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未向命运低头的杨在葆:36岁入狱,拒绝后妻表白,退休金6000元

 古稀老人赵 2022-06-27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杨在葆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当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从“伤痕”中慢慢走出来的时候,最先带领大家反思的自然是文学和电影,在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下,自然产生了很多直指特殊时代“人性嬗变”的作品。

在电影方面更是有很多“时代作品”,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失真”,但对环境的检讨和责问还是让人深思的。

文章图片2

杨在葆在电影《血,总是热的》(1983)中的影像

而杨在葆(1935-2021)正好赶上了这类写实题材的尾巴,应该来讲《血,总是热的》(1983)和《代理市长》(1985)是他真正的代表作,但这类作品现在看来并不讨好观众。

当时的创作者们认为“国家的机制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已经生锈了、咬死了,只能用我们的血液作润滑剂”,所以才会有理想主义的“血总是热的”这部电影的问世。

文章图片3

杨在葆在电影《代理市长》(1985)中的影像

如今再看这两部电影,抛掉那个时代背景,其实放到现在,有很多问题依然还是“岿然不动”。

【儿时丧父,在大学穿棉衣上课】

杨在葆走上银幕不是偶然的。早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对文艺就产生了兴趣,中学时代已经成为学校里大名鼎鼎的“总导演”,读大学攻表演专业更是刻苦用功,成绩出众。

文章图片4

童年时的杨在葆

1935年6月25日杨在葆出生在安徽宿县的一个农家里。不满三岁就丧父,兄弟姐妹又多,生活拮据,因而从小养成能吃苦耐劳和倔强的性格。杨在葆六、七岁就上了小学。

1948年冬,宿县遭到狂轰滥炸,母亲把他疏散到乡下一个五代同堂的贫穷亲戚家里。他和同伴们一起下地、喂牛、赶车、打柴、拾粪,样样都干,学会了许多农活。

文章图片5

杨在葆在电影《大风浪里的小故事》(1958)中的影像

县城解放后,他回家重新入小学,并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在欢庆翻身解放,宣传移风易俗的日子里,他扭秧歌、打腰鼓,摇旗呐喊,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些小节目。从此,他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中学后,杨在葆已经是个颇有名气的文艺活跃分子了。

文章图片6

杨在葆在电影《白求恩大夫》(1965)中的影像

高中阶段,他还是学生会的文体部长,每星期周末,都热心地为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员工组织文娱晚会,同学们称誉他是“总导演”。

1955年高中毕业时,他的语文、音乐老师认为他在表演上很有天赋,鼓励他投考艺术院校。

这一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只招收30名新生,应考的竟有近千人之多。考试结果,杨在葆是唯一被录取的“乡下佬”。

文章图片7

杨在葆和达式常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实现理想是幸福的,然而生活的道路却是艰苦的。母亲看儿子考上了大学后,乐开了花,把丈夫留下的一座台钟和几样稍微值钱的家具都卖了,给儿子做赴校的盘缠。

杨在葆带着极为简单的行装就来上大学了。转眼间天就变凉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脱下夏服,换上秋装,唯独杨在葆一直穿得很简单,而后一下子又穿上棉大衣。

文章图片8

杨在葆在电影《红日》(1963)中的影像

有一天,辅导老师来上表演课,看到杨在葆排戏搞得满头大汗,就说:“你热成这个样子,怎么不懂把棉大衣脱下来?”

杨在葆把棉大衣的钮扣解开,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件贴身的破单衣。老师了解到他家劳动力少,生活拮据,就掏出了自己的工资,要给他添置衣服。

文章图片9

杨在葆在电影《大风浪里的小故事》(1958)中的影像

杨在葆对老师的关怀非常感激,念念不忘。生活维艰,促使杨在葆更加奋发努力,在四年的学生生活中,他的每门专业课,都得到优良的成绩。

【银幕首秀,导演谢晋坚持用他】

杨在葆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他在舞台、银幕上,扮演了好些各具性格、很有光彩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图片10

杨在葆在电影《大风浪里的小故事》(1958)中的影像

他首次在银幕上亮相是在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开拍的《大风浪里的小故事》(1958)中,当时他还是个在校学生。

《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这部电影由三个故事组成,第三个小故事《疾风劲草》的编导正是导演谢晋(1923-2008)。

