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秦始皇不能像刘邦一样,统一之后休养生息?

 where5 2022-06-27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因为秦始皇做不到。

这里说的做不到,无关乎秦始皇的个人能力,而是客观的历史条件没有达到,就算是把刘邦、文景二帝放到秦始皇那个位置,也一样做不到。

更何况刘邦其实也没有真正做到休养生息,真正实现休养生息的是文景、昭宣,为什么他们做到了,其实也无关乎文景、昭宣的能力,而是历史条件达到了。

那么这个历史条件是什么呢?

一,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二,皇帝实现了真正的中央集权

三,中央的权力彻底超越了地方的权力

这三个历史条件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一步一步实现的。

而休养生息也不是在这三个历史条件完全达成才开始的,而是几乎同时开始,并随着历史条件越来越成熟,休养生息的深度与效果也越来越震撼。

整个历史进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皇帝制度,实行郡县制。

第二阶段,秦末农民大起义,六国复辟,项羽再次实行分封制,建立了新的诸侯国。

第三阶段,楚汉相争,刘邦灭掉包括楚国在内的新兴诸侯国,坚持皇帝制度,再次实现统一,但是迫于形势,留下了异姓诸侯王这个隐患。

第三阶段,刘邦彻底铲除异姓诸侯王,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同样迫于形势,留下了同姓诸侯王这个隐患。

第四阶段,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几乎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第五阶段,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并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彻底实现大一统。

再结合汉朝休养生息的政策来看,汉帝国的休养生息政策,始于在第三阶段,也就是刘邦统一全国,即皇帝位之时,大成于昭宣二帝时期,也就是汉武帝彻底实现大一统之后。

下面着重说说秦始皇和刘邦的两个阶段。

秦始皇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

秦始皇其实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糊涂了,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中国,这是任何初中生都知道的历史事实,为什么不能算是真正统一呢?

其实,秦始皇只是做到了兼并六国,他的统一战争与他之前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站在秦国的视角,对于其他六国进行的兼并战争,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统一中国,而是为了灭掉六国,掠夺土地、人口与财富以充实秦国的实力。

因此,对于秦而言,统一只是战争的结果,兼并才是战争最初的出发点。

在灭掉六国之后,秦始皇才开始着手进行统一,基于此,他实行了一系列政策:

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皇帝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绝对权威;

收六国之兵,将六国豪强迁徙到关中,对六国宗室赶尽杀绝(事实上秦始皇并没能杀尽六国宗室),保证秦国对于其他六国的绝对优势,防止六国复辟。

郡县制,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权。

虽然秦始皇的这些政策,在后来被认为是他实现统一的有力佐证,但是,这些政策真正发挥效用,是在秦始皇死后的汉朝,因此才说秦始皇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

这也不能怪秦始皇,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的心情,就和当前的中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灭掉了美国、日本、北约等国家之后的心情一样,爽且迷茫。

秦始皇先是为自己创下的这不世之功而自豪,接着又为如何维持这种统治而绞尽脑汁。

这就导致秦始皇是作为一个开创者的角色来施行政策,既然是开创,就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在政策的执行上要么太急,要么太缓,只能在不断的试错中寻找正确的施政方向。

但是秦始皇的寿命有限,天下百姓的忍耐也有限,历史的客观条件也并没有给秦始皇太多试错的机会,至于休养生息,更是遥不可及。

综上,三个客观条件,秦始皇只做到了第二条,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中央集权,而“统一政策效果显现”与“中央凌驾于地方”的良好局面并没有真正实现,所以也就无法开始实行休养生息。

令人敬佩的是,秦始皇的很多尝试都选对了方向,后来的汉朝继续延续这些正确的政策;

令人遗憾的是,秦始皇并没能看到这些政策完全发挥作用,再加上自己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下的大错,最终导致秦二世而亡。

秦末混战,实质是统一战争的延续

众所周知,秦国灭亡于秦末农民大起义,但是秦末的混战,本质上是统一战争的延续。

最初,反秦的主力是陈胜吴广,和他们率领的由骊山徒组成的农民起义军。

而在章邯杀掉陈胜、灭掉张楚政权之后,与秦王朝作战的主力就已经从农民起义军,转变成了由六国贵族领导的反秦势力。

而六国贵族中,又以项梁、项羽最为耀眼。

戏剧性的是,最初陈胜吴广起义,喊出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个口号在农民起义军中很有力量,也很有号召力,但是在六国贵族眼里,这句话简直是大逆不道。

因为他们就是王侯将相的种,他们所做的事,就是为了维护王侯将相的种子,并希望这个种子生根发芽,继续恢复当初六国的繁华。

因此,他们抛弃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换成了“诛暴秦”的传统天命观,这个口号实在是毫无新意,当年商汤灭夏、周武灭商,用的都是这个口号。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历史选择了刘邦,让他化身为一把利剑,将六国的种子全部斩尽。

刘邦与他的部将,名义上属于楚国势力,但是他们对于楚国的归属感并不强,因为刘邦的出身太差、起点太低,各国反秦势力,要么是六国宗室、要么是六国贵族,唯有刘邦是泥腿子出身。

亭长,在这些公子、上将军的眼里,简直是连蝼蚁都不算。

因此,在秦王朝灭亡、刘项楚汉之争的历史阶段,刘邦的角色与当初的秦始皇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不被六国贵族所容,同样要彻底消灭六国残余势力。

这两个年龄相差无几的男人,最终为了同一个事业而耗尽余生,这个事业就是实现真正的统一。

与秦始皇灭六国类似,刘邦依靠功臣集团,灭掉了楚、魏、赵、齐等诸侯国

从上帝视角宏观看这段历史,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统一(秦始皇灭六国)——分裂(六国复辟亡秦)——统一(刘邦灭楚及其它诸侯)”的一个历史轮回,但是这个轮回是逐渐加强的。

刘邦在进行再次统一的过程中(及以后),为了回报追随他的功臣集团,也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然后又在自己的政权稳固之后,依靠以萧何、陈平为代表的文臣集团与新兴功臣集团,对以上异姓王进行“定点爆破”,最终在去世前,彻底铲除了异姓王。

同样,刘邦终其一生,也只是实现了比秦始皇更深层次的统一,依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异姓王虽灭,同姓王还在,而且权力更大,对中央的威胁更甚,因此也没有真正地去休养生息。

那真正的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呢?历史教科书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汉武帝大一统。

汉武帝不仅通过推恩令,彻底消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还分别从政治上(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经济上(盐铁官营)、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大一统,也正是由于汉武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他之后的汉昭帝、汉宣帝,才能轻松实现更深层次的休养生息,才能有了昭宣中兴的局面。

说了这么多,其实背后的逻辑只有一条——是历史创造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历史条件达到了,垂衣而天下治;历史条件达不到,呕血而不可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