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生二胎,你想好了么?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今儿个无意中看了一篇文章《生育的正确理由是什么》,
留意下发文的时间居然是182月,
果然关于生育的话题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永恒热点。
 
文中作者把生育的理由归结为“自愿”:
如果你愿意,任何想生育的理由都是成立的;
如果你不愿意,任何劝你生育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这个说法真的是很周全,正反都兼顾到了。

可是对于大多数纠结的人来说,
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愿不愿意,
因为一方面深受利好吸引,
另一方面却难以承受现实的成本。

优缺博弈,取舍判断才是选择最难的步骤。

****************
 
作为一个处在生育适龄期边缘的妇女,
这两年最常被问的就是“还要二胎吗?”
刚生娃后的前三年,
面对这个问题我都是斩钉截铁地回绝:
不想再来一次崩溃的非人经历。
第一次做妈妈的手忙脚乱、焦虑重负
是之前人生里不曾体验的苦难。
照顾新生儿的心理阴影还未消散,打死也不要重来。
 
然而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
会让你淡忘痛苦,铭记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
你适应了时刻带着警醒的睡眠方式,
学习在崩溃和控制中找到平衡,
逐渐摸索出做妈妈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
一点一点积累起与另一个生命相伴相依的幸福感。

对于普通人来说,
一生当中也许只有这段时间
才能拥有那种强烈被需要和无条件被爱的感受。
而这种感觉又太让人迷恋。
意识到这点,
我发现自己在面对二胎问题时不那么坚定了。

****************
 
作为一个理性派,
对于市面上所有生二胎的好处,
我都能给予充分的驳斥。
 
-      两个孩子好做伴。

其实只有幼儿时期才需要彼此陪伴,
长大后各自成家,如若感情一般,
尤其是对于情感诉求不高的男人来说,
兄弟也许还不如朋友。
要是两个孩子年龄差别大,
儿童时期其实也谈不上陪伴,
更多时候是大的照顾小的。
 
-      养娃防老,避免失独。

这个理由看起来无懈可击,其实却很片面。

无论有多少孩子,都不能减少失去的伤心,
因为父母的爱不是均摊,而是成倍扩散的。
就像文中所说
父母的晚年幸福指数不会高于自己过得最惨的孩子。”

多一个孩子看似多了一个帮手,
其实也多了一份牵挂,一份责任和一份风险。
 
而以上所有好处都要建立在
家庭教育得当,手足感情良好的基础上,
否则你无法保证到底给孩子生了个亲人还是仇人。

**************** 

除了理性,我也是个自私的女性主义者。
由于自然选择,
在生育问题上女人拥有主要的决定权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
这是为数不多可以由女性自己决定的权利)。
因为母亲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承受更多,
虽然获得的幸福相对也会更多,
是否生育还是更应该尊从女性的意愿。
 
对于女人来说,
多生一个孩子
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
伴侣的靠谱程度,
经济承受的能力,
家庭关系的转变,
已有子女的感受,
未来工作的影响,
都是需要理智考量的。
 
想到如此种种,怕是再强烈的念头都要打消了,
这就是二胎开放后出生率并没有提升的根本原因:
现代人的顾虑太多,自我意识也要比上一代更强。

另外从成本收益角度想,
养娃也是个高风险的行为,因为
它投资大,耗时长,
但最后收效一般,
毕竟大多数孩子都将长成普通人。
 
可是即便知道了这些真相,
你还是愿意再做一次父母,
那原因只有一个:
你真正喜爱孩子,
愿意为这个过程中的快乐
承担所有已知和未知的辛苦。

我羡慕这样纯粹的父母,
因为自己做不到为了再次体验放弃已有的轻松,
尽管我已爱上陪伴生命成长的感觉。

**************** 
文章的最后说:
按你的自愿生育,爱孩子,
即使你对他的愿望落空,也接受,并且继续爱他,
将他抚养成自食其力,精神独立的人。
这就是有关生育的唯一真理。
 
翻译成我的理解:

人生永远都是冷暖自知,甜苦相伴。
生不生,生几个,都没有关系。
无需羡慕别人的状态,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要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