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普通中年妇女的艰难时尚之路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熟悉我过去的人都知道,从小到大,我的品味往委婉了说是“朴素”,实在点说就是“土”。作为一个与时尚毫不沾边的中年妇女,怎么有胆讲这样的话题?

不过,在时尚博主漫天飞的当下,以普通人视角讲述自己在穿搭上踩过的坑,探到的雷,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摸索出的理与念,应该还是会有些意义吧。

当然,啰嗦这么多只是为自己突如其来的表达欲找理由,顺便给文章开头,您见笑&见谅。


谁还没个杀马特的青春

上大学时,每个假期回家我都会被亲戚们嘲笑:“潇潇,你就整几件好衣服吧。你们北京人儿都这么朴素吗?

当时我还有些忿忿不平,后来渐渐释然。在整个北方,东北女人爱打扮是出了名的。尽管天寒地冻,依然不妨碍她们貌美如花。这里盛产天生丽质肤白腿长的大美女,有条件不展露就是暴殄天物。

出生在如此环境,颜值品味皆一般的我处于时尚鄙视链的底端再正常不过。

如果说学生时代穿衣打扮受制于有限的经济状况,上班之后的我似乎也没什么进步。

在最好的年龄却没有展现出最美的样子,怎么看都觉得可惜。

细想了下造成这个遗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受制于时代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00年代是时尚的灾难。记得05超女的爆炸头吗?还有各种低腰裤等等现在看起来很奇怪的造型。

那个时候欧美,日韩的流行文化在国内迅速渗透,大众处于一种无从分辨,迷茫跟风的状态。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明星尚且如此,普通人的品味也只能随波逐流。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买各式腰链,挂在裙子上blingbling,自觉甚美。


个人消费观

穿搭是个试错的过程,不断尝试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这大概就是女人永远是消费主力军的原因。

我自知审美欠缺,却又不舍得试错成本。购置衣物全凭当时所需或情绪状态。

加之体重变化较大,胖时置装的原则是:“穿得上”。瘦时购衣选择虽多却更易纠结,通常就凭“我喜欢”来决断。

但彼时的喜欢是种没有理由的滥情,最后往往积攒出一堆个性突出却难以互搭的单品。

(话说为了举证,从网盘上下载十几年前的自拍片,我也是够拼。

当冲动消费+混乱穿搭的青春溜走之后,我才逐渐了解关于时尚的普世道理:重视基本款,以及打造个人风格。而这也和现代人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人生的终极意义:做自己

做自己这个价值被无数人提及咏叹,却很少有人告诉你该如何去做。就像“打造属于自己的穿搭风格”是个终极目标,却很难定义它的实现步骤以及达到指标。

因为它们都是一种与外界交互后的自我感受,多元、抽象,极具吸引力。

在这一点上,我也处于摸索阶段,有些许心得可以分享。

了解自己

记得看过一本书说:与其去做想要成为的人,不如去做自己能够成为的人。

这话在穿搭风格上也很适用。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在确立风格之前,最首要的还是了解自己。

这包括很多方面:体型,肤色,气质,以及适合衣服的类型等等。

体型不只是苹果、梨、沙漏这种简单的划分,而应更具体地了解自己身体横向(上身下身)、纵向(肩腰臀)的比例,以及骨架大小,圆身扁身。

肤色除了白皮,黄皮,黑皮,还应该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冷暖哪种色系,另外还有春夏秋冬四季型人的划分,也可帮助了解自身特点。

气质这一块比较抽象,可以根据自己的五官比例,性格特征,以及别人的反馈来判断,年轻姑娘的气质可能还无法确定,但人过中年后,这一点基本已经定型,很难改变。

在了解了自己的体型,肤色,气质之后,我们对于自己适合的衣服就会有一定判断:何种材质、线条、颜色、以及具有/没有哪部分装饰物的衣服更能凸显优势,淡化缺点,衬托气质。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了解自己穿上各种衣物时的感受。

好的感受有两种:一种是穿得好看带来的自信;一种是穿着舒适带来的愉悦。有时这两点可能是矛盾的,这就需要根据场合及自身好恶进行选择。

确立风格

其实在足够了解自己的前提下,确立风格基本就水到渠成。此时唯一的问题在于,有时我们的喜好和自身条件有差别,这就是所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缺憾。

