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玫瑰季节】手风琴的爱恋

 昵称UJ4XeBR9 2022-06-27 发布于新疆

在我的家乡,团机关大院的北侧,有一个独立的小院,从外观上看它和别的农家小院没什么区别,砖砌的围墙,红色的屋顶,可是,一旦你走近,欢快的手风琴声弹奏出很多经典的老歌一下子就把你带到了过去久远的年代。推开院门,院子正中间石头雕刻成的一个巨大的手风琴就会攫取你的眼球,你还会看到一群老人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拉手风琴的老年男子在院子里载歌载舞,流动的音乐和着翩翩起舞的人群,这是一幅多么热闹和谐的场景啊!这里就是我们团有名的退休老师王文学的小院。

别看王老师现在背有点驼,走起路来像打摆子,左摇右晃,他年轻的时候可真是一个大帅哥,1米78的个子,皮肤白皙,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很多女孩子都暗恋他。听家乡的老人们说,他读大学时正赶上文革,为逃避迫害才千里迢迢来到新疆兵团。他的专业是音乐教育,由于酷爱手风琴,来这里教书的时候,他随身带着的唯一行李就是一台手风琴。他来了以后,这台手风琴也就成了当时学校唯一的乐器。每堂音乐课,他都会教学生们不同的歌曲,学生唱歌,他手风琴伴奏,悠扬的音乐声在校园里荡漾。王老师的到来,给原本很沉寂的校园带来了丝竹之声。王老师还先后组织举办了几次校园篝火晚会。晚会上,王老师拉着手风琴,全体师生围着篝火又唱又跳,欢快的校园氛围对那个物质和精神都比较匮乏年代的人来说,就是天赐的惊喜,成为了很多师生美好的回忆。多年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欢聚一堂回忆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那一场场盛大的篝火晚会。一架手风琴,就能举办一场音乐会。王老师的到来,让原本波澜不惊的校园生活起了阵阵涟漪。

王老师还有每天一早一晚练琴的习惯,吸引了很多孩子们围观,其中,就有一个17岁的少女,从第一次见到王老师开始,他的样子就镌刻在她的心中,她觉得王老师好帅,浓眉大眼,个子瘦高,他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帅的男人吧!王老师的琴声好悠扬,时而欢快如少女的舞步,时而忧郁如少妇的幽怨,她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王老师也好浪漫啊!带着同学们坐着牛车去捡蘑菇,同学们在牛车上坐着,王老师在下面走着,边走边拉着手风琴给大家唱歌,孩子们和王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好快乐。女孩觉得能听王老师拉琴,就是一种享受。因此,不分早晚,不顾季节的变换,只要王老师在拉琴,她必会出现。每次听琴声时,她都会轻轻吟唱,时不时地还会闭着眼睛,露出如痴如醉的表情。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王老师。可是,她的父母看出她的心思,他们知道女儿恋爱了。他们觉得学生谈恋爱就是一件伤风败俗、辱没家风的事情,他们要阻止她。刚开始早晚都有人看着,只要进到家里就不允许她再出门,慢慢地,父母轮流接送她上下课,还叫家里的兄弟姐妹课间看着她,限制她的行动自由,不给她丁点的和王老师接触的机会,包括不让她参加篝火晚会。父母的管制对她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她只能靠回忆重温王老师的琴声。渐渐地她不能自已了,开始自言自语,情绪很狂躁,在家里经常用头撞墙,后来到了学校也开始大喊大叫,严重影响全班正常上课。学校叫父母把她领回家。父母这才意识到管的太多了,她是憋坏了,准备还她自由。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她已经出现了癫狂的状态,完全不能自控,只要家里人稍不留意,她就会脱光衣服往外跑,在人群中乱蹦乱跳,乱喊乱叫。有一个中午,她趁家人都在午睡,跑到河里再也没出来。

女孩下葬之后王学文才知道此事。他好后悔没有早一点知道女孩子对自己的一片深情,他好后悔没有好好留意这个女孩子,他更后悔有人因为他和他的琴声而死。他实在是太自责了,后来,他选择了独身来赎罪。他经常去女孩子的坟前拉手风琴,他说他要用琴声终生陪伴这个爱他和他的琴声的女孩子。

这个故事过去了几十年了,王老师一直保持着一早一晚拉手风琴的习惯。刚开始,人们都嫌他太吵了,都喊他“琴疯子”,叫他不要再拉琴,可是,听习惯了,人们却发现已经离不开他的琴声,一天听不到琴声还很想念。如今,每天按时到王老师家的院子里伴着手风琴声跳舞成了当地很多老人的必修课。毕竟,那段因手风琴的陪伴而分外精彩的生活已经永远地印刻在心中。

【作者简介】

浪花之女,本名陈景莉,新疆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教师,喜欢穿旗袍、长裙、高跟鞋。人生格言——心简单了,世界就简单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