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丽三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6-26 发布于山东

三、温经解表法治愈太阳少阴两感一例

李某,女,18岁。

主诉及病史∶受寒后发热四十余日不退,曾服中西药,症情如故,前来就诊。

诊查∶症见胸满,食少,日哺发热,恶寒蜷卧,不思水饮,二便自利,面色晦暗而黑。舌润滑,脉沉细如丝。查阅所服中药处方,有按阳虚治者,曾用四逆汤、白通汤;有按阴虚治者,曾用青蒿、地骨皮、鳖甲之类及甘露饮等,均无效。

辨证∶按脉症分析显系不足之阴证,滋阴固非所宜,但为何用扶阳之四逆、白通亦无效?此症之散热,系太阳气机被寒邪郁闭,未能及时解散,寒邪入里,真阳失运,此为伤寒太阳、少阴两感之重证。四逆汤虽能扶阳,但不能驱邪外出;白通汤亦交阴阳之方,但所交系心肾之阴阳,不能交表里之阴阳,故无效。

治法∶温经解表,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交表里之阴阳。

处方∶黑附片60g麻绒6g北细辛3g

二诊∶服药1剂,发热竟退,余症亦减。宜扶阳抑阴,交通心肾阴阳,处以下二方∶

第一方,四逆汤∶黑附片60g干姜12g甘草6g

第二方,白通汤∶黑附片60g干姜12g葱白3

上二方药交叉各服3剂后,精神大佳,饮食增进而愈。

【按语】《黄帝内经》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素问·热论》)所谓"两感",指阳经与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亦有表里同病之意。在《内经》时代,尚无完善治法,故列为"死证"。至仲景时代,则发展了《内经》理论,丰富了临床治疗方法,这是一大进步。《伤寒论》就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发热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脉沉为少阴阳气不足,两感证也,故创麻黄附子细辛汤,交表里之阴阳,温经散寒,扶正祛邪,使邪去而正不伤,扶正而不碍邪。药仅三味,配伍周详,效果很好。

本例即典型之两感证,若不急扶少阴之阳,开太阳气机,则两感之邪难有出路,颇不易治。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实属有是症、立是法、用是方,故危重之症亦愈。寄语学者;凡治外感诸证,必须熟悉六经错综复杂变化之机制,则病情自无遁形,而施治始可中的。

四、温经散寒法治愈中耳炎一例

童某,男,5岁。

代诉及病史∶左耳流脓,且发高热,体温39.7℃,西医诊断为中耳炎。曾用青霉素等药,发热未减,流脓依然,延余诊治。

诊查∶症见左耳中有清稀脓液渗出,精神委顿,有"但欲寐"之势。二便通畅。舌质青滑,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四诊合参,断为寒邪入于少阴肾经。肾开窍于耳,经气相通,今寒邪侵入肾经。滞于耳窍,故现上述诸症。

治法∶先宜温经散寒,鼓邪外出。方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附片30g麻黄6g细辛3g

二诊∶服上方药1剂后,发热即退,体温正常。患儿面色唇口转红,脓液转稠,脉转弦数,舌质转红。病已由寒化热,所谓"阴证转阳",其病易治。宜用清肝降火之剂,乃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5g栀子3g黄芩6g车前子6g柴胡6g生地黄15g泽泻6g服药3剂后,耳中流脓渐止而愈。

【按语】此证治愈之关键在于认清"阳气重于阴气""体功重于病邪"之理。凡遇寒邪抑遏,宜先予温经散寒之剂,待阴证转阳,方可施以清凉之剂,自易见效。若不知此理,初诊即以寒凉泻火,则寒邪凝滞,变生他证,病难速愈。

本例因系小儿,生机旺盛,易虚易实,故一剂温扶之药即见转阳。若系成人或久病者,虽数剂温扶,亦难有此明显转机。临证之际,宜注意患者年龄、体质、病程新久及服药情况。证变药变,一切均从患者客观实际出发,力避主观武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