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清欢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06-27 发布于天津

清欢

人间万事已无干,只冀喑喑老志残。

五柳宅前稻粱小,子陵滩上地天宽。

唯珍笔墨十三辙,不屑朝廷第一官。

心底风光皆亮色,逃情便是入清欢。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晚登望云二首》其二,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晚来烟雨暗江干,烽火遥传画角残。看镜功名空自许,上楼怀抱若为宽。青枫摇落新秋令,白发凄凉旧史官。饱见少年轻宿士,可怜随处强追欢。”步韵诗作于2022年6月25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间万事已经与己无干,只希望在默默中把老志弄残。五柳宅前稻粱谋真是渺小,子陵滩上的那一片天地才广才宽。只珍惜笔墨之下的十三辙,不屑的是朝堂上的那些高官。心底的风光都是亮色,逃离尘世之情就是进入了清欢。

首联中的“无干”,意思是无所求,亦指没有关系,没有牵涉。见晋代诗人左芬的《啄木》诗:“无干於人,惟志所欲。”又见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壕上书事》诗:“十里长壕展碧漪,波痕只去不曾归。鹭鸶巳饱浑无干,独立朝阳理雪衣。”

这一联中的“喑喑”,犹默默,见宋代诗人程公许的《游东坡和柯山潘邠老旧赋》诗:“喑喑枥下马,泛泛水中凫。”又见元代无名氏剧作家的《杀狗劝夫》第一折:“他那厢吃的醉醺醺,我这里嘴卢都喑喑的纳闷。”还见元代诗人乔吉的《折桂令·毗陵晚眺》曲:“窗影灯深,燐火青青,山鬼喑喑。”

颔联中的“五柳宅”,指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隐居地,见他的《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这一联中的“稻粱”,指“稻粱谋”,“五斗米”,见唐代诗人杜甫的《重简王明府》诗:“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又见宋代诗人曾巩的《鸿雁》诗:“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这一联中的“子陵滩”,指汉代隐士严光的隐居地,见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使还七里濑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诗:“迁客归人醉晚寒,孤舟暂泊子陵滩。”又见柳亚子的《感事呈毛主席》诗:“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颈联中的“十三辙”,指皮簧、鼓词等戏剧曲艺所用的十三个韵类,亦称十三道辙。这里借指诗韵。

尾联中的“逃情”,即“逃情酒”,指一种奇药,服下可令人身一切活动机能完全停顿,如蛇类之冬眠。见唐代诗人仲子陵的《秦镜》诗:“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

这一联中的“清欢”,指清雅恬适之乐,见唐代人冯贽的《云仙杂记·少延清欢》:“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又见宋代诗人邵雍的《名利吟》:“稍近美誉无多取,纔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还见清代诗人黄鷟来的《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一:“今夕亦何幸,重復接清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