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3》播到现在,愣是没浪起来。 赛制无聊,剪辑枯燥,假唱修音,主持拉胯… 相比前两季,这一季槽点一箩筐,吐都吐不完。 ![]() ![]() 《浪姐3》,愤怒的弹幕 差劲归差劲。 《浪姐》这档综艺,万变不离其宗—— 搞好剧本人设,娱乐流量至上。 ![]() ![]() 真人秀,只是一场表演性质的秀。 谁认真、谁共情,谁就输了。 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浪姐惯用的套路。 ![]() 一声姐妹大过天 秉承“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精神,《浪姐》拓展社交圈子,主打姐妹情谊。 前有张萌宣传自家公司,广发英雄帖,邀请姐姐演她家的戏。 后有宁静豪送黑绷带、美容仪,豪华奢侈,彰显社会大姐大之风范。 化用郭巨人的警世名言,这就是: “没有物质与地位的友谊只是虚弱的幌子,被风一吹,甚至不用风吹,缓慢走动几步就是一盘散沙。” 姐妹万岁,友谊万岁,赚钱万岁。 ![]() 节目组利用真假塑料姐妹情,人为制造不少料。 譬如。 在成为“国外最火中国女明星佳霏”之前,孟佳、王霏霏二人在《浪姐》演绎一段“我成团,她却没有”的人间离别悲剧。 这场悲剧,离不开节目组的费尽心机。 ![]() 作为顶级女团“miss A”的成员,孟佳、王霏霏的业务能力没话说。 此番参加浪姐,主要是心怀一个不灭的女团梦。 姐妹重新成团出道,岂不快哉。 ![]() ![]() 但是,出于节目效果的考虑,孟佳连续三次公演票数垫底。 在兼顾团队秀与单人秀的情况下,她竟然在第三场公演被无情淘汰。 这个结果,令所有人震惊。 ![]() ![]() 好姐妹王霏霏得知这个消息,犹如被雷劈中。 她转身蹲下,嚎啕大哭。 “为什么啊?为什么?她真的很优秀,我气为什么没有看到她的好。” 撕心裂肺的哭,感动了姐姐,也感染了观众。 ![]() ![]() 这还不算完。 浪姐成团之夜,节目组再拿这对姐妹下手。 复活的孟佳第3名出道,王霏霏意外未成团。 ![]() ![]() 一边,王霏霏意难平,故装坚强。 另一边,孟佳抱着奖杯,痛哭流涕。 看到此番姐妹煎熬的场景,节目组露出了得意的笑。 ![]() ![]() 来到《浪姐3》,节目组故技重施。 这次,它准备拿twins下手。 节目人员问阿娇,为何参加这档综艺。 阿娇直爽回答,“阿Sa来,我就来。她不来,我就不来。” 节目人员问阿sa,是否想过两人要分开。 阿sa明白用意,“大家应该也想看我们自己比拼吧,我们做好心理准备了。” ![]() ![]() 打完预防针,节目组开始动手了。 连续两次公演分组,阿娇和阿sa都不在同一组。 尽管阿娇特别想跟阿sa在二公合体,也无计可施。 twins姐妹“互斗”,好戏一场接一场。 ![]() ![]() ![]() 真姐妹尚且如此,临时姐妹更难逃魔爪。 一公,薛凯琪、张天爱、郭采洁、赵梦,四人组队。 她们配合很默契,玩得很开心。 套用张天爱的话: “我们几个人就像是这一家的兄弟姐妹,跟她们3个人一起,是能够把很多快乐,有时间去分享给予给朋友。” ![]() ![]() 二公面临同盟重组,为了姐妹不分离,薛凯琪、张天爱、郭采洁坚持选择赵梦。 甚至,她们还拒绝了那英的邀请。 计划扭不过规则。 最终,张天爱被孤零零地落下,亲眼瞅着薛凯琪、郭采洁、赵梦三人团聚。 她,流下了深沉的泪水。 这种“生死离别”的戏码,屡试不爽。 ![]() ![]() ![]() 黑红也是红 黑红皆流量,只能红就行。 对无名无姓的十八线艺人来说,这是一条快速成名、占据流量话题的歪门邪道。 《浪姐》的姐姐们,地位悬殊,人气也有高低之分。 弱势的一方,自然会考虑黑红路线。 想方设法地冒头,争取更多的曝光机会。 ![]() 要想镜头多,就要会造话题。 尤其剑拔弩张的抓马戏,贼有看点。 不仅节目组喜欢,而且吃瓜观众爱看。 唯一的代价是,她背上黑红的骂名,好人人设一去不复还。 ![]() 陈小纭,靠着《如懿传》名气渐长。 剧中,她饰演忠诚不二的贴身侍婢惢心。 此人聪明伶俐、察言观色、不卖主求荣,深受如懿赏识。 只可惜。 这道白月光在《浪姐》变成了茶艺大师。 ![]() ![]() 《如懿传》 公演选歌,容祖儿团队不幸拿到了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 这歌经典走心,特别难唱,连那英都不敢要。 ![]() ![]() 因为不好唱,所以在组内分歌选段的时候,需要从整体的完成度上来选词。 