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5. 从“方脸老师”看知识沉淀的慢,和知识爆炸的快

 EmmaSong24 2022-06-26 发布于上海

说个很烂俗的梗:一定要多读书,坚持不懈地去读,永远不要停。

我经常做读书会,线上的线下的,线下的还好,虽然每次个位数参与者,但一聊起来氛围感十足,很是怀念。但线上就真不行。

随意可进入的方式虽然方便大家的参与,也因随意可退出而很难有人坚持超过10分钟。

可能是我讲书讲得不行,可能是网络局限,可能是书籍选择,我一直在反思。

直到看得到品控V8中,提到每一个得到上30分钟左右的听书内容,需要投入200个小时才能完成(天啊,整整一个月全天制的工作成果),我瞬间明白了,是我的准备还不够!

知识的成长就是如此,和北寒带白杨树生产逻辑一般,就一个字:慢!

最近“方脸老师”董宇辉红得很,似乎很多人都在他身上找到了启示:
1、经常逛直播的,感叹终于不用再听人扯着嗓子喊:123上链接了;
2、经常开直播的,感叹这货说自己没有备稿,我不敢信;

3、千万网友们,感叹到这群人是来降维打击,净化直播环境的吧;
4、学生们,感叹超低价学到知识,还有送大米;
5、家长们,感叹我怎么也能培养出如此有文采的孩子;
6、创业者们,感叹到山穷水尽,总有一条路,加油!

7、知识分子们,感叹有点文化还是有用的啊。

自然,还有很多人想不明白,长得如此普通的一个家伙,为什么大家要粉?

平时不读书的人,是永远想不明白,不备稿,是怎么可能出口成章,讲出这么多有温度的文案段子。

平时读书很多的人,比如我,也感叹,自己读过记住的很少,能做到出口成章也极有难度。

但我能切实地感到,若我再多读一些书,有些经典书再多看几遍,我应该也能随口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那是,知识地爆炸就如“方脸老师”爆红般,一般人理解不了,可我能理解其背后多少年的积累和沉淀。

以慢博快,未来之趋势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