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现在,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思想上的崛起,不论男女,对自我感受、文化思想的思考越来越趋于独立。 ![]() 同时,打破传统便成了思想认知方面的最常见行为,因为传统的东西未必就是正确的。但因此而产生的新旧对抗则不能避免,所谓思想沟壑恰恰就表现于此。 在英国王室,几乎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对“贵族”这一身份的认知。 ![]() 从传统思想中,贵族们总自以为是,总具有天然的优越感,而且,特别喜欢将男女关系上的混乱视为一种生活常态。 为此,查尔斯王储曾对着戴安娜大声抗议过:“你休想让我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情人的威尔士亲王!” ![]() 这就是一种思想上的传统,以拥有情人为傲。 而且,对于王室的很多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合乎情理合乎身份的事情。比如英国女王,以及她的母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王与自己的母亲都没办法理解:为什么戴安娜对查尔斯拥有卡米拉这件事如此耿耿于怀? ![]() 在《女王母亲:国家的祖母》这部纪录片中,就表达了王太后对于戴安娜的不理解:查尔斯为什么不能在与戴安妇婚姻继续的情况下找卡米拉做情妇? 这就是新旧思想的碰撞吧?戴安娜不是容不下卡米拉,而是容不下任何一个查尔斯的情人,在她年轻的思想中,早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 这种意思不是王太后所能理解的,而女王一度也没办法理解。正因为如此,她们的婚姻一直保持着多人同行的状态。 有人说王太后嫁的是国王,所以她在当时那种传统之下,必须要接受丈夫后宫“百花盛开”的现实。 ![]() 但事实上,乔治六世既不是传统的国王,也不是从出生便拥有国王之冠的人。 而且,从欧洲王室的历史上来看,国王也不能三妻四妾的现象由来已久,这是宗教思想的影响,神权大于王权,一夫一妻制是人们保持对神权尊重的最大“付出”。 但古老、传统的思维却不会让贵族成为一个思想上的虔诚教徒,他们暗中寻找情人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 ![]() 乔治六世对王太后非常喜爱,当初为了得到她,曾经几次求婚,在母亲的帮助下才得到这个美丽又有能力的妻子。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拥有情人,从做王子的时候开始,乔治六世就喜欢上一个勋爵夫人,为了能够与其见面,甚至还要求助哥哥带自己去聚会。 ![]() 后来,乔治五世为了切断儿子对那位夫人的爱恋,只好拿出约克公爵的头衔来诱惑他:只要你放弃与情人的关系,就给你公爵的头衔。 对于此,英国历史研究专家们都了解: “当时,皇室里有很多人都知道乔治(乔治六世)与拉夫堡夫人的事”。 ![]() 你看,王太后从没与丈夫相识的时候开始,便已经承受了丈夫与有夫之妇的恋情。 而这仅仅是他婚姻中的情人之一,包括成为国王之后,他从来没觉对忠诚于王太后一个人过。 女演员Evelyn Laye就是乔治六世的情人之一,他在婚姻内与这位女演员长期保持关系。 ![]() 王太后则为了达成生活上的平衡,最后与女演员成为了“朋友”。 包括自己身边的侍女与丈夫有染这件事,王太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丈夫压力太大了,拥有这样的事可以让他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 这如果就是旧思想的话,显然女王也被洗脑了。 嫁给菲利普亲王,与他牵手70多年,成就外界童话般的婚姻形象的女王,实际从来都是一地鸡毛。 ![]() 菲利普亲王有没有情人,又有过多少情人,恐怕今天还不容易确定,但他热爱与女性在一起,与她们暧昧、调情。 甚至,有传闻菲利普亲王有一个专门的俱乐部,里面经常会举办脱衣表演。这样的亲王如果说是一个在爱情上只忠于女王的丈夫,你会相信吗? ![]() 想起了菲得普亲王去世时的事情,当时疫情严重,参加葬礼的人员名单不得一缩再缩。可是,在总计30人的人员名单中,人们却看到了一个叫彭尼·罗姆塞的名字。 ![]() 没错,当年女王痛失胞妹的时候,菲利普亲王正与这位叫彭尼的女子一起游车河,致使女王人生难得一怒:必须断绝与其他女子的亲密关系。 ![]() 这是对婚姻忠诚与否的抗议吗?显然女王的愤怒并不管什么用,丈夫不但至死都与彭尼保持着暧昧的关系,最后连她自己也接受了这个女人的存在。 如果这就是王室婚姻现实的话,王太后与女王确实没办法理解戴安娜。 ![]() 一个卡米拉又算什么呢?不过是男人在婚姻中的一个“玩物”而已。 这到底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麻痹,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甘于命运的选择?想来只有她们自己才清楚。 ![]() 不要讲什么对错,老一辈的传统在她们心里生了根,发了芽,认为男人找个情人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成熟”起来,抛开不切实际的童话式爱情追求就够了。 错得离谱!戴安娜无法接受这种传统。 ![]() 婚姻之内应该是双方相互忠实的,不论是卡米拉还是任何女子,都不应该出现在两个人的婚姻之内,“三个人的婚姻太挤”。 为此,戴安娜只能做王太后与女王所不理解的那个人,与查尔斯不断地互撕,不断地冲突。 最终,她丢掉了王室身份,失去了婚姻。 ![]() 戴安娜终究没有成为王太后与女王希望的那个王室女人,“应该学会长大”,不再是戴安娜那个时代委曲求全的生活方式,自我、独立才是她对王室展现的魅力。 其实,直到今天依旧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戴安娜能保持对卡米拉视而不见,那就可以一直保持自己威尔士王妃的身份,想要与王室的传统对抗,是她太天真了。 ![]() 可这天真却如此可贵,如同一种蒙昧之初的觉醒,为了让自己真正成为新时代的那个人,戴安娜选择了付出所有。 假如这也是女性对独立的一种追求,她做得真的很好。 |
|
来自: 用户cch17005 > 《各國王室及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