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松he上世纪的回忆-48 福建游纪 1994

 青松he 2022-06-27 发布于美国
       我上世纪60-70年代曾多次到厦门工程机械厂等单位考察,但未遊览任何景点,直到1994年5月,我赴厦门参加矿山机械学术会议,在会议主办单位的组织下,才遊览了厦门一些景点:南普托寺、鼓浪屿、万石植物园、集美鳌园、胡里山砲台、陈嘉庾墓等。厦门由本岛厦门半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21世纪厦门逐渐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
 


厦门(简称:鹭),别称鹭岛,隶属于福建省,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东南端, 西界漳州, 北邻南安和晋江,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厦门市全市下辖6个区,全市共有31个街道、8个镇、379个社区、147个村,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28万人。 2020厦门市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在202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1980年10月7日,批复设立经济特区,厦门先后获批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即“新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厦门风景

   厦门一景


       厦门二十名景,是厦门市的20处著名景点,即万石涵翠、大轮梵天、云顶观日、五老凌霄太平石笑、天界晓钟、东环望海、金榜钓矶、北山龙潭虎溪夜月、东渡飞虹、金山松石、青礁慈济、鸿山织雨、胡里炮王、筼筜夜色、皓月雄风、菽庄藏海、鼓浪洞天、鳌园春晖。

    “万石”指万石岩,“翠”意翠绿的热带、亚热带的植物,亦即万石山风景区。区内有园林植园和众多古景,还有11座规模不等的寺庙,文化内涵颇为浓厚,是厦门旅游风光最集中的地方。

      万石山,是厦门市城区的一座风光秀美的山,属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包含太平山、半岭山、中岩山、阳台山以及外清山、五老山、钟山、鼓山、虎山等,陆域面积约32.96平方公里。这里山山相连,山水相依;峰峦叠翠,巨石互倚;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绿荫连绵,莺燕啼飞;是中国大中城市少有的紧依闹市、面积最大的观光游览区。

大轮梵天

大轮梵天大轮梵天     “大轮梵天”景观由大轮山和梵天寺组成。大轮山是同安境内东北的主峰,层峦起伏,横亘数里,从应城山奔跃而来,状如车轮滚动,故名。位于大轮山麓的梵天寺,始建于隋代,千年古刹,名闻遐迩。

  大轮山南麓的梵天寺,创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原名兴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唐咸亨年间形成规模,有大小庵堂72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统称“梵天禅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住持无为重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阁。厦门的妙释寺、鼓浪屿日光岩寺均是它的分禅。

云顶观日

云顶观日云顶观日     洪济山是厦门岛上最高的山。主峰云顶岩高339.6米。旧时绝顶筑有“观日台”,供游人看日出奇观,因而“洪济观日”列为厦门二十四景之首。如今的云顶岩比以前更妩媚动人,可是洪济山少为人知,云顶岩则是家喻户晓,因而更名“云顶观日”。

  观日台西侧峰肩里有“方广寺”,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常来此小住,黎明登台观大海中喷薄浮出的朝阳,兴之所至,填词赋诗。乾隆时人倪邦良的调寄满江红《洪济浮日》颇有代表性。词日:“夕宿云岩,向灵境,一一冥搜。正好是,云山雨霁,极浦烟收。半夜气澄风露冷,一声鸡唱海天秋。乍红盆,闪烁浪中翻,波上浮。东岳观,灵鹫楼。红尘逐,沧海游。叹流光如箭,早雪盈头。寂寞荒台凌绝顶,苍凉晓色入扁舟。试回首,远近问长安,频凝眸”。诗人王步蟾临台看过日出奇观后,发出“日观何须登泰岱”的感叹,并赋诗一首:“留云洞古枕云眠,观日台高日见先。村落鸡鸣犹未遍,红轮早浴海中天。”意境甚切。

