重新回到哈海海滩,白天的这里比夜晚热闹很多。


这里没有禁飞标志,Mavic air完成了此行的最后一次任务。

 
短暂却丰富的海滩行,希望下次不要这么匆忙。


 
9. 上帝的呼吸——罗托鲁瓦
 
上午游玩,下午开车是北岛旅行的节奏。途中经常会看到排队归家的牛群,一个跟着一个从公路下方的地道穿行而过。远处乌云卷积的天空配上苍茫的绿色草原,有种指环王的魔界气氛。

 
下了一路雨,傍晚到达罗托鲁瓦时,在入住的旅店门口看到两次彩虹。做晚饭时听到外面下雨,让观观出去瞧一眼,果然又出现了彩虹。走哪跟哪儿,给你比心哦。

 
作为地热之城,罗托鲁瓦全市遍布热泉,整个城市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傍晚去市中心的地热公园,看到四处冒着热气的地面,感觉好神奇。我们所住的旅馆虽然只是个Motel,也有自己的温泉池。晚上带娃去泡温泉,身上滑溜溜的,像是涂了香皂。
 
楼下的室外池是spa pool,按动按钮就会有泡泡从水里涌出,一副沸腾的样子。开始观观死活不肯让我们按按钮,因为他觉得很吓人。被我们控制在池里感受到水流的按摩后,他又对此欲罢不能,完美演绎“真香”理论。
 
室外温泉的魅力在于水面上下的温度差,即使把脚趾伸出水面也能立刻感受到凉意。泡着泡着居然还下雨了,空气中的凉意与冒着热气的温泉交汇成当晚的快乐。
 
经过比较,我们在众多的地热公园里选择了怀奥塔普(Wai-O-Tapu Thermal Wonderland),虽然距离远,但颜值高。
 
怀奥塔普整个园子就像西游记里的场景,从地表不断向上散发出白色的蒸汽,当然随着仙气散发的还有硫磺味,不过这种臭鸡蛋味闻多了倒也没那么刺鼻。

 
也许是气温过低,从地上冒出的热气特别多,在某处地热区的浓厚蒸汽里我们意外发现自己影子头顶有一圈日晕,这就是所谓的“佛光”吧。观观得意的说“这是我第十一次看到彩虹。”

 
这里最著名的景观是香槟池,它由700年前地热爆发而形成,是新西兰最大的温泉,表面温度有74度,池中大量二氧化碳的释出如同玻璃杯中香槟酒的气泡。

 
不过我们只能看到池子四周的颜色,因为整个水面都被蒸发的气体掩盖,估计只有在炎热的夏日,才能一窥它的全貌。

 
香槟池溢出的池水夹杂着地表深处的矿物质,随着池水冷却水分蒸发,矿物质随之显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这个叫做“艺术家的调色板”的区域,每天的外观都不重样,随着光照,水位和风向而不断变化。

 
仔细看那些鲜艳的颜色都在翻滚冒泡。

 
这个形如生蚝的硫磺池在公园的深处,它小巧却危险,因为地质不稳定,游客只能从栈道上观赏。

 
园里的热泉、火山口温度都非常高,但还是有勇敢的鸟儿在散发着火山热气的地表上觅食。观观说它们的脚上有防热膜,我却为它们的险中求生提了口气。

 
步道的最终点是Ngakoro湖,温热的泉水流入湖泊使它全年高温,藻类大量繁殖,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碧绿色。

 
出口处还有一汪绿到虚假的池子,里面承载的也是香槟池溢流出的水。

 
诺克斯夫人间歇泉(Lady KnoxGeyser)是怀奥塔普地热公园的又一经典,每天10:15由人工引发。它如同一个定时表演,参观的游客提前在广场坐好,等待工作人员向火山口里投掷肥皂诱发喷泉。

 
看着平静的火山口一点点翻涌出气泡,并逐渐喷发成十几米高的水柱,感觉还是挺神奇的。

 
园子还有一处火山景观是沸泥塘,看泥浆咕嘟咕嘟翻滚着冒泡泡,竟然觉得有点可爱。

 
离开罗托鲁瓦前,还去了红树林公园走了最短的一条步道。整个公园长满笔直挺拔的红树(贝壳杉),树林里树木高耸,遮天蔽日,很多树干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林间空灵安静,地上落叶松软,仿佛走进绿野仙踪的秘境。

 
观观最爱的是数年轮,只要看到树桩就要凑上去数数它几岁。

 
10. 没有告别——奥克兰
 
作为北岛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奥克兰展现出和新西兰其它地方不太一样的特质,它忙碌而拥堵,高架上永远塞满车辆。虽然这里是本趟行程的起终点,我们却没有花太多时间去了解它。
 
返程前一天的傍晚再次回到这里,赶在关门前去了附近的植物园。这里有一些不曾见过的植物,比如这种比手还大的喇叭花。

 
不知是季节的缘故,还是天气的原因,或是管理的问题,整个园子看着非常冷清,甚至有种落败的气息。

 
唯有这片樱花盛开的草地,呈现出春天该有的样子。一对夫妇带着娃在这里拍写真,女主角身上粉色的裙子和花朵相得益彰。我也要来一张。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种鸟,它们会把嘴伸进花朵里吸花蜜,胸前还有两撮白色的毛球。我忍不住感叹在新西兰总能看到一些很少见的物种,或许是因为它与其它大陆隔绝,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态体系。

 
路旁还有两株花开满冠的树,像桃花似樱花,却又有不同。

 
第二天登机前找到一处距机场较近又临海的Ambury Regional Park消磨告别前的最后时光。这里其实是一个展现牧场生活的公园,草原,牛羊,木屋,非常新西兰。很意外在忙碌的市区之外还有这样空闲宁静的地方。
 
因为可以零距离接触农场动物,来这里的本地人几乎都带着小朋友。看到几个刚会走路的小娃穿着防水衣爬到草坡上再从上面滚下来,开心得咯咯直乐。大一点的孩子拿着青草去喂围栏里的小羊。

 
这只长着胡子的山羊毛色很奇葩,只有一条黑缝的眼仁总让我觉得它没张开眼睛。

 
这匹马不仅长发遮眼,还脚挂流苏,走路吃草都很拉风。

 
就这样平静地离开,没有告别,因为还会再见。


结尾
 
四年前的十一我和蚂蚁两个人去了澳大利亚,我在游记里写了当时的场景:
“旅途中每当看到美景,我和蚂蚁都会不由自主地说:观观,你看,大海哟。观观,你看,好漂亮啊。仿佛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小人儿也在身边。
我原本以为这段旅行和曾经的许多次没有区别,经历之后才发现,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己已经不再是了无牵挂,即便美景当前,心里还是有种未能与他分享的遗憾。”
如今这个遗憾在大洋洲的另一块国土上得以弥补。
 
路上在观观睡觉的时候,我问蚂蚁:“你觉得带着他一起旅行好玩吗?”
“还行,没什么不好。”
“相比两个人出游会增加很多麻烦吗?”
“还好。”
这个惜字如金的回答听起来并不直接,但我知道他的想法和我一样:孩子就像一个变量,虽然他的加入带来了许多不确定,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可能性才给原本可预料的旅行增加了额外的乐趣。
 
忽然释怀了自己先前的理论:那些由于时机不合适的错过,其实并不遗憾,因为在流动的人生里,能够相遇的成全都是最好的安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