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2-06-27 发布于辽宁

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一边倒地整体南移

2020年时,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排行榜曾经晒出经济“成绩单”南北方的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有着明显的差距,甚至排名前十位的头部城市中南北方的比例差距拉大到9:1,其中北方的城市就只剩下北京一根独苗,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一边倒地整体南移。

在未来我国经济格局中,也可能将长期保持南强北弱的局面。从同一排名下的GDP对比,上海和北京GDP总量基本一致的,南方现在是北方城市的两倍,这意味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业、创业、孩子就学都有很多影响,举个例子,如果在北方你的工资或者年收入是10万的话,和你同样是的人在南方就是20万。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后晋赵莹《旧唐书·魏征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死后的感慨。意思是: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下面我们来分析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历史上的衣冠南渡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分别是西晋永嘉之乱后,晚唐安史之乱后和南宋靖康之乱后,这三个时期无一不是北方大规模战乱的时期,随着衣冠南渡的人口大规模迁徙,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逐步完成。

“衣冠南渡”的含义

“衣冠南渡”中的“衣冠”指的是中原的士大夫们,以物代人,在中国古代典籍里十分常见。“南渡”就是向南渡过长江定居在江南。历史时期的“衣冠南渡”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迫使中原汉族政权(包括士大夫阶层,农民阶层等)流亡并迁至江南的历史现象。

第一次南渡,永嘉之乱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陆迁徙。到西晋,内迁到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历史上也概括为“五胡乱华”。实际上五胡是西晋末年所有乱华胡人的“杰出”代表,总部落数目远非五个。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利的争夺,演化为内战。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当时的南迁最大的意义就是保留了汉家文化火种,保持了原汉文化中央政权的治理传统,这是以后能够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文化相对抗和融合的前提,也可以在后来大一统时进行政治文化等的“再输血”。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第二次南渡,安史之乱

第二次南渡是晚唐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陆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后的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场所,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此次带去了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加完善的经验,因此,南方在迅速增加劳动人手和先进技术的加成下,开拓荒地,兴垦田野,人丁兴旺。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第三次南渡,靖康之乱

第三次南渡的诱因则是“靖康之乱”,国都被攻破,皇帝被掳走,国家蒙受巨大耻辱。宋朝皇室成员便决定逃往江南地区,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说明南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国家也因此财政收入增加,南迁的中原士族极大的影响了南方的文化面貌。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衣冠南渡”的意义

衣冠南渡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实质上是中原汉族的逃难史,是人民对生命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物质上讲,民众通过集体的力量创造新家园,运用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促进南方的发展;从精神上,一些文化人士则提高了南方的文化层次。总体来说,在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上,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格局,进而改变了南方“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正是“衣冠南渡”这一现象,才使以汉族衣冠为象征的中华文明重心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得以全面的保存。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每个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就好像鱼生活在水中,人们需要呼吸,但水和空气在我们拥有的时刻,却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就好像很多人没有发现和平的年代生活,是一件多么幸运且幸福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