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父亲墓道前的沉吟 2022年第57期(总778期)

 文化安顺 2022-06-27 发布于贵州

父亲墓道前的沉吟

王家武

“情系屯堡得山水,福荫子孙传诗书。”这是我为家父墓碑上撰写的对联。

2010年6月30日傍晚,屯堡文化的虔诚守望者——王厚福——我的父亲,静静地合上了双眼,享年80岁!逝后葬于九溪河畔,头枕青山足涉绿水,超然物外遗世长眠,仍守着九溪这方安身立命之所、望屯堡人未来发展之天!用一个守望者的名称为他定位是再合适不过了!

家父致力于屯堡文化实非偶然。

远眺九溪村 吴忠贤 提供

九溪王家世代耕读,家境贫寒,虽无仕者,书香久传。家父幼不聪慧,五岁方能言,少时一边读书习字,一边与长兄用谷壳、香樟、柏枝树叶做成蚊香到集市上卖,以资家用。但成绩属优,以语文见长,上到初小五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跟着祖父学画七月半用来供奉祖上的“牌位”,内容大多是二十四孝等民间传说和经典的历史故事,这也为后来编印地戏谱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祖父过早离世,只留下几本字迹劲朗的家谱,记有曾祖父遗训:“抱清贫之旨,视富贵如浮云,有太白雅度,具仲连遗风。”家父赶过马车下贵阳,却做不成生意,字写得稳健,却不能宣传自己,特别是算盘能够盲打且又快又准,业务能力也算出众,然而从税务所、到二铺区公所、马场乡党委,仕途屡屡受挫,最后回归九溪做一名大队会计,除了处事不善见子打子、言谈不会拍马迎合,大概也和家谱中遗训不无关系。
   王厚福在刻地戏谱后接受记者采访  王家武 提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神州大地春潮澎湃,到处春意盎然,农村物质上的发展,群众对文化的诉求更加迫切,唤醒了九溪这个曾经“只比安平少三人”的繁华村落的文化记忆,地戏这种广泛流传于安顺村庄的传统戏种,在村民自发组织下重新悄然兴起,但此前地戏剧本已大多散失。年过不惑的家父相约儿时好友刘继超先生,根据各村不同的戏目,凭借良好的记性和扎实的文化功底,一连三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用蝇头小楷编写在白纸上,又刻于蜡纸油印成册,分发给地戏演员,其中《楚汉相争》和《精忠岳传》等大型地戏谱都是家父在细读相关演义文献后,历时半年之久编修而成,虽非披阅三载,增删五次还是有的。与此同时,农村妇女佛堂念的佛歌,老人离世后唱的孝歌,以及各种花灯调也应需求而编印成册,多本劝世文如《有党领导好处大》《弟兄分家》等“世事新编”,更是把时代性和民族性有效融合,七言成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使唱书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具有新的内涵,在宣传忠孝仁义同时,也在推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记得,每当秋收过去还未入冬,九溪老协会昏黄的灯光里,老人们把长长的烟袋伸到火红的炉子上,深深吸一口旱烟,喝一杯又浓又涩的煤山茶,常常是家父起个头,然后你一段我一段,唱不尽的英雄传奇,讲不完的才子诗话,在家国情怀里透视家长里短,唱的人为将为帅、慷慨激昂,听的愁肠顿解、心结打开,烦心事、纠心事也随九溪河水付之东流。

王氏族谱 王家武 提供

这些略显粗糙却又倾注心血的油印说唱本,最初是以一种躲躲藏藏的方式,慢慢散布各地。家父在一些小唱书的末尾,用更小一号的字体刻上:“祖籍太原后入黔,耕读传家数百年。若问唱本刻印者,二铺九溪大河边。”正是这几句不起眼的文字,架起了九溪与外界联系的桥梁,1982年画家沈福馨老师最先发现并进入九溪找到家父调研采访,撰写了第一篇地戏论文《安顺地戏和地戏脸子》发表,各地文化学者也纷至沓来,继而一些有关研究九溪的文章在《国家地理》等重要杂志刊发,掀起了屯堡文化研究热潮。家父热情接待了包括王春光教授、文化学者戴明贤老师等,乐此不疲讲述着村里的掌故、屯堡的传说,不遗余力宣传屯堡。从1980年到1994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家父先后整理了包括《投唐》《薛刚反唐》《罗通扫北》、创作《说岳全传》等十几部地戏谱,共二百余万字。台湾出版的《贵州安顺地区地戏调查报告集》称他是屯堡地区“比较突出的一个民间艺人”,还说他的作品“用韵多变,文字优美,…兼说唱功能,是中国演义小说产生于民间说唱的原始依据。”