当时谢晋去上戏挑演员,一眼相中杨在葆,跟他开玩笑说,“你真像个右派”。

文章图片11

杨在葆在电影《红日》(1963)中的影像

杨在葆在试妆后怕自己演不好这个角色,竟再三推脱。

最后在谢晋力主坚持下,还是学生的他出演了其个人在大银幕上的首个“反派”角色——挑拨是非的秦兆龙。

杨在葆的成名之作是一个“兵”——在《红日》(1963)中成功地塑造了粗犷、憨厚、耿直的我军连长石东根的形象。

文章图片12

杨在葆在电影《红日》(1963)中的影像

他的成功,在于准确地掌握住角色的性格特点,举手投足都是“这一个”,既不同于国民党的官兵,也不同于我军的将领或士兵,让人一看,就是一个在解放战争炮火中锻炼成长的,一般工农出身的下级指挥员。

文章图片13

杨在葆在电影《红日》(1963)中的影像

他对待士兵骂骂咧咧,态度生硬,有时简直是简单粗暴;对待上级的批评,可以嬉皮笑脸,有时就像是撒娇,但观众却能感受到他们是亲如一家,情似手足。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杨在葆在表演上,在提炼典型动作,在掌握火侯和分寸上,是极见功力的。

文章图片14

杨在葆在电影《白求恩大夫》(1965)中的影像

尤其是在“醉酒纵马”一场戏中,更是把石东根在胜利之后的得意忘形,演得酣畅淋漓。

在电影《白求恩大夫》(1965)中,杨在葆扮演了八路军的连长徐世杰。

他以饱满的激情,展示了这个奋不顾身,不达目的誓不甘休的英雄形象。戏不多,形神兼备,给人的印象却很深。

文章图片15

杨在葆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1964年,杨在葆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成功地塑造了肖继业的感人形象。

在拍摄前,他访问了好些先进人物,学习了许多青年模范的事迹,使自已在思想上受到陶冶,以进一步靠近角色、进入角色,把这个朝气蓬勃,不计个人得失,不畏任何艰险,关心国家和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理想人物,表演得很有激情而又朴实,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文章图片16

《大众电影》1965年第1期封面:《年轻的一代》剧照,杨在葆、朱曼芳、达式常、曹雷等人

文章图片17

《大众电影》1965年第6期封面:《年轻的一代》剧照,杨在葆饰演肖继业,曹雷饰演林岚

肖继业曾经一度成为全国青年的楷模,人人学习的榜样。不可否认,也包含着杨在葆塑造的角色所产生的艺术魔力。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男一号是饰演林育生的达式常,可在当时正式宣传以及在所有投放到公众的物料上,杨在葆被提到了前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形象更符合当时形势所需。

文章图片18

杨在葆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而且其硬朗的小生形象也是上海电影界所欠缺的,至张翼(1909-1983)后就很难找到这类型的演员,在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时代的形象代言人,显然,杨在葆是在培养之列的。

艺术的实践使杨在葆深切地感受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1964年,当确定让他主演一部反映三轮车工人先进事迹的故事片《这是我应该做的》(1965)后,他就一头扎进三轮车工人生活中去了。

文章图片19

电影《这是我应该做的》(1965)剧照,杨在葆

有一段时间,他就以一名普通三轮车工人的身份,在北火车站、大达码头、南京路人民公园门口等地接客。

开始还有点爱面子,怕碰到熟人,后来进入了“角色”,也就无所顾忌了。从平凡的劳动中,他真正体会到为人民做一点好事的乐趣。

虽然这部影片并不成功,但是,这一段生活,都给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财富。

文章图片20

杨在葆和达式常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蒙冤入狱,从奴隶到将军的崛起】

正当杨在葆在表演艺术上深入探索,有所追求的时候,一场空前绝后的风暴来临了。他的艺术创作不得不被中断。

1971年7月初,眼看他就要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突然祸从天降,上面宣布对他采取“组织措施”。