五老凌霄

五老凌霄五老凌霄  本景包括五老峰及山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于厦门岛南部,五个山头峥嵘凌空,时有白云缭绕,如五个老人,昂首天外,故名。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重建,因寺宇以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原名泗洲院,始建于唐,由入厦始祖南陈族人捐建。大雄宝殿柱上的对联写道:“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这里的“开元”是指泉州的开元寺,“太武”即龙海的南太武。宋初又名无尽岩,后又改称普照寺、普照院。元代至正年间被毁,明洪武时重建,明末又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统一台湾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军重建。因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是目前国内僧人较多,规模较大的寺院。

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系原“小八景”之一,地外园林植物园内。因太平岩前有四块岩石,两块相叠,一端巾合,一端张开,由另两块巨石顶立,形成石门,自然构成笑口常开景观,自清代以来就称其为“太平石笑”。进得石门,回首可见岩壁有“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的诗刻。

  石门右侧巨石上镌刻“石笑”二字,苍劲有力,书法上佳。字旁有清雍正辛亥(1731年)咏“石笑”的一首诗:“忽见石开口,不闻石有声。夜因吞月色,朝为吐云情。饮露千年饱,餐风一味清。太平真好景,长笑息征兵。”进得石门,抬眼就见榕树下巨石上“极乐天”三字。蓦然回首,石门额上有“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的联句,是绝妙的迎宾词。

天界晓钟

 “天界晓钟”原系“小八景”之一,位于园林植物园内,因天界寺每天清晨要放钟108下,钟声特别悠扬,传入市区,催人梦醒,有“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之说,天界寺的晨钟也就成了独特的风景。

东环望海

东环望海东环望海    “东不望海”是指厦门岛东部的环岛路风景线。它是一处观山望海的带状公园,又是海滨大地雕塑博物馆,众多不同质地、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围绕着大海这个中心,表现特区蒸蒸日上、人民盼望统一的主题。

金榜钓矶

  “金榜钓矶”亦称“金榜玉笏”,是金榜公园内“海滨邹鲁”景区(即金榜山)中的主体景点。金榜山上有一高16丈的巨石如“玉笏”,挺立天际,庄严威武。近年,在它周围已复建了“迎仙楼”、“钓鱼矶”、“钓隐亭”,修整了陈黯隐居石室,并设置陈黯半身雕像,雕像下方镌“金榜山记”全文。

北山龙潭

北山龙潭北山龙潭  “北山”指同安的北辰山,“龙潭”为其“十二龙潭瀑布”,位于北辰山山麓北侧,飞瀑直下,把山体冲出1公里多长的峡谷,形成了1000多米长瀑布,这就是北山瀑布,历经千年而不涸,雨季变宽,旱季变窄,把山岩冲出十二水潭,故称“十二龙潭”。

虎溪夜月

虎溪夜月虎溪夜月  明万历年间,厦门人林懋时爱石成癖,见虎溪岩巨石峥嵘玲珑,便自费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个大石洞,取名“棱层石室”。石室里居有一虎,由伏虎罗汉赵乾驯养,因而又名为“伏虎洞”。当年,伏虎洞前流泉成溪,曰“虎溪”。月到中秋分外圆,虎溪岩又是中秋月的佳境,故而得名。

东渡飞虹

东渡飞虹东渡飞虹  “东渡飞虹”是指海沧大桥桥梁博物馆以及以此为中心的东渡景区。海沧大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与之相连的牛头山公园、中国桥梁博物馆、火烧屿和正待开发的太平山庄所构成的旅游区,具有多种文化的兼容性和高科技的现代感。

金山松石

金山松石金山松石  “金山”位于厦门岛万石山麓东段黄厝村境内,现划归景州乐园进行开发建设。金山海拔202米,直接面对大小金门、大担二担岛。这里树木岩石保护得非常完好,满山青翠欲滴的松林、千姿百态的岩石,构成各种景观,充分展现厦门风光“一城如花半倚石”的特色。

青礁慈济

青礁慈济青礁慈济 慈济东宫在海沧青礁东鸣岭龙湫坑畔,供奉神医吴本。慈济东宫现存有三座宫殿,有十二根蟠龙大石柱,一对花瓶式大石柱。此外,八角石柱、石屏,雕刻精细;梁上木刻、钟鼓楼藻井、神物彩画、椽仔黑白画以及清代历朝碑刻,堪称奇绝,使东宫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鉴赏价值。

