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手机毫无征兆地坏了,修不好的那种。换了新的,感觉不错,唯一的缺憾是无法找回只保存在旧手机上的随手记和大部分联系人电话。几年前没了电话本是要疯的,而现在似乎没什么影响,生活照样正常运转。 原来,很多事都没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就像大多数保存的号码只是彼此有过交集的证明,而余生却不会再拨打。 19年和坏掉的手机一样,看似有着严重的失去,实际却是舍断离式的放下。年纪增长后对于无法避免的错失,就算会有不甘,却不再遗憾,因为既然失去,就没什么可惜。 人生总是随着际遇不断流转,来不及回头便已走远,唯有把那些舍不得的东西记录下来,假装它们都还在。 为了寻找在江南长期罢工的阳光,拖老带小赶春运,只为春节能在春城过春天。回来后我和观观经常谈论起旅途中的片段,总觉得那些日子像是我们共同做过的一场美梦,场景剧情都相同,而我的梦里有他,他的梦中也有我。十一月-十二月 认真探访杭州的秋冬,看尽繁华消退前的盛景。虽然后两部不如前两部精彩,但还是被作者的叙事能力深深折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横跨时代的众生相,既能挖掘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又能让它不沦入流水账式的直白。越读到结尾,对命运的无力感就越发强烈,读完后有种耗尽心力的失落与虚脱。相比书的内容本身,阅读它的过程似乎更特别些:被蚂蚁强制安利,拉人建群求监督。而“找到自己定义世界的原则并坚持”是作者想传达给每位读者的共同主题。今年国产片的质量有飞跃提升,进影院不再是无聊消遣,而是为欣赏真正好看的电影。相比之下国外电影倒没有特别多的惊喜。
《婚姻故事》
真实而细腻,残酷却温柔。让人看清婚姻真相,又能保留内心暖意。传达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婚姻中的个体感受,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相爱相杀的亲密关系,每一part都让人感触深刻。
《哪吒之魔童降世》
就算没有国漫崛起的标签,它本身也是个丰满的好故事。“他是我儿。”实在太好哭。生动的人物所产生的情感代入能让你忽略它的所有缺点与争议。 两个80+的老人默默叨叨的日常却让人看到平凡生活的美好。生命走到最后阶段,死亡已不足惧,能以坦然澄净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才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养家之人》
尽管片子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却是以最温柔的方式。
战争的苦难,生活的倾轧,唯有善意和勇敢才是能够依靠的力量。同样是生活琐碎,在是枝裕和的镜头里,故事都藏在故意留白的部分里,情绪都渗入似不经意的细节中。 对于观众来说,从中寻找提示,填补情节,自助式描摹出故事全貌,感受人生况味,是观影过程的乐趣和享受所在。《网络谜踪》,《看不见的客人》,《暴裂无声》,《过春天》,《绿皮书》,《寄生虫》,《调音师》,《海市蜃楼》,《唐顿庄园》电影版,《利刃出鞘》,《平原上的夏洛克》,《至暗时刻》。今年是个告别季,追了多年的TBBT和权游几乎在同一时间结束。为了不跟两年前黑客泄露的剧透相同,权游最后一季被改得乱七八糟,推翻之前人设,强行安排结局,一代神剧草草收场。相比之下生活大爆炸结束得温情而体面,剧中人物圆了梦想,粉丝的遗憾也被填补,告别虽然难舍,变化终被接受。 巧妙的剧情设置,环环相扣的节奏,再加上内容深度和在线演技,很难不赞。它在剖析社会残酷与人性复杂的同时,还再现了温情,既不说教也不刻意,真是非常难得。 我是有多爱它,看完之后,又把两季连起来重刷了一遍。两小只又丧又暖的爱情让人春心萌动。中年人的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却充满秘密,任何一种巨变都被掩藏在风轻云淡之下。 技术性的好看,尤其是平行剪辑,行云流水,充满趣味性。剧情也很紧凑,情节跌宕,感觉编剧手法能因此剧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我们这一天》第三季: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但整体略嫌平淡。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二、三季:第二季很棒,第三季失望。《这就是街舞2》和《乐队的夏天》让这个夏天热闹非凡,这一年依旧持续了晨跑,只是更加佛系。除了线上马,很少跑到十公里以上,安慰自己细水才能长流。年度跑量1240K。因为手机坏掉,之前手动记录的准确数值无法复原,只能借用app里的数据作为参考。Keep拿到连续1000天运动勋章,Combo的意义就在于把连续的日子合并成了同类项。年底突发奇想去跑西湖玫瑰路线,完成了一年多以来的第一次半马。就像我在朋友圈所说,自己一直不设目标的默默坚持,也许就是为了拥有随时可以完成愿望的底气。 11月心血来潮把硬盘上的航拍素材按地点剪了十来个vlog,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坚持到第二年的生日礼物,为在幼儿园里播放,特意录了音频版。婚姻意味着啥?:为了给小年轻解惑,老阿姨对婚姻进行看似超脱的剖析理解。不曾离去:大学时期最尊敬的老师离世,翻出旧物悼念,不曾想收获一众校友共同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