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山东刘福新 2022-06-27 发布于山东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刘福新

 

敝文第九集和第十一集都是说得扬州东关街。不可否认,东关街是扬州最热门的旅游区域之一。不过,现在我要说的是:东关街的繁华并非只是现代,早在唐代,这里就曾“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

本文现在要发的博文是与扬州东关街紧密相连的。东关街的尽头有一座威武的城楼,这就是坐落在东关街东面的东门城楼。这座城楼虽系新建,但其位置却自唐宋起就一直未变的。东门遗址紧挨着大运河,述说着唐代一来扬州城的悠悠岁月、离合悲欢。东关城楼下就是东门遗址,如今,这些扬州城留下的残垣断壁和绵延的城墙遗址,都静静地沉睡在钢化玻璃的保护之下,上面长满了青苔绿草。东门遗址目前主要发掘出的有南宋初期的瓮城、便门、露道、城壕等遗迹,以及北宋的出城露道等。

  从城门的规格来看,与此前报道的西门、北门形制相仿,瓮城、城壕等遗迹的出土,展现着宋代扬州军事重镇的地位,以及当时剑拔弩张的国情。北至漕河路,南到南通路,西到来鹤桥,东至古运河……宋大城几处城门的发现,勾勒出了宋代扬州城的轮廓。据历史资料,宋代扬州城的规模仅是唐城的一半罢了。所以,绝不能低估了古代扬州城的规模建制。

  东关城门楼外边有一个东门遗址广场,这个东门遗址广场还重建了古炮台、仿吊桥、宋井亭等遗迹,是想重现宋代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的雄姿。

    烽火岁月,这个城门楼由于战争形势,成为南宋年间的城壕、堡垒,成为宋大城结构最复杂城门。

  北宋天禧二年(1018),江淮发运使贾宗开凿扬州城南运河,从黄金坝向南绕城至文峰塔,这使得东关门前的渡口人声鼎沸。

  南宋年间,扬州处于抗金的前沿阵地。建炎年间,宋高宗赵构命江东制置使吕颐浩、知州郭棣改筑的宋大城,按“行在”与军事要塞的格局行事。宋大城寓于唐城的东南角,面积也只有唐城的一半。

  如今的东门遗址,基本上属于南宋,但它又是唐朝开始建设的、五代甚至北宋都不断修缮过。作为前线重镇,南宋扬州的东门,修建得比唐、五代、北宋任何一个时期都精心得多。虽然原有形制没有太大变化,但城防设施明显进行了全面加固。不仅如此,东门还增修了内外瓮城、城壕、壕桥等。根据考古发现,南宋时在东门与运河连接处修筑了岛状堡垒,还在运河对岸砌有敌台,构建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作为抗敌前线,东门也与西门一样筑有瓮城,不过根据发掘结果并结合文献来看,瓮城在元代末年被彻底毁弃,即元代基本沿用了南宋时期瓮城,但封闭了城壕两端的水口并在城壕内修建有小型建筑。

  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宋大城4座主要城门来看,虽然其始建年代不一,形制也各有千秋,但都依据地势,巧妙地利用地势的差异,完善了城防。唐宋城东门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扬州城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揭露出的遗迹现象表明,东门是四座城门中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这对于研究扬州城市建设和城市布局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印证了《嘉靖维扬志·宋大城图》中关于东门的有关记载。

 

    因京杭大运河而兴起的扬州城有众多渡口。东关渡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渡口临近扬州城东城门和当年最繁华的城市干道东关街。现在此处开辟为一处旅游景点,附近有扬州城东门遗址,不时还能看到龙船从运河上经过,是扬州旅行的必到之处。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因域内官河水浅淤塞,阻滞漕运,盐铁转运使王播开七里港河,绕扬州罗城城南、城东,此处始为东城门外主要渡口。元末,城毁。明嘉靖年间在扬州旧城东侧建新城,设城门七,东曰利津门,俗称东关。江北客商到扬州大多从东关进出,东关便成了盐运、漕运繁华的见证。民国年间建城区东至凹字街,从仙女庙、万福桥、凹字街一带进入扬州均从东关摆渡。1951年拆除城墙,包括东关城门,但渡口直到20世纪末仍在使用。2004年12月“东关古渡——古运河风光带”被评为新扬州十景之一。

    扬州运河文化距今有1200年历史。自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成为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历经千年积淀,运河古渡和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唐代,扬州有“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生了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 这也充分地说明了大运河漕运与当地经济繁华的紧密关系。

     11月25日,天气阴冷,天上还时不时地降下“潵巴拉子”,我漫步在东关古渡,驻足在依河而建的牌坊下,运河依然潮起潮落,依然静静地流淌,只是昔日商贾云集樯帆如林的盛景已了无踪影,只有这古渡对面那早已埋没的古城墙,还依稀忆起当年盛况。

