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只有渺茫的希望,你会去尝试吗?

 lenbercong 2022-06-26 发布于浙江
今日在家猫了一天,
傍晚为了弥补缺失的运动,
带娃去两公里外的公园活动。
玩了户外设施,扔了飞盘,
直到华灯初上,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到了楼门口,
在包里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钥匙袋,
把所有东西都倒出来,钥匙包依然不见踪影。
 
“难道是落在家里了?”
可能性并不大,
毕竟每次回家都习惯性地把钥匙袋放进背包,
以防出门时忘带,
临走时也会再检查下玄关桌台。

“莫非是丢了?”
那又是在何时?在何处?
一下子想不到,当务之急还是进门。
于是求助好友,
搬家时放了把备用钥匙在她那儿,
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匆匆取来钥匙进了家门,
让人失望的是,钥匙包并没有遗忘在家里。
心情有点复杂:既欣慰又失望。
欣慰的是,自己果然没记错;
失望的是,落在家里总比丢在外面好。
做晚饭时,脑子一直没有停止关于钥匙到底何时丢丢在哪儿的思考。
 
忽然想到一条重要线索:
昨天晚上一家人出门回来,是我开的门。
所以那时钥匙还是在的。
而傍晚是今天唯一一次出门,
这就说明钥匙是在这次外出过程中遗失。

如果是这样,
最有可能丢掉钥匙的地方就是公园里的两处:
一处是户外设施的秋千——当时我坐在上面打电话;
一处是扔飞盘的草地——包就放在旁边的水泥台上。
 
既然锁定了丢失地点,就应该去找一下。
我和观观说:吃完饭我要去公园找钥匙。
他说:那么大又那么黑,肯定找不到。
“可能性的确不大,
但如果不去试一下,我就不会甘心。”
没错,对于有些事,一旦想到有转机的可能,不争取就无法真正放下。
 
骑车奔赴公园的路上,
寒风吹过,内心有种凛冽的激动:
“如果只有渺茫的希望,你会去尝试吗?”
我会的。一定会,不做就丧失了唯一的机会。
“如果找不到怎么办?”
没关系,至少试过了就能甘心认命。
 
锁好车,直奔草地而去。
远远地,看到路边的台子上有个小小的手包。
“是我的包吗?”
“好像是诶。”
“天呐,真的是啊。”
盯着它,脚步飞了起来。

在我正要拿起它的时候,旁边遛狗的两个女人发声了:
“这个包是你的吧?”
“对对,是我的。”

“我们刚才在草地上捡到的。
什么信息都没有。
不过看你跑过来的样子就知道是你的。”

“是啊,我回家了才发现,
想来想去就只可能在这里丢掉,
忍不住回来找一下。”

失而复得的兴奋让我充满倾诉欲,
聊了一会儿,
想到独自在家的娃,匆匆道谢离去。
 
渺茫的希望就这么成了真,
除了逻辑严密的分析(啊呸),
当机立断的决定(啊呸呸),
默默起到助力的也许还有莫名强烈的信念感(啊呸呸呸)。
 
虚惊一场的幸运以及如愿以偿的得意后,
又想到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对于有些事情,
我却宁可放弃也不敢尝试呢?”

可能是怕失败吧。
因为太在意结果,
才不敢轻易付出尝试的成本。
“找到钥匙”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寻找的代价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就下了决心。
 
愿我能把这种对于小事的义无反顾用在重要的决定之上,
因为“不看成败,只顾内心。
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人生原则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