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的延安,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季节。宝塔山下的一个窑洞里,一场婚礼正在热闹地举行。 一大早,新娘把新郎的被褥拿出来晒了晒,将床上的毯子洗了洗,再铺上干净的床单,这新房就算布置好了。 新房尽管十分简陋,但战争年月,想讲究也是没有条件的。不过,新郎与新娘脸上还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新郎的各路战友纷纷前来道贺,他兴高采烈地、大大方方地把一份贺礼~半袋面粉,全部贡献出来擀了面条,大家饱餐一顿。 新郎名叫罗荣桓,时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日后的十大元帅之一,此时年已35岁。其实他在家中曾有过一次婚姻。 家中发妻叫颜月娥,是父母在罗荣桓17岁正上初中时为他强行定下的一门亲事,意在能够拴住爱读书、志在四方的的儿子。 孝顺的罗荣桓只得同意,不过有个条件就是继续读书,后来他先后上了青岛大学与武昌中山大学。 插一句,罗荣桓是后来的十大元帅中,唯一在国内上过大学的人,被认为是学历最纯正的将军。 尽管颜月娥为罗荣桓生下一女,但罗荣桓铁了心要外出革命,离家追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后来又上了井冈山。 为了不耽误妻子的青春,罗荣桓果断地寄了一份离婚书,让她改嫁,他这样做也没有错。 革命是没有空闲去谈情说爱的,罗荣桓随红军一路长征奔波到了陕北,暂时安稳了下来,却猛然发现自己已35岁高龄,仍是单身。 这在当时的红军队伍中,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那时的罗瑞卿、肖劲光、张爱萍等红军将领,也都是单身汉。 而这其中罗荣桓年龄偏大,属资深单身,战友们纷纷为他着急起来。 这不,在年初许建国与刘桂兰的婚礼上,大家谈到了罗荣桓,纷纷表示咱们罗主任的事也真该考虑了。 罗荣桓足智多谋,战绩卓著,而且还一表人才,但这人平常比较严肃,比较老实(被毛泽东认为是最老实的人)。他不爱说话,所以一般的姑娘们尽管对他很有好感,但都不好接近,只能通过人来介绍了。 刘桂兰是个有心人,而且热情大方。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就义不容辞地充当了月老,给罗荣桓介绍了在中央党校的同学林月琴。 林月琴也是有过一次婚姻的。说来她是一位女中豪杰,出生于1914年,15岁便参加了革命,曾担任鄂豫皖边区特委儿童局局长。 她16岁参加红军,17岁任红四军妇女工兵营营长。在21岁时,林月琴随红四方面军两爬雪山,三过草地。 期间,她带领着一批童养媳和丫鬟出身的女战士,抬担架,运送粮食弹药,为战士们缝制衣服等,表现得非常顽强,为后勤做了大量工作。后来,她终于成功到达延安。 在长征之前,她曾和时任四方面军后勤部军需处处长的吴先恩恋爱并结婚。两人志同道合,携手长征路,相当恩爱。 长征结束后,林月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而在这之前,丈夫吴先恩在1936年11月,随红军西路军西征了。 不久,西路军遭遇失败,几近全军覆没,只有极少数人回到了延安,同时也带回了吴先恩牺牲的消息。 林月琴当时才23岁,还是花一样的年龄,她也很有学识,长相也十分俊秀,在延安也是偶像般的存在。 只不过她刚刚失去丈夫,情绪显得比较低落,令人望而却步,也不是谁都敢大胆追求的。 针对两位的种种特殊情况,这时,“红娘”刘桂香的作用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固然是为了罗荣桓考虑,但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林月琴迅速走出失爱的困境中,毕竟她还年轻,以后还有许多革命工作要做。 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罗荣桓和林月琴都是过来人,有相似的经历,而且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志趣,所以很快就互相打消了顾虑,他们第一次就“相谈甚欢”。 罗荣桓谈了他曾经被父母包办的原配颜月娥;林月琴也说了她的前夫吴先恩。双方不隐瞒自己的婚史,互相信任,都敞开了心扉。 自此,美丽的延河边,神秘的宝塔山上,山下的小树林里,都留下了这对恋人的足迹。他们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等,十分投缘。 于是林月琴就同偶像般存在的罗荣桓结为革命伉俪了。当时,二人的结合被所有人看好,被所有人祝福,当然也包括红军和党的领袖毛泽东在内。 婚后,罗林二人自然十分恩爱。但战争年代是不存在什么蜜月的,婚礼刚过数日,罗荣桓便奉命上前线了。 这时,令人尴尬的事情就出现了。罗荣桓前脚刚走,林月琴便碰上了世界级的麻烦事:他的前夫吴先恩回来了! 原来,吴先恩牺牲是误传。当时西路军溃败,死伤惨重,而吴先恩和几个战士奋勇杀敌,顽强突围成功。 后经过108天的奔波,遭遇千难万险,历经九死一生,孤身一人千里迢迢地回到了延安。 他回到延安时受到了战友们的热烈欢迎。因为之前据回到延安的西路军战士说,他已经牺牲了,他的回归被认为是一种奇迹,是一件英雄般的壮举,也足以证明他对革命的忠诚。 红军总司令朱德闻讯也赶来看望。他见吴先恩浑身满面都是尘土,头发胡子都是又长又乱,不免一阵难过,马上命人带他去洗澡、理发,并放出话来:“先恩是个好同志,他吃了很多苦,你们要多关照他。他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如今想来,当时朱老总对坎坷归来的吴先恩是多么大的礼遇:要什么,给什么。 但是,对于吴先恩来说,有一样东西是该不该要呢?若是要,怎么去要啊?还能不能要得回?这件东西就是爱情。哪怕这本来就属于吴先恩自己的。 战友与同志们也都很无奈,因为吴先恩的爱妻林月琴已经另嫁他人,而且是嫁给了德高望重的罗荣桓。这让林月琴怎么办?让罗荣桓如何面对? 关键,罗荣桓还比吴先恩的级别和知名度高得多,这让吴先恩本人如何处理? 吴先恩的回归,使林月琴猝不及防,也无疑让她和吴先恩、罗荣桓三人都陷入极为尴尬之地。 