文章图片21

杨在葆在电影《大刀记》(1977)中的影像

在“五·七”干校隔离了9个多月之后,进而又被投进监狱。一直到1975年10月底被释放出来后,才知道自己犯的是可能接触到重要人物的“防扩散”材料的“莫须有”罪。

在坐班房的日日夜夜,他读了好些政论性的著作,回顾了自己走过的道路,思想上却开始成熟起来。

文章图片22

电影《江水滔滔》(1976)剧照,杨在葆

然而长期的监狱生活,却在精神上受到了摧残。出狱后,他人变得木然,反应迟钝,见到什么都感到生疏,上街连马路都不敢穿过去。

因此,他出来后接连在《江水滔滔》(1976)和《大刀记》(1977)这两部影片中,分别扮演主角芦大成和梁永生,都很逊色。

文章图片23

杨在葆在电影《大刀记》(1977)中的影像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继续当演员?就在这个时候,导演王炎(1923-2005)找到了他,邀请他扮演《从奴隶到将军》(1979)中的罗霄将军。

他深切地感到,在这节骨眼上得到王导演的启发与帮助,是自已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

对《从奴隶到将军》,杨在葆第一次读剧本,就被它吸引住了。他说:“我喜爱罗霄这位将军,我从心底里崇敬他。”

文章图片24

杨在葆在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79)中的影像

编剧梁信(1926-2017)在给导演王炎的一封信中说:“在葆也,将军也。在葆演将军非将军也。

意思是说,杨在葆有着天生的军人气质,用他本皮本肉表演,将军风度油然而生;如果离开本人的素质和气概去演将军,会反而不像将军。

梁信的指点使他开了窍,增强了塑造好罗霄将军的英雄形象的信心。

文章图片25

杨在葆在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79)中的影像

在导演的帮助下,杨在葆果然把这一个纯朴、耿直、刚毅的硬铮铮铁汉子将军罗霄演活了。

影片上映后,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尤其是南方一些地区,反响很大。此外该片还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1979年最佳影片奖。

文章图片26

杨在葆在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79)中的影像

杨在葆后来著文自述忆及该片,“罗霄这个人物身上有罗炳辉将军的故事,也有彭德怀将军的事迹,又有左权将军、贺龙将军的影子,是个群像的集合体。”

杨在葆又于1980年,参加了王炎导演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和凌子导演的《原野》(1981)两部影片的拍摄。

文章图片27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剧情海报

杨在葆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饰演大姐夫金东水。

对于这个人物,他按照导演王炎提出的“多注重生活而少作'表演”的要求,将他的戏处理得含蓄、平易、自然,力图“把那个倒霉年代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心理、个性深沉地体现出来”,就这一点来说,他达到了目的。

文章图片28

杨在葆和刘晓庆在电影《原野》(1981)中的影像

在《原野》中,杨在葆的表演深沉凝重、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

尽管他扮演的仇虎,就性格的鲜明性来说,比不上刘晓庆扮演的金子,但他赋予人物的那种铮铮男子汉的气质,却透过银幕,灼灼炙人。

文章图片29

杨在葆在电影《原野》(1981)中的影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原野》中眼神的运用非常出色。

仇虎第一次出场,身著长衫、斜戴礼帽,一亮相就是一脸怒容,一双要制服对方的咄咄逼人眼光,立即令人产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预感。

文章图片30

杨在葆在电影《原野》(1981)中的影像

角色身上的野性和人性,凶狠残忍和纯真善良,玩世不恭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向往,都可从他的眼神变化中得到答案。

【面对商业,整整20年没再演戏】

杨在葆曾说,“改革不怕砸锅,拍改革片又何必怕砸锅!我拍这些片子啥也不图,不是赶时髦,更不是想出风头搞投机,而是出于对当前改革的强烈感情。试问:中国不改革,难道还有别的出路吗?”

文章图片31

杨在葆在电影《血,总是热的》(1983)中的影像

1984年,杨在葆因在电影《血,总是热的》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激情洋溢的当代改革者形象罗心刚,相继荣获“金鸡”和“百花”两项大奖的最佳男主角,红极一时。

要知道《血,总是热的》的上映使许多当时正身处困境的改革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文章图片32

《大众电影》1983年第8期封面:电影《血,总是热的》(1983)中的人物形象照

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致《血,总是热的》等影片获奖及颁奖大会的电文中,要求电影从业人员“努力再现四化建设沸腾生活,塑造勇于创新、积极改革的社会主义先进人物的形象。”

文章图片33

杨在葆在电影《代理市长》(1985)中的影像

如今在重看《血,总是热的》这部影片,影片中罗心刚的临别赠言依然唤起人们的共鸣:“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锈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们的血做润滑剂,这话已经说滥了,不时髦了,没人要听了。可无论如何,我们的血总是热的……”

