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一句诗便吓得乾隆,用上了兵法中的走为上计

 综合历史 2022-06-27 发布于广东
纵观历史,中国五千年时间里,皇帝怎么说也有几百个,然而吟诗作对方面很溜的,寥寥无几。但并不妨碍皇帝附庸风雅,在封建古代背景下,想要彰显自己的文名,或者是本事,只要是人都会有这个心思。
不得不说,文名这东西,在古代是关于一生前途的,虽然皇帝乃万人之上,对此并非在必需的程度上。然而能有个好名声,名流千古,谁又愿意放弃呢?
但皇帝一天到晚处理国家大事,受到的培养也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加上吟诗作对也是需要天赋的,所以历史中的所有皇帝,在诗词方面有真才实学的少之又少。
就说几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汉高祖刘邦,世人皆知没有读过书,不仅成为开国皇帝,一首《大风歌》还能流芳百世,让多少君王对他羡慕不已,但天赋这东西,就像出生一样,自己是没办法选择的,只能在后天努力中有所改变。
还有刘邦一生之敌,项羽,此人也是不爱读书的。项羽此人根据史料,也是读书不成才学武,平生喜爱舞刀弄剑,一样能够吟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不逝。”这样的千古名句,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天赋比努力更重要。
就像清朝时期的乾隆,一生写诗过万首,但真正让人记住的几乎没有,就连一首小有名气的《咏雪》,也是在别人手中补全了,档次才上来了。
但不得不说,乾隆一生自喻文治武功,虽有过度吹嘘之嫌,却把名声提了起来,加上六下江南微服私访,在民间留下许多精彩故事,间接的把文名也提高了。
虽然是乾隆的无意之举,却很像现代的——反套路操作。今天要讲的就是与此有关。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类似的古装剧的人,都知道乾隆特别喜欢微服私访,美其名曰体恤民情,事实上大半心思都在游玩上。
因为古代生活挺无趣的,就连皇帝也不例外,所以乾隆也需要外出游玩解解压,但因为人的本性,玩起来总会忘乎所以。所以乾隆在一次江南游玩时,与纪晓岚又走到荒郊野外,周围都没有人烟,而两人发现时,只能无言以对。
他们一路上谈笑风生,好不快活,虽然吹牛是吹爽了,但并不能解决口渴的问题,只能在周围寻觅人家。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一户人家,应当归属于一个小村庄,可能因为位置偏僻,每户人家都间隔较远。
没办法,两人为了喝口水,只能向前敲门。等了一会儿,发现是一位女子开门,这让两人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古代女子得遵守三从四德,并不能随便与陌生男子见面。
乾隆想要进入女子家门喝口水,只能问个明白:“你家中还有何人?”
而女子则答道:“家中夫君早亡,也没有子嗣,仅有民妇一人!”
乾隆想了想,女子已经是一家之主,而来者是客,也不算坏了规矩,于是说明来意。女子听闻来意后,再看两人穿着,估计不是歹人,便让两人进门。
乾隆进门后,女子便烧茶水去了。乾隆百无聊赖,便左右查看起来。这一看发现女子家中满地都是野草,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在看见一口水井的时候,想着反正都是打发时间,便有了作诗的兴致,于是吟咏,道:“庭院草深径难寻!”
却不想这女子正好回来,并且接了一句:“龙门红鲤入蓬门!”
原来在乾隆的观念里,妇道人家本就无才,更何况是一村妇,所以当时便愣住了。但愣神期间,发现这诗句接得不错,把“龙门”比作大户,把“红鲤”比作年轻贵人。意思不言而喻,今天有上层贵族中的年轻人,进了寡妇的“蓬门”,是一句有水准的恭维话。
但乾隆作为皇帝,习惯了多疑,想得多了发现不对味,感觉诗句中有“龙”字,加上红鲤——似弘历,太过于巧合,便疑神疑鬼起来。
乾隆之所以微服私访,便是要隐藏身份,在感觉被识破身份后,认为这女子并不简单,于是用出了兵法中的走为上计,给纪晓岚打了眼色后,落荒而逃。
事实上人在想多了的时候,容易自己吓自己。根据史料,妇人所接的诗句纯粹是恭维话,却恰巧符合了乾隆的心理想法,才有了这么一个故事,并且因为有趣便流传下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