     我拍着,想着,下来了一男一女,接着,又下来了好几位,于是我开始与他们侃起来——当然,所侃的内容不可能是历史,仅仅是想给他们合影就是了。这儿的历史太多太多,一句两句又怎么说得清?给了他们一张名片,我希望这几位帅哥美女能走到这儿与我再次会晤,我觉得在博客里聊天更有意味。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走出城门楼后,拍的第一幅图片。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站在城楼东边(外边)拍宋代东关城楼。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通过城楼门洞拍东关景物人物。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4、扬州盛于晚唐,东门的历史也要从晚唐说起。据悉,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大批难民逃至江南,扬州城市人口迅速膨胀,达到50万人,城市规模仅次长安、洛阳,居全国第三。唐建中四年(783),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在蜀冈上下建子城与罗城,使扬州形成“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格局。考古专家介绍,东门曾与东水门相依,其位置大体在今古邗沟之南。

“这条横贯罗城东西的大街,在驿桥处与南北向沿官河岸的另一条'十里长街’交会,成为唐代扬州城中最为繁华的代表——东关街。”考古专家介绍,这里的“官河”正是汶河。“唐时城内官河横贯而过,江潮之水能够进入扬州城内,所以有了'扬州郭里暮潮生’的诗句。”

   东关街的繁华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但是其“相貌”却与现在完全不同。据悉,唐代东关街上有许多桥,唐诗中“入郭登桥出郭船”“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说的都是当时东关街一带的情景。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5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6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7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8、有体育锻炼者,但从着装来看,是扬州比较冷的日子了。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9、“东关古渡”。

     东门对面有个古渡,在古时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渡口。由于漕运发达,紧靠渡口的东门曾为宋代最繁华的城门之一,它也见证着扬州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兴衰。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0、如今,东门旁再添马可·波罗纪念馆,继续讲述着元代扬州城的故事。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1、又见一群大学生过来了。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2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3、给这位女大学生专拍,很可惜,忘记询问姓名了。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4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5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6、“世界遗产”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7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8、唐代扬州是国际性大都市,是海上、陆地丝绸之路的交汇处。东关的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波斯、大食、日本、韩国的商船,外国人往来如织。唐代,东关街上邸店林立,而邸店是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这也意味着,唐代的东关街也与今天一样,店铺林立,商业发达。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9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0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2、因京杭大运河而兴起的扬州城有众多渡口。东关渡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渡口临近扬州城东城门和当年最繁华的城市干道东关街。现在此处开辟为一处旅游景点,附近有扬州城东门遗址,不时还能看到龙船从运河上经过,是扬州旅行的必到之处。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3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4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5、 2015年11月25日,天气阴冷,天上还时不时地降下“潵巴拉子”,我漫步在东关古渡,驻足在依河而建的牌坊下,运河依然潮起潮落,依然静静地流淌,只是昔日商贾云集樯帆如林的盛景已了无踪影,只有这古渡对面那早已埋没的古城墙,还依稀忆起当年盛况。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6、我拍着,想着,下来了一男一女。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7、帅哥谦虚,那就只给这位美女拍了。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8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9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0、接着,又下来了好几位,于是我开始与他们侃起来——当然,所侃的内容不可能是历史,仅仅是想给他们合影就是了。这儿的历史太多太多,一句两句又怎么说得清?给了他们一张名片,我希望这几位帅哥美女能走到这儿与我再次会晤,我觉得在博客里聊天更有意味。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1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2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3、既然到了这儿,我岂能不拍片子?!

  属于“自拍  10秒  遥控”。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4、这一幅拍得“如此狰狞”?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5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6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7、东门遗址说明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8、东关城门楼外边有一个东门遗址广场,广场的南边有个杨公馆。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39、东关城门楼外边的东门遗址广场上,有“宋代东门城楼”的介绍。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40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41、说明:这幅图片及以下图片是复制粘贴于上一篇博文里的图片109——112。上一篇的图片太多了,再说,放到这里更合适。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42、古城门底下被保护起来了,很好!

    东关城楼下就是东门遗址,如今,这些扬州城留下的残垣断壁和绵延的城墙遗址,都静静地沉睡在钢化玻璃的保护之下,上面长满了青苔绿草。东门遗址目前主要发掘出的有南宋初期的瓮城、便门、露道、城壕等遗迹,以及北宋的出城露道等。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43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44、城门历史

  始建于晚唐,与水门相依,见证晚唐扬州的繁华热闹。

  据记载,唐时东关街上有绸缎店、珠宝店、茶叶店、盐号、瓷器店、家具店,最多的是铜镜店。而当时酒楼食肆更多,还有卖“胡饼”的外餐馆。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徜徉于其间,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附:翻拍的电子地图2幅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1

 



扬州之旅(十二)宋代东关城楼·东关古渡               2



 

 歌曲:京杭大运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