之后,杨在葆自导自演《代理市长》,并凭借该片再度获得1986年第9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文章图片34

《大众电影》1985年第8期封面,电影《代理市长》(1985)剧照,杨在葆、赵越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正当杨在葆全身心投入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中国电影面临商业化冲击与艺术创造的阵痛。

从50岁到70岁,整整20年,杨在葆没有再演过一部电影。

杨在葆曾经说过:“我要求自己每创造出一个角色,都象诞生一个新的生命,让人们提起他,就如在生活中讲到某某人一样,立即呈现其特有的性格色彩。”

文章图片35

1979年获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的演员,左起:迟志强、杨在葆、宫喜斌、张金玲、宋晓英、陈冲

这个要求是高的,他也正是这样做的。其实杨在葆创造的银幕形象不多,但大部分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石东根与罗霄同是军人,他们岂止性格不一样,就连举止、风度也各有自己的一套;仇虎与金东水,更是生活在两重世界两重天,从内心到外表都有天壤之别。

文章图片36

上左起:岳红、方舒,王馥荔;下左二起:陈裕德,杨在葆、刘子枫

杨在葆始终认为,演电影的时候,最起码主要情节是真实的才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离开生活的真实,就不会给观众留下记忆。艺术的生命就是真善美,你丢掉了真,就没有善,更不会有美。岁月无情,很多事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消失在时光中,但是也有一些故事、一些信念、一些人物,在时光中历久弥新,任何时候重温,都会受到震撼。

文章图片37

1988年8月,杨在葆和刘晓庆在广东佛山同媒体从业者合影

他后来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回忆自己至1985年再没拍片时说:“也许我是电影市场中的败将,但我决不是降将。”

“一个人对自己认准的事、认准的道理不能坚持、不敢表达,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人活着要有点血性。”

文章图片38

杨在葆和第一个妻子夏启英合影

【面对疾病,不愿让亲朋好友知道】

杨在葆和第一个妻子夏启英在上高中时就是班级中的积极分子,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杨在葆大学毕业后,他就和夏启英生活在了一起。

杨在葆入狱后,却苦了妻子夏启英。她一人担当抚养婆婆和一双儿女的重任。

文章图片39

杨在葆在电影《从奴隶到将军》(1979)中的影像

在狱中,为了不牵连到妻子,杨在葆提出离婚——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离婚妻子小孩子才能免除风险。

然而,夏启英却给他缝制坎肩,并夹上纸条送进牢房。给他增加信心和希望。在逆境中有患难与共的妻子,杨在葆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

出狱后,他本想凭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妻子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在他拍摄《奴隶和将军》时,妻子却得了尿毒症。

文章图片40

杨在葆和第一任妻子夏启英以及两个孩子在一起

那段时间,只要有时间,杨在葆就会在医院为生病的妻子梳头发。

最终,所有的努力都不能挽回妻子生命。1983年夏启英子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之后,杨在葆始终不能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此时,小他22岁的女星陈丽明主动走进他的生活。

文章图片41

杨在葆和第二任妻子以及小女儿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末

陈丽明1957年9月22日出生在桂林,曾是广西桂林彩调剧团的台柱子,1983年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演员。

在拍摄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1920-1994)的作品《双雄会》(上、下集)(1984)的片场,也是陈丽明许下终身的地方。

文章图片42

杨在葆在电影《双雄会》(上、下集)(1984)中的影像

当时两人在拍摄《双雄会》时,陈丽明向他表白的时候,杨在葆婉言谢绝。

但在相当长的拍摄周期里,陈丽明一再向杨在葆表明心迹,陈丽明的决心让硬汉开始动心,也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文章图片43

杨在葆和第二任妻子以及小女儿拍摄于2015年

终于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陈丽明后来说“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嫁给了杨在葆”。

两人婚后生下的女儿杨小卉是杨在葆三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学电影的孩子。

文章图片44

退休后的杨在葆,每个月也仅靠600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

2020年年初杨在葆查出罹患肝胆疾病,其好友余泳说:“他1.85米的大个子,身体一直都很硬朗。查出病症后,一个月就瘦了50斤。患病后也没有同大家说,连他的好朋友许还山一开始都蒙在鼓里。”

文章图片45

杨在葆在电影《年青的一代》(1965)中的影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