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中,第一个正式向我国宣战的是哪个国家?其实不是日本!

 深居潮人 2022-06-26 发布于广东

很多人想不到,二战中唯一一个对我国宣战的不是日本,而是一个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微型国家”——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微型”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国全部领土仅有61.16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和我们的一个乡镇差不多大。

除了面积小之外,这个国家的人口也不多。根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该国家的中人口才仅有33909人。

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却在二战时期公开向包括英、德在内的多个国家宣了战。

那么,圣马力诺为何要向我国以及全世界宣战呢?这就要从圣马力诺如何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开始说起了。

公元301年,一位来自罗马,叫做马力诺的石匠,费尽千辛万苦,来到意大利的里米尼地区,在这里,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建立了一所名为“圣马力诺”的社区。

社区建立后,马力诺经常外出帮助附近的人做善事,久而久之,吸引了不少追随者,而这些追随者在圣马力诺社区环绕而居,逐渐让这里人烟越来越旺盛。

而到了这个名叫马力诺的石匠去世时,该社区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众多牧人、农民、工匠、猎人和樵夫的大型聚集地。

并且,由于这里建有教堂,因此,即便是经历了不少战争,但不管是西罗马帝国,还是其他一些势力的军队都很少侵扰这里。故而,这里差不多一直保持着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状态。

不过,那个时候的圣马力诺还不是一个国家,仅仅只是一个人类生活的社区而已。

到了十三世纪左右,随着在此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居住在圣马力诺的几个家族经过商议组成了城邦行政机构,并且,出于公允考虑,当地实施两个执政官联合执政的制度。

由此,圣马力诺成立,而其也因为联合执政的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为了防卫外敌侵扰,圣马力诺不仅在国内的三座山峰上修建了堡垒,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兵役制度。

当时的制度,规定凡是14至60岁的圣马力诺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意思就是说,只要国家面临入侵,那么全国男子(除了年轻人和老人),基本上都要扛着武器保家卫国。

靠着这种方式,圣马力诺顽强地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直到拿破仑时代,圣马力诺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终于被承认。

尤其是在1815年,欧洲各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外交会议上,其他国家也承认了圣马力诺的国家地位,这就标志着,圣马力诺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主权国家。

二战进行时,圣马力诺的执政者还命人在周边的国界上树立警示标志,标志上分别用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写着“圣马力诺共和国,中立国”的字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宣告自己中立的态度。

不过,虽说圣马力诺表示中立,但最终还是被战争波及,未能如愿地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

1944年,英军和德军在意大利北部大打出手,并且战火一路南下,很快烧到了圣马力诺附近。而与此同时,由于战争连连,不少意大利境内的难民纷纷涌入圣马力诺寻求保护。

出于人道主义,圣马力诺接受了这些难民,但正是因为如此,圣马力诺自己给自己引来了一场祸事。

当年6月,英军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一份情报,情报中说,在进入圣马力诺的难民中,有一部分是德国伪装的,德军想通过这种方式,混入圣马力诺,从而在后方袭击英军。

按理说,这种情报事关重大,必须要进行核实一下才可下决断,但英军并未对这份情报加以详细甄别,而且,当时圣马力诺同意大利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密切。

于是在6月26日凌晨,随着英军指挥官的一声令下,英国的轰炸机飞至圣马力诺上空,随后投下了一枚枚炮弹。

这一次轰炸,直接造成了多名圣马力诺公民的死亡,而在之后,圣马力诺高层在了解情况后,赶紧做出了补救措施。

他们用巨大的白色十字标示在边界线上,示意该国境内没有军事基地,也没有军火仓库,更没有德国军队。

同时,圣马力诺电台还尝试用各种波段,持续发出警告信号,以阻止英军的继续轰炸。

但可惜的是,英军没有停止行动,依然对圣马力诺进行了轰炸。

面对此情此景,圣马力诺开始愤怒地对外宣战。

在当时圣马力诺高层的眼里,给他们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源,是这场世界大战。因此,为了表示愤慨之情,圣马力诺便同时向盟国和轴心国宣了战。

而我国当时是同盟国的一员,因此就这么被圣马力诺算进了宣战范围内。

在圣马力诺宣战后的两个月,也就是当年八月份,德国陆军在哈里·霍珀中将的带领下,进入了圣马力诺的境内。

之所以德军会占领圣马力诺,倒不是完全因为其对外宣战,而是当时占据在意大利的德军大部队需要北撤,但当地地形崎岖,仅有一条可供汽车通行的公路,恰好在圣马力诺境内。

不过,德国并没有得意太久,尾随德军而来的英美联军很快赶到了圣马力诺边界,随即与德国展开战斗,最终,德军不敌匆匆离去。

至此,圣马力诺对外宣战的“闹剧”结束,事后,趁着英军没走,圣马力诺的高层与英军展开会谈,要求其对之前的空袭赔偿7.3亿里拉,不过,英国拒绝了圣马力诺的要求。

如今的圣马力诺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并且还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