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文学评论·张亚林】靳礼宾散文集《沙苑枣花开》研讨会发言提纲

 新用户8249cTO6 2022-06-27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922



前面,各位领导和文友已经说得很透彻、很到位、很全面,我赞同。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浅谈《沙苑枣花开》的读后感悟和体会。

一是春风相遇聚沙苑。近几年,我陆续收藏了5本和沙苑有关的文学专著:《沙苑沧桑》(王小民),《韦林桃花渡》(马行健),《枣花飘香》(夏春晓)《沙苑人家》(邢根民),《在河之洲》(王凌琴),再就是靳礼宾老师的《沙苑枣花开》。虽体裁各异、角度不同,但异曲同工、各具风采,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沙苑。前面几位作家写沙苑我多少知道一些创作缘由,但礼宾老师把他的首部散文集定名为《沙苑枣花开》,起初我还不是很理解,难道他是想从众跟风吗?后来,当我读完这部《沙苑枣花开》,我找到了答案。

二是魂牵梦绕乡土情。《沙苑枣花开》全书洋洋洒洒30万言,分为6辑,首辑“同州情怀”收录14篇。我觉得后面的《洋槐赞》《镰山酸枣红》《永远的菜园子》等几篇也能前移到这一辑里。出于平日对大荔文史的爱好,我特别关注这一部分。“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这是杜甫诗中的沙苑,礼宾老师感慨“沙苑,同州的沙苑;陕西的沙苑;更是世界的沙苑。”“君是故乡人,应知故乡事”,可以说作者内心的“同州情怀”是触动他创作的源动力,因此“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大荔、对家乡浓浓的爱和深深的情”,我认为《序》中的这句点评非常妥帖。释怀“乡土情结”,解开了最初我对散文集《沙苑枣花开》的许多疑惑。

三是九九归一文学梦。许多人都有一个文学梦,礼宾老师亦如此,他有多年在单位从事文案的经验累积,难能可贵的是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仅仅两年时间集成99篇,情注笔端、涉猎广泛、文采飞扬,这种创作精神令我钦佩。“诗言志,文载道”,拜读礼宾老师的《沙苑枣花开》,我对其本人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成为我文学路上的又一位良师益友。在此,我借用一段网络流行语送给礼宾老师:“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最后,话题再次回到沙苑。唐代诗人薛逢有一首诗《开元后乐》,其中有两句“中原骏马搜求尽,沙苑年来草又芳。”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改了这两句中的三个字并手书整首诗,成了“中原骏马诛求尽,沙苑而今草又芳。”刚好,县文化馆有个文学期刊《沙苑》,加之这几年大荔文学创作的“沙苑现象”,“沙苑文学”创作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同州文坛多才俊,沙苑而今草又芳。”祝福礼宾老师和各位文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文/张亚林
编辑/杨荔佳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