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富豪对收藏艺术品相对来说较为活跃,从社会影响力的角度看,论投资艺术品,像股票和债券一样,艺术品可以升值。能为高净值人群更快地取得文化认同的身份。从投资角度来说,购买艺术品是资产配置的手段。艺术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之具有较高的保值增值功能。收藏艺术品带来的可观效益、高雅情调和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超级富豪们的青睐。所以这类人群进行艺术品投资收藏,通常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多的是企业、团队行为。
中国当代艺术家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背后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强势崛起。2021年全球艺术市场堪称史上成绩最优异的年份之一。全球范围内艺术作品总成交额超过170亿美元,同比增长60%,艺术品销售曾遭受第一波疫情以及随之而来的隔离措施的严重打击。拍卖活动尤为艰难:2020年拍卖会减少了10%,拍品总成交量也减少了10%左右,全球成交额更是下降了21%。不过这场危机却也加速了艺术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了拍卖行调整结构和拍品的质量。通过这些调查发现,藏家在竞标后收藏的艺术品大大奠定了日后这些当代艺术家通往市场上的另一扇窗,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俨然成为艺术投资的新风向。根据研究发现,在去年的艺术市场的蓬勃之势还体现在价格水平坚挺以及创纪录的成交数量。热情的竞拍者共拍走了66.4万件拍品,几乎比去年多三分之一,与20年前相比增幅达161%。拍卖会数字化转型因疫情而提速,成为促进交易增长的根本动力:拍卖会通过网上展示拍品实现了彻底的全球化,从而不断斩获新的粉丝。中国艺术市场惊喜不断。与西方市场相反,中国市场在前一年就表现出逆势上扬(微增2%),尽管成交数量因疫情暴跌40%。富裕的中国买家受疫情影响甚微,在2020年下半年创造了多个重量级的古典作品和现代作品成交记录。今年更是轻松实现增长,成交额上涨43%,达59亿美元,成功超越美国(57亿美元),尽管成交量更少。根据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部分增值情况中,刘野以当代艺术家为首,其作品成为去年最具高度增值的艺术品。中国香港见证了全年最耀眼的艺术品增值。来自于中国艺术家张大千和刘野以及美国艺术家巴斯奇亚的作品。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回暖,以及油画板块的关注加深,从艺术投资的角度看,油画是当代艺术中接受度最高的创作媒介,同时也是具备高度投资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成为近年高净值人群在拍卖界与画廊机构争相收藏的原因。当代艺术家创作类型多样,油画、雕塑、版画、水彩、综合材料等均有涉猎,然而主要成交额贡献仍来自油画。中国当代艺术家TOP10油画占总成交额的比重均在80%以上,成交量上油画也具有显着优势。可见,在当代艺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大前提下,油画将有望代替书画成为中国艺术市场新的风向标。
崔如琢《秋山烟翠》纸本水墨 368×142 2017年作国画家崔如琢以7.8亿元的总成交额再次荣登胡润中国艺术榜榜首,至此崔如琢连续7年荣膺榜首。其2017年作《秋山烟翠》成为在世艺术家去年成交价第一高的作品,由永乐拍卖以1.9亿元的价格拍出。崔如琢在2020年的总成交额与上一年相比出现大幅增长,增加了4.4亿元,增幅132%,高出第二名成交额5.1亿元。胡润表示:“崔如琢这七年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共计达到51.1亿元,是第二名曾梵志的四倍。”
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油画每件199×179.3cm;整体199×358.6cm 1996年作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价格神话,曾梵志是最早破亿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成交额达到2.7亿元,排名第二,比去年上升五位,时隔两年后再次进入榜单前两名。其《面具系列 1996 NO.6》是在世艺术家去年第四贵的作品,由永乐拍卖以1.6亿元的价格拍出。曾梵志已连续十四年入围胡润中国艺术榜,2014年曾位列榜首。胡润表示:“我们艺术榜创立十四年来,曾梵志是唯一一位从未离开过榜单前十的艺术家,这也说明了收藏家对他价值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