以自己为例,我一直很羡慕骨架小的扁身型人。很多年前看过孙燕姿的MV,她穿着松松的吊带背心在海边晃来晃去,清纯又美好,满足了我对少女的全部想象。

然而自己虎背熊腰的体型注定与这种少女感无缘,即便是拼命减重瘦到皮包骨头,敦实的骨架也还是会把背心撑满,像个壮士。

(这已是我当年最瘦的样子,依然穿不出那种单纯的少年感。)

曾经我会为这种无法企及的喜好遗憾,可随着年纪的变化,与命运和解的心态已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其追求没可能的事,不如接受自己,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美。

所以确立个人风格就是在适合与喜爱之间找到让自己舒适的平衡点。这个点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但最终都是由我们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偏好决定。

而无论怎样的风格,都需要内心自信的支撑。这种内在力量所加持的状态是任何衣物都给予不了的。

我不敢说自己目前已经找到明确的风格,但经过多年的踩坑体验,现在依稀寻觅到一种适合自己,自己也足够喜欢的类型,会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检验。


实操方法

现在关于时尚穿搭的公众号百花齐放,有理论干货,也有搭配方案,作为一个读者,我只能总结一些自己在实操中的方法和感悟。

衣橱构建

了解自己和确立个人风格最后落实到生活里就是如何买衣服,并由此构建一个利用率高的衣橱。

每个人都经历过乱买衣服的阶段,究其原因还是不了解自己。如果个人风格一旦确定,只需一眼就知道这件衣服是否应该属于你,即使它再美再让你心动,只要属性不对,你也不会下手。

那么属性对了就该拿下吗?

付款之前不如再多想几个问题:

1. 我在哪种场合会穿它:居家,职场,聚会?

2. 它能跟衣橱里已有的哪些衣服进行搭配?

这两个问题决定了新衣的使用率,也决定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对它的宠爱度。

我个人有个理论:如果新购的当季衣物在接下来的两周里都没想要去穿它,那这件衣服的价值就打了折扣。

搭配练习

有了素材,就要进行真正的穿搭练习。和所有的学习一样,穿搭也需要输入和输出。

输入自然是看一些相关资讯、图片、文章等。

但像我这样缺乏天资的人在大量输入后很容易陷入一种状态:看了很多,知道什么是好看的,却不会应用到自身。就像看过很多摄影作品,懂得欣赏却还是不晓得如何去拍。

关于这点的建议是:观察搭配方案和配色,做有针对性的参考

比如自己有条棕色的长裙,在看图时就会着重注意类似的裙子是如何搭的,搭了什么款式和配色的衣服,这种风格是否适合自己,有条件时上身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穿搭灵感。

输出就是在生活里把穿搭理念进行实践。

个人亲自体验后分享两个有效方法:

为旅行安排搭配

相比平时到了当天再想穿什么的随意,旅行是个需要提前规划X天换N套的穿搭场景,而行李箱就是一个浓缩版的移动衣橱。

结合旅行地、行程安排,可以设计好每日的穿搭。尽管衣服有限,但整体的造型每天都可以变化,这样拍的照片才不会雷同。

作为强迫症的我,无论多长的旅行,每日造型不同,每日耳环不同是出发前必须给出的答案。

另外旅行服饰和日常穿搭还是会有所不同,饱和度高的颜色、略夸张的设计都更加上照。

比如各种款式的红裙,平时穿太扎眼,旅途拍照却必不可少。

记录日常穿搭

这个方法很早就知道,一直因为条件限制没能长期实践。那天给娃拍表演视频,忽然发现家里这块空白的墙面倒是挺适合拍照,于是开始拍摄每日穿搭。

搭配功力会不会提升我不知道,但是自从拍照记录后,穿衣服就成了件让人上心的事。

对于身上颜色数量制,不由自主地产生强迫症所谓的呼应法则也因此在意间

另外也切身体会到搭配的关键是细节:有时长度改变几公分,整体的比例就会不同,宽松度相差一点点,感觉也会变化。

穿搭与大多数事情一样,开始的时候依靠理论,最后则是凭借惯性与直觉。

正是在这一天天的搭配里,让我参悟到一些曾经没能感同身受的道理,寻找到自己更适合的造型,以及更喜欢的状态。而这篇长过三千字的文章也由此产生。

最近看了一部友人推荐的年代时尚剧《意大利制造》,它传达的精神非常赞同;时尚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表达。

从上帝的视角看,时尚或许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但穿搭却是个人的选择。无论奢华、朴素都只是形式,最重要的还是内心想要怎样的生活。

愿你我都能找到内心的向往与坚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