可是,陈小纭不顾整体性,率先举手,抢地盘。 “我觉得A是简单的,我想唱A。” ![]() ![]() 开头第一句,非常难。 这不关乎音准,而是情绪的铺垫。 一旦开头打不好,这首歌就白瞎了。 作为一位发过30张专辑、举办150多场巡回演唱会、12次获得《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11次获得《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女歌手金奖的专业歌手, 容祖儿委婉地建议她:“我觉得A要唱出韵味。” 但,陈小纭吃了秤砣铁了心。 “我觉得我做到,因为其实就像你说的,它其实就是一种叙事和状态,我觉得我们身为演员,更可以把那个状态表达出来。” ![]() ![]() ![]() 双方争执不下。 容祖儿只好听从音乐总监刘卓的建议,让大家现场唱一下自己的那一段。 陈小纭偏偏不干,认为容祖儿在故意刁难,让她丢人。 “你给我点时间把,可以吗? 你现在让我感受,我唱不好。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定要逼我唱这个,在这么多人面前。” ![]() ![]() 看着陈小纭梨花带雨,容祖儿百口莫辩,只能低身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 ![]() 不得不佩服,这手段真是高! 会哭会闹,抓马拉满,选段拿到手,镜头还足足的。 唯一的牺牲就是,她积累多年的好感,全部败光。 如今提到陈小纭,大多数人只记得她咋作妖的。 ![]() 无独有偶。 《浪姐3》也设计了一位茶艺大师,某某子女士。 人虽不红,就是爱蹭。 “想红”二字,早已写在脸上。 ![]() ![]() 红毯晕倒一事,只能当事人清楚真相。 为了出镜,她准备了各种招数。 第一招:“我可爱至极”。 采访环节,她主动提自己犯蠢,选了假花。 工作人员没听懂意思,她反倒假装很意外。 努力解释一番,还给自己下一个定义: “我是世界上最奇葩最搞笑的人,我可爱至极。” ![]() ![]() 更过分的是,她撂下一句狠话:“你千万不要给我剪进去。” 姐妹,这潜台词过于明显,真把大家当傻子啊。 表面:千万别剪进去。 实际:千万要剪进去。 ![]() ![]() 第二招:我太虎了。 分组结束,姐姐按团队坐在一起。 她径直走到阿Sa身边,用质疑的口吻问,“你加入我们团了吗?” 这妹子喝大了?胡讲啥呢? “阿娇在那边!”阿Sa一脸懵逼,翻了个白眼。 ![]() ![]() “你俩太像了,我给她道歉,这部分不要播上去。对不起阿娇,我真的太虎了。” 她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 ![]() ![]() 看到这段,我被尴尬到了。 阿娇阿sa很像吗?阿娇阿sa很像吗??阿娇阿sa很像吗??? 眼神不好,就麻烦返场重做,好不好! ![]() 第三招:阿娇太直。 后台训练,阿娇指出她的问题,“你的眼神也太死了吧,你不要这么死板。” 一句忠言逆耳,竟惹了小公主。 人家耿耿于怀了一整天。 ![]() ![]() 返回别墅寝室的路上,她对阿娇发难。 “你是平时跟朋友说话也是这种方式?对不对,直给的方式。” 阿娇顿时无语,一言不发。 ![]() ![]() 为了缓和气氛,宁静赶紧出来打圆场。 这场碰瓷,最终以阿娇道歉收场。 ![]() ![]() 把没礼貌当直爽,沉醉“太虎”的人设无法自拔。 喂,“可爱虎虎”的小公举。 你没事吧?要不来颗溜溜梅? ![]() ![]() 浪姐变味了 套路的尽头,是变质。 作为一档女团竞演真人秀,《浪姐》一直高调标榜女性不应被年龄定义。 遗憾啊,口号很响,路却走偏了。 第一季,姐姐们为舞台拼命,为女团梦而努力。 第二季开始,节目开始弱化竞争,将竞演变成文艺汇演。 特别是,第三季。 没了成团见证人、女团经理人、女团总顾问之类的虚职。 连“姐姐”两个字,都从节目名称里划掉。 这或许也昭示,它失去初心,拥抱了更平庸。 ![]() ![]() 如今,《浪姐》不再是浪姐,而是退休养老院团建。 所谓的成团,无非是组团旅游,再来一场非正式解散。 毕竟,人人都是姐。 她们都是腕儿,都很忙呢。 ![]() 浪姐衍生综艺 追浪姐追到现在,我一集不落。 渐渐地,我开始认同来自豆瓣网友的一则评语。 “当那英和宁静在那儿指点江山的时候,《浪姐》呈现出了鲜明的话语权力结构。江湖格局已固化,小虾米们再无大风浪。” 你呢?还在追浪姐吗?还是浪花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