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刀尖上演绎冰火人生——读公安作家李晓平长篇小说《密语》

 张逸i5fwigtd0s 2022-06-27 发布于上海
文章图片1

白城,是青年作家李晓平的文学原乡和精神家园。作为吉林省唯一签约的公安部首批签约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衣色”,作为一名有30多年从警经历的警察,李晓平一直没有忘记自已初心与使命,多年来创作出许多优秀反映公安题材的作品,像长篇小说《心中有鬼》《鬼使神差》《测谎者》《血色青春》《密语》,电影剧本《一个人的战争》电影剧本《道是无情》等。这些作品的展示出其对职业的敬畏,对战友们那份最真实无畏的描述,无论是情感、社会现实、历史大背景都能恰到好处的体现。这些恰恰是一位女作家特有的敏感与细腻,以及她天然的对文学的热爱与追逐,使其作品在当下形成感人至深的穿透力量。

小说《密语》是作家李晓平2022年的最新力作。这部作品立足的现实根基,不仅着墨于枪林弹雨的高歌书写,它更将焦点穿过那枚宣扬正义的警徽,去透析背后那些宏大命题下真正由表及里的喜怒哀乐。这些深入精微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的确,作家精神的高度直接决定着其作品思想的高度。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作家必定是站在人性与道义的高度,以悲悯的心态,并抱着向善、求真的理想主义情怀,更是作家标新立异的主导思想与反映现实,反应作家对时代、对责任、对担当的一种精准与敏锐的表达。去描写和表达他所看到、感受到与发现的社会与人生。

李晓平的长篇小说《密语》也毫不例外地体现出这样的追求,不仅在展现人性带来的启迪与警示,更是弘扬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的好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李晓平在人物融入时代背景与大环境下公安队伍与罪犯有直接或间接的交锋,讲述了公安民警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彰显了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安宁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斗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这种形势下,推出这部小说,无论对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还是树立党和政府尤其是政法干警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都是非常及时且特别重要的。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的谈话》中指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互相联系――各种不同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以主人公为例子,楚河身世黯然,通过自身的拼搏也未能有更好的前程,但遇到初中同学的冤案,在云落的帮助下凭借“第三只眼”,帮初中同学“平反昭雪”,因此“破案上瘾”而改变了楚河的人生。

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还各有侧重。对主要人物形象采取立体式刻画,比如楚河、杨测、云落、冷天龙、马哓哓、庄重、半夏、吴柳、小夭等,人物塑造有光晕和深度,在这些角色里有人活成了鲜明的旗帜,有人陨灭在青春的尽头,也有人来仰视生活的重压,也有人无法承受命运带来的打击无法自拔,但这些记录生命的历程最终交织成不同灵魂相互碰撞而产生在类型创作的框架下,融合偶像、悬疑、刑侦、情感、矛盾等一系列元素,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让小说的迷局设置丝丝入扣,不仅让故事情节更离奇、人物形象更丰满,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也让思想内涵更深刻。

另一方面,剧中有恐怖、悬疑、科技、爱情、爱心、动作、时尚……破案推理与多种情感同时推进,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每一起案件也都取材于真实的案例,让故事本身与读者本身都期待一个完美的契合。

文章图片2

李晓平一贯使用朴素的叙述形式,铺展开每个故事的线条和纹理,在平静的语调中展现明与暗的两条双曲线交织的叙事方式:明线是以楚河——楚河的同学杨测、云落、冷天龙,程万峰。暗线——半夏、吴柳、小夭、陶阿桃等。这条明线写出了新生代刑警凭着勇敢无畏的精神和科学先进的手段,与一个又一个新型的犯罪组织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明与暗的双曲线相互交织才令小说更加惊心动魄,精彩纷呈。刚好印证了恩格斯曾指出的:对比是“对人物的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的好方法。

好的故事永远要依靠好的人物塑造。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入木三分,给了读者拓展以无限想像的空间。《密语》的故事是在曲折中迂回前进的,角色塑造更加注重层次感,人物设定在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反差。

《密语》中成功地塑造了楚河“破案上瘾”的工作狂、杨测则是审讯奇才,他足智多谋,爱憎分明,不计个人得失的人、云落是“烈士孙女”很擅长“闻毒”,是一个骨子里自带光芒的优秀刑警、冷天龙有“毒耳神探”之称。他是一个复合型人物,骨子里热爱刑警职业,无私奉献,追求进步;表面上却嬉皮耍滑,是个既求“名”,又图“利”的“官迷”,这“四大捕快”搭档,在反面人物中半夏是网红,且狂妄自大、吴柳表面上淡泊名利,安份守已,实际上,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小夭,变性人,他刁钻诡秘,陶阿桃,不守安分的劈腿女。这些人物的定位与刻画生动又真实。因此,小说中正反面人物的形象便树立了起来。

《密语》这部小说作者采取黑白灰杂糅的写实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摒弃了“非黑即白”的标签式写法,不到最后关头,黑与白都是隐藏在文本中。作者独辟蹊径,采取了黑白灰杂糅的写实手法,恰到好处地刻画人物。让小说在真实感人的同时,又旗帜鲜明地彰显了正义,批判了黑暗。楚河、杨测、美女大提琴家马哓哓三人的母亲是上一代的闺蜜,所以楚河、杨测、马哓哓这三个伙伴才从小玩到大,成了新生代的“闺蜜”。两代闺蜜离奇的经历,不仅为这部“侦破大戏”赋予了许多奇幻的“言情色调”,也让英雄的刑警回归到了平凡火热的生活中,让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开花。

在这部作品里,不仅案件是“活”的,人物也是“活”的,“活”的人物侦破“活”的案件,当然会令你惊奇不断,脑洞大开,真实可信的生活气息与离奇的案件侦破始终如影随形。你就像进入了心灵的迷宫,当案件和情感全都陷入胶着状态之中时,到底什么才是打开迷宫的金钥匙?这部小说展示的虽然是离奇故事,可拨开迷雾,你看到的却是一幅波澜壮阔、与深层次的人性有关的哲学画卷。

遮蔽与解蔽。轨迹与脉迹。小说源于生活,其实现实永远比书更残酷无情。他们只有站在最黑暗的地方才能拔除恶之花,他们只能行走在刀尖上,他们用生命和智慧捍卫着社会的安宁。的确,新的征程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跨越和征服,依然需要永葆的初心和永恒的使命。每一位警察都要像楚河、杨测、云落、冷天龙,程万峰一样永远唱响“初心与使命”的壮歌,也是《密语》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力量与深刻启示。

作者杜波简介:杜波,白城广播电视台编导、记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作品见于《诗刊》《作家报》《中国作家网》《作家出版社公众号》《文学吉林》《青春诗歌》《长白山诗词》《中国诗歌网》《长白诗世界》《北方传媒》《海河文学》《鹏城诗刊》《湛江日报》《松原日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