九溪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协会负责人(左一王厚福、左二宋修文、左三张寿齐、右一牟仕国) 王家武 提供
上世纪九十年代,家父已过花甲之年,不再编写地戏唱本,转而热心于九溪发展,为了宣传屯堡文化,他与老协会几名负责同志四处奔走,带头并组织发动村民自愿捐款,有了村级文化活动基金,为节约有限的资金办好村集体活动,进城办公时不肯吃一碗当时只值三元的粉面,而去啃难以下咽的干馒头,至今仍为佳话被九溪村民所铭记。1997年,家父建议恢复九溪正月初九抬汪公传统文化活动,参与组织当年大型迎春活动,游人塞巷、车流不前;同年创办首届“河灯节”,七月半那天,九溪灯火闪耀、灿若银河。组织2000年在安顺市区声势浩大的“屯堡九溪安顺”大拜年活动,成功举办屯堡佛教盛会的“过河会”,家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溪呈现出空前的团结。2003年在九溪举办的贵州安顺第一届旅游油菜花节·屯堡文化周,不少新闻界和外国友人慕名而来,在充满民族特色各种文化活动中,感触到屯堡文化的魅力,九溪也由此获得“屯堡第一村”的美誉。

九溪大堡宋家院老宅福字墙 吴忠贤 提供

2006年,经历一场权力和文化的对抗后,年轻一代的商业精英闪亮登场,他们习惯用商业的视角和手段来对待文化发展,没有奉献精神内核凝聚的村庄变成一盘散沙,经历一次次的村民选举闹剧后,九溪像掉进大山深处的狭谷,看得到光明和希望却找不到出口,屡屡错过发展良机。家父此时不再担任老协会负责人,听闻有村民向摄影记者索要肖像“钱”而扼腕长叹,对比旧州、天龙、本寨一个个屯堡村寨飞速发展而九溪的无所作为而伤心不已,甚至以普通农民的身份向全国人大、政协实名写信反映村有关情况,其正直不阿、不计得失之心可见。

他又重新回到收集整理屯堡民俗民风的资料上来。长期烟不离手使之患上支气管扩张,加上又添带状疱症疼痛异常,尚未治愈又突发脑梗,几经住院治疗,精神大不如前,再也不能长时伏案,但坚持为群众义务写春联,尤其是撰写祭文需要较大精力,握笔的手颤抖得厉害,站立一会又必须坐下休息,每每要先到村卫生室输液才能坚持,完成一篇祭文要花上两三天,就得输两三天的液,尽管如此费力但分文不取,晚年共写三百余篇。村民认为他撰写的祭文熟悉逝者生平、符合实际,语言朴实、评价客观,往往读来情真意切、感人泪下。再次脑梗发病后虽救治及时但口齿不清,仍将自己编写的屯堡人文历史资料自费打印赠给需求者。每次我回去不谈身体不论家人,挂在嘴上的都是屯堡的那些事。后来病重,家父自知时日无多,打开老书柜,找到一袋书,有曾祖父编写的线装师范教材和祖父修撰家谱,也有现代印刷的屯堡资料和记载有他的报刊杂志。他轻轻抚摸着封皮,一本一本交到我手上,要我一定保存好,又选出其中两本嘱我转“地戏教授”顾之渊,此时脑干萎缩的他,脉搏与屯堡是相通的!

我记不清先父念的开财门“四句”,也没见到他哭读祭文时做“大宾”的模样,他虽一直积极推动屯堡文化发展,却很少从幕后走到前台,与屯堡商业化保持适当的距离。他性格倔强又缺乏变通,注定很难成为浮华世界的风云人物,但关心家乡、热爱文化的那份心那份爱始终不变。他一生从事编写却从未给自己写下一篇文字,临终前张口欲言,大概是想对我说,在他走之后,经历世事变迁、辗转流徙不再回乡定居的我,能否会不计进退,不求名利,做个屯堡文化的守望者?

九溪村小堡同兴巷  吴忠贤  提供

从邢江河边到新寨坡,要经过一段泥泞的路,这一路走得很艰难。我在想,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是不是需要这样平凡的守望者,他们自觉传承民族的、家族的文化内涵,虔诚地守护着心灵中那片精神的乐土、简单的幸福。我也在想,是不是商业文化的介入,发展过程重于形而轻于本,急于利而求于成,不知不觉中异化了屯堡文化,加之狭隘的区域意识,不能有效吸取其它屯堡村落的优秀文化因子,九溪这个虽有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的村庄,才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我是愧对家父的。十二年来,家父墓前两株苍翠的塔柏长得顶天立地,而我还是那个脚踏实地的我,一直努力去做、尽力去守,生活给了我很多的暖,也给了我很多的痛,没发展成官贵也没有成为盗贼,与文字保持联系,做一个离群索居简静的人,终究与屯堡文化渐行渐远,远远低于家父期望的高度。

但我坚信,我不会叛逃。


· 作者简介

王家武生于九溪村,文字工作者,在报刊发表散文多篇,安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安顺市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