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起源于日本本土,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太子派遣使者小野妹子前去隋,考察当时隋朝的佛教。小野妹子看到隋佛教礼仪中有祭坛供花,留下印象,于是回国后,特别向日皇报告供花之事,并和日皇一起在日本插花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和继续研究和发展插花,以花祭拜。后辞官削发为僧,法号“专务”,住到日本京都一座著名的法寺内。那里有一六角堂,堂旁有一池塘,他就在池畔筑起厢坊,隐居于此,故名“池坊”。把佛前供花和日本插花混合而积极传播,形成了池坊流花道,被吸入日本插花文化之中。 池坊插花的形式主要有“立花”、“生花”以及现代“自由花”三种插花形式。 如池坊自小野妹子之后,如十五世纪中期的池坊专庆.当时为了欣赏其优美的插花,群众大批云集而至。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立华样式,从立华产生出生花、盛花以及投入等样式。立华通常以七个或九个主枝构成.名称为真、正真、副、讳、见越、控、流、胴、前置。 到十六世纪出了建立插花理论的池坊专正、专应、专荣、专好。 接着在十七世纪出了第二代池坊专好。 其后在十九世纪初期,出现池坊专定。 池坊插花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五世 南宋龙泉窑青釉筒式花插 成交价:372万 来源:日本寺庙旧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