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职场,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的存在,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付出,也尊重自己的感受。在这样一个时代,是个人都觉得自己无比重要。似乎特别需要得到尊重,也特别需要互相尊重。 然而现实就是喜欢打人脸。你不要的,拼命往你手里塞;你要的,偏偏就是不给。你想要尊重?好的,——who cares you? 谁有空在乎你;谁有空考虑,要不要尊重你。即使想起来要尊重点什么,先进入脑海的,多半也是那些身外之物,而不是哪个活生生的人。先敬罗衣后敬人,自古以来,中外皆是如此。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无可奈何,为了生存,或是生存得更好,不得已而为之。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种趋炎附势,专门利己。但甚至就连你怎么看这件事,其实也没有人在乎。这就是一个现实。 既然我们希望得到尊重,那么就在尊重上面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想办法,尝试得到尊重。 得到尊重,我们似乎只是被动的接受方,主动权并不在于自己。那么,能主动去做的,是什么呢?尊重别人。不但我们想要得到尊重不容易,我们想要尊重别人,其实也没那么容易。 我们为什么不容易尊重别人?因为多数人的眼里,只能看到自己。 自己的表现很重要,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所以往往很容易忽视,别人也很重要。只顾着计较自己有没有得到尊重,也就没空去看到别人。更有点麻烦的是,这种忽视,有时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下意识里的习惯使然。 说个工作中常会发生的例子。你有事去张三的办公室找他,推门进去,发现李四也在里面。他们聊的是另一个项目的事情,和你关系不大。你的第一反应,常常就是直奔主题,打断他们的说话,张三啊,跟你说件事儿。话多话少,讲完就跑。整个过程中,李四就是个透明人。你肉眼的视线里,或许有李四的存在;但是在思维的视线里,压根就没这个人。 这个过程中,你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工作。时间有限,效率至上。一切都要快快快,哪有空管别的。因此,好像也不能说,忽视一个不相干人的存在,就是犯了什么错。 但是,却也不能说,这么做都对。尤其是在尊重人这件事情上。眼里要有事情,但是眼里不能只有事情。芥菜树下看,眼里也要有人。进去人家的办公室,有他人在场,至少打个招呼。几句话的事情,耽误不了几分钟。而且,本来就是别人先讨论他们的话题,你再进去找谁谈事情,是后来者。甭管你觉得他们说的是不是“正经事”,打断之前,都要表示一下歉意。这些都是基本的礼貌,也是对别人基本的尊重。 尊重能够收获尊重。想要得到尊重,先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让这个尊重的外在言行,成为你的习惯使然。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敬请关注:<芥菜树下>,闲扯工作,南北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