鸿山织雨

  位于思明南路中段的鸿山,每逢风雨交加,山上雨随风转,相互交错,状如织布,因而有“鸿山织寸”的雅称,为原厦门“八大景”之一。目前的鸿山公园,是个既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又有现代娱乐设施的城市公园。

胡里炮王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南部曾厝突出于海面的山岗上,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目前尚余东炮台大炮一门、钢轮炮2门。大炮长14米,重59888公斤,口径28厘米,膛线84条,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和6040米,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火炮,也是世界炮王。

筼筜夜色

  筼筜湖地处厦门市区核心地带,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湖中滩地40万平方米。其中,十几万平方米建成的白鹭洲公园连同人民会堂、南湖公园、西堤公园,构成一处新的旅游区。因为旧时这里有“筼筜渔火”景名,遂将新景改名为“筼筜夜色”。

皓月雄风

  鼓浪屿东南隅海滨的复鼎岩上,矗立着郑成功戎装雕像及其毗邻的皓月园巨型青铜群像浮雕,构成“皓月雄风”景观。以纪念郑成功为主题而设计的皓月园、布局精雅的亭台楼阁、曲桥幽径等等,娇巧玲珑,另有情趣。

菽庄藏海

  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东南部,是园主人林尔嘉用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园主人44岁时建四十四桥,桥下闸门,把海水引入园内,形成大海、外池、内池三个水区,硬是把大海藏入园中,故名“菽庄藏海”。

鼓浪洞天

  耸峙与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海拔92.7米,人们统称它为日光岩。在日光岩上的巨石峭壁有80多处题刻,现存时刻年代最早的,是泉州府同知丁一中于明万历元年题写的“鼓良洞天”四个大字。由此可见,400多年前已经出现了“鼓浪洞天”的雅称,后来又成为厦门“八大景”之一的命名。

鳌园春晖

  “鳌园”为集美嘉庚公园之精髓,“春晖”泛指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爱国精神。集美学村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创办的,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善,在当时确为国内外所罕见。集美学村的建筑物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又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和南洋风格。

        鳌园原为集美东南海边的一个小岛,形如蛰伏的大鳌,岛上原有一个“鳌头宫”,也叫“千里宫”,抗战中被日军飞机炸毁。1950年,嘉庚先生回乡定居后,决定利用这片海滩,“不侵民田,辟置公园”,“于中立碑,纪念解放,名曰鳌园”。鳌园,8990平方米,嘉庚先生花10年时间、耗资65万元,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园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他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技文教、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厦门一景

 南普托寺   1994.5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


 

厦门一景

南普托寺   1994.5


 

厦门一景

鼓浪屿  日光岩  1994.5


 鼓浪屿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高,被赞为琴岛。主要旅游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厦门一景

鼓浪屿   日光岩 1994.5

 

厦门一景

南普托寺   1994.5

 

厦门一景

 鼓浪屿  1994.5

   

厦门一景

 南普托寺   1994.5

 

厦门一景

 鼓浪屿  1994.5

  

厦门一景

鼓浪屿  1994.5

厦门一景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紧邻,另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厦门一景

 鼓浪屿  1994.5


  

厦门一景

鼓浪屿  1994.5


 

厦门一景

 鼓浪屿  1994.5


 

厦门一景

万石植物园   1994.5


  

厦门一景

万石植物园   1994.5


 

厦门一景

 万石植物园   1994.5


  

厦门一景

万石植物园   1994.5


 

厦门一景

集美鳌园  1994.5


 

厦门一景

 集美鳌园  1994.5



 
胡里山砲台  1994.5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靠近厦门大学,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厦门一景

集美   1994.5


厦门一景

集美     1994.5


 

厦门一景

陈嘉庾墓   1994.5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侨联主席等职。

 

厦门一景

集美    1994.5



 

厦门一景

 1994.5



 

厦门一景

陈嘉庾墓   1994.5


                          2022.6.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