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台前---释月照 、龚雄清风明月作品展开幕暨中华禅画院厦门分院开业仪式

 高楼文化 2022-06-27 发布于广东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禅师的偈颂流传了千载,至今仍闪耀着理智与明觉的光,跃动着文明碰撞、文化融合的脉搏。

禅,是滥觞于古印度而发扬于传统中国的一门思想学术和宗教实践,更是一种超脱物化生活的生存态度和方式。“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是它的特质;藉假修真,活泼泼地,是它的应用。“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无定象,随物现形;道不远人,不劳外求。禅学入华,从一开始就主动拥抱了中华文化,与后者相互理解借鉴,逐渐渗透进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禅不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成为我们省视自我的一种视角,安顿内心的一种修行。在中国的哲学宗教中有它,在中国的诗歌文学中有它,在中国的书法绘画中有它,在中国人的言谈声颏中都有它。

今日在厦门启幕的“明镜台前”画展两位作者之一的月照上人,数十年来致力于传承与光大禅画这一独具魅力的古老东方绘画艺术。禅画,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接受禅学,与之相融合的必然产物,它比传统文人画更能在深层次的心理和审美意义上把握、确立心物——天人关系的造型艺术。所谓“禅画”,就是画“禅”,用绘画形式吐露禅心、传达禅意、指示禅机。禅画给予人的审美愉悦与心灵抚慰是深妙超绝的,它形式不拘,境界深远,在中国艺术百花园中独占一席地。

月照上人既是一位现代禅学的杰出诠释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禅画大师,他在当代禅画艺术领域的成就如“月临万川,人所共仰”(评论家语)。他的作品常能带给人崇高而透彻的审美感悟,疗愈、滋养观者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题材以白描释、道、儒三教人物画为大宗,以充分刻画对象的心灵世界为旨趣,运用白描技法,通过线条的张弛、粗细、疏密等笔法来表现各种艺术形象,以细笔刻画表现人物,以阔笔皴染表现木石,画面具有披离错落、流丽潇洒的风格,力求完美地传达出禅画所独有的气韵生动、简净空明的天然妙境。上人的作品无论是从绘画语言,还是创作选材,或是意境内涵,都着意追求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带有鲜明禅学取向的传统笔墨形式,以期实现“画以载道”、“以艺弘道”的艺术功能。现代大学者季羡林先生曾在上人的一幅画作《西方接引图》上题识:“极乐世界,众生响往”,这寥寥八字,足可作为对禅画美学价值最洗练的概括。

“明镜台前”画展的另一位作者龚雄先生,出生于1942年,青年时期曾是一位全国知名的装潢设计师。几十年来,他潜心研习西洋古典人物画,遍临中国历代名家名画,并于21世纪初,自费赴美国学习著名风景画家鲍勃罗斯(Bob Ross)的油画刀技法,2015年在美国曼哈顿举办“历史长河中的中美友谊”油画个展,多年间被中外友人收藏的书画作品达2000余幅,堪称是一位高寿又高产的美术大师。

一僧一俗,一中一西,一长一少,两位在各自擅场的领域大放异彩的大师,只因知音幸逢,胜缘同结,于是决定携手举办这场“明镜台前——释月照、龚雄清风明月作品展”。展览的作品画科上跨越了国画、油画、书法,题材涵盖了圣贤、领袖、山水,风格包容了东方与西洋、古典与现代。作品与作品的双重跨界碰撞,构成了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

一如《展览前言》所云:“在中国传统水墨画语言与西方传统油画语言之间,存乎一种共同的生命力,来自此世看来千百种、又分明是一种的至真明悟。画外之理需由画而至,如指月之手非月,却教人见月。愿以此展,作观者眼中指月之手,透过山川草木、俗语禅言、万千世界面孔中的一隅,为求真修心之人叩门。”

“明镜台前——释月照 、龚雄清风明月作品展开幕暨中华禅画院厦门分院开业仪式”由中华禅画院、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月古云今(厦门)书画院有限公司承办,于2022年6月26日下午在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羲缘楼B馆艺年·艺术空间隆重举行。厦门南普陀寺首座圆智长老,厦门佛教协会副会长能元法师,莆田佛教协会副会长、囊山慈寿寺方丈常昊法师,著名画家林良丰先生、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海丝艺术品中心)总经理洪庆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陈文辉先生及夫人等各界嘉宾出席了开幕(开业)仪式。

月照上人代表在仪式上致辞,对在座来宾致以热忱欢迎,他说:疫情之年,我想,最大的免疫力,就是我们的信心!我和龚雄先生是跨界别、跨领域、跨年龄的两位艺术家,举办这场展览的初衷,就是想向大家传递对于我们道路、文化和抗疫胜利的信心。暂时的困难还没有过去,但我们拥有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艺术!我提倡“心灵与天地不二,艺术与生命为一”,希望藉这场展览,和大家分享这一理念。请大家走进展览,细细品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