此时,作为首长,罗荣桓首先表现出了一种君子风度。他从战场上归来立即同吴先恩见面,同对方握手道歉,并希望他将林月琴重新接走,成全他们夫妻。 随后,罗荣桓还在家准备了酒菜,邀请吴先恩到家里吃饭。但警卫员连去请了两次,吴先恩都没有去。 吴先恩显然对这事耿耿于怀,尽管大家都有误会,但他真的是很不甘心。也难怪,这事搁谁身上不疙疙瘩瘩? 这事顿时陷入了僵局,大家正愁没法解决时,毛泽东亲自出面了。作为党和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考虑得更加全面和长远。 因为那时吴先恩是属于红四方面军的,罗荣桓则属红一方面军,而当时两军刚经历了长征中草地上的一些不愉快,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红军内部的团结,那么对当前的抗日局势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 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征询关键当事人的态度。于是毛泽东同志请林月琴来谈话。 面对大家尊敬的领导,林月琴是忐忑不安。没想到毛泽东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小林啊,中央是想让你自己拿主意,你的态度就是我们的态度。” 林月琴很是感动,组织上并没有命令让她必须怎么做,而是让她自己选择,但她还是有点为难。 毛泽东又接着说:“你去看看先恩吧,好好商量商量该怎么办。这样对你们三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也算是仁至义尽啊!” 林月琴思虑再三,最后还是听了毛泽东的话,鼓起勇气见了吴先恩。 这次林月琴做出了一个果断的选择。她说她从心底真的已经爱上了罗荣桓,真诚地请求吴先恩原谅她…… 毕竟吴先恩也是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了,此时,他展现出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磊磊胸怀。尽管有万般不舍,他还是大度地原谅了妻子,并祝林月琴和罗荣桓白首偕老…… 就这样,林月琴和吴先恩理智分手,挥泪而别...... 在林月琴的泪水中,有一半是愧疚,这确实对不住曾经携手的吴先恩;也有一半是感恩,万一吴先恩不理解,自己又怎么去面对深爱自己的罗荣桓? 此后的日子里,林月琴在战火纷飞中同罗荣桓不离不弃,两人在革命的道路上比翼齐飞,成就了一段令人称羡的爱情传奇…… 1955年,罗荣桓被授元帅军衔,而41岁的林月琴也被授为大校。她是当时所授43名校级女军官中唯一的大校。 文中另一位主人公吴先恩,在与林月琴和平分手后,毛泽东与其进行了一番长谈,他最后关切地问吴先恩:“你个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吴先恩只说了一句话:“我文化水平比较低,有机会的话,我想到学校学习。” 于是,数日后,吴先恩被组织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成了军政大学的第一期学员。 在此后的烽火岁月里,吴先恩曾任晋察冀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和政治委员等职。 他曾参与过赫赫有名的百团大战;他又担任过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等职,曾参与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建国后,他还未来得及休息一下,抗美援朝战役打响。当时洪学智将军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他上任后向中央提出了一个要求,点名要一个人,他就是吴先恩,可见其后勤管理能力是多么优秀。 抗美援朝结束后,吴先恩又担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等职。 1955年,在为开国元勋授勋时,吴先恩被授中将军衔。吴先恩中将当之无愧! 1987年11月1日,吴先恩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那么,吴先恩的爱情生活如何?他又结婚了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这么优秀的人,哪有女子不爱啊!吴先恩后来在抗战中与一位河北女子沙坚结婚。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吴先恩夫人沙坚长相很普通,但她看起来很善良,也应该很朴实很勤劳。 沙坚也是一位老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建国后,转业到国务院粮食部工作。二人育有三个孩子,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历史证明,对各方来讲,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当然也有人对这件事有些看法,但是我们不能过于苛刻。 首先,这是一个误会,是历史与客观因素造成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考量过去的爱情。在那个革命理想大于天,个人一切服从于革命需要的年代,爱情对于他们来讲,虽是必需品,但并不是第一位的。 如果他们也动不动为了爱而死去活来,什么也看不开,想不通,岂不成了平平淡淡的你我?何来革命人一说,革命焉能最后成功? 最后,我们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对于林月琴,一个女子本就生存不易,并且在事情发生后,无论选谁都会伤害到另一方。 当然,站在吴先恩的角度,这是一种不公平,是有失尊严与面子的一件事。 最后,还得称赞伟大领袖,是他及时出面并进行了合理处理,才给三人妥善解了围,化解了尴尬。 (完) 走过路过的朋友,请顺手点击下方名片,对本号进行关注,下期精彩不容错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