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要向乔羽学习什么?

 老鄧子 2022-06-27 发布于海南

图片

追忆——我与乔羽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乔羽先生时,是1987年全国歌词界第二届年会在苏州召开时。当时在福建省建瓯市委宣传部工作的我,有幸应邀与会,见到了乔羽先生和阎肃、张藜、晓光等全国著名词作家,十分高兴。我请乔羽先生给我的《魏德泮歌词选》题词,他欣然命笔。不久后的又一次全国歌词年会上,乔羽先生赞扬我写的歌词评论《香茶荔汁八宝粥——当代三位词作家风格鉴赏》(写词作家晓光、阎肃、张藜的风格)写得好,他说:“我们应当写几部研究歌词作家的论著。”我当时年轻,斗胆跟乔羽先生说:“那我来写您的歌词作家论,好吗?”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说:“你先看看我的作品,以后到北京出差,到我家聊聊吧。”从此,我就开始学习研究乔羽先生的作品了。

图片
为撰写《乔羽论》,2001年魏德泮在北京芳城园乔羽家中采访
图片

为撰写《乔羽论》,2005年魏德泮在北京顺义龙苑别墅乔羽家中采访

2001年,我开始动笔写《乔羽论》,先后到乔羽位于北京芳城园和顺义龙苑别墅的家中进行采访,录制了一大批录音磁带。2005年9月完成书稿后,马上寄给乔羽先生看,并到他家里听取他的意见。乔羽先生看到书稿以后觉得很满意。他说:“我极其概括地说吧,你这个作品,我认为写的很好。这等于是你借着我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部艺术论。这是你的艺术观点,你发挥你的,我算一个题材,你在这里发挥就是了。这是一个很完整的艺术论,很完整地表达了你在这个文艺文学或者音乐文学上的一个很完整的观点。因此我觉得写的很好。”“你这个书写好了,也是一份重要的著作。”

图片

2006年2月18日,在《乔羽论》首发式上,魏德泮与乔羽于北京音乐厅内合影

2006年,福建省文联和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乔羽论》一书的首发式,乔羽先生亲临现场。时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世光以及任志萍、金波、王玉民、晨枫、许自强、宋小明、石祥、生茂、张丕基、孟卫东、付林、刘钦明、焦淑红、孙允文、李昌明、宋青松等多位音乐界名家到场表示祝贺。

图片魏德泮编写的《乔羽论》

2006年4月14日,《中国艺术报3版以《捕捉歌词创作的技巧》为题刊登了原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为《乔羽论》写的序言。序言中写道:

“这本《乔羽论》的出版,正值《乔羽文集》问世之后,作者占有详实的材料,但作者没有停留于对材料简单的论述,而是运用自己的艺术观对乔羽创作与理论的方方面面加以审视,进行历史的、审美的分析,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乔羽论》概括了乔羽创作的发展阶段,论述了乔羽歌词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及形成的原因和他的理论建树、贡献,时代缺憾的烙印等,文风朴实,雅俗共赏,是一本有理论和学术价值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乔羽的研究,阐析了自己的艺术观,指出歌词艺术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应重视对人的生命感悟的表现,对情感深度的抒发,对人生意蕴的揭示。只有这样,我们所创作的作品才能成为经过历史波涛冲刷淘洗后留下的精品。这对于克服歌词创作概念化、表层化倾向以及浮躁的创作心态将有益处。”

2007年,乔羽在广州获颁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乔羽论》也入围了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同年,乔羽先生又向文化部推荐我撰写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歌词美学》这本书。2012年《歌词美学》即将出版时,乔羽先生为该书写了序,给予充分肯定。序中说:“《歌词美学》填补了当代中国歌词理论的一个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图片

2007年乔羽写信推荐魏德泮撰写《歌词美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


这些年来,我写的一些歌词也常送给乔羽先生提意见,比如把《海峡之梦》歌词递给乔羽先生看时,他说这是抒发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心愿的好作品,在词稿中“千年海涛一个音,万家灯火一个梦”词句旁边点评写上“好诗,诗要这样写。”给予肯定和勉励。

图片乔羽对魏德《海峡之梦》词的点评
学习——乔羽先生为人民创作的大爱精神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创作热潮的影响下,白话歌词至今历经了百余年发展历史。乔羽是这百余年来在李叔同、田汉、塞克、光未然之后又一位词坛大家,他继前三十年白话歌词之酣畅,启后七十余年现代歌词之斑斓,立足当代,继承传统,开创新风,独树一帜。他的创作与时俱进,满怀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他热情赞美普通劳动者;他创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繁荣创作,研讨理论,率领当代词坛大军为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经典华章,为迎接歌词创作事业新高峰的到来呕心沥血。乔羽是当代歌词界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他在我国当代歌词创作领域的建树和影响独树一帜。

今天,当我们深情缅怀乔羽先生时,也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他留给我们精神力量和理论财富,以鼓励广大歌词创作者立足新时代,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经典,迎接中国歌词创作新高峰的到来。

我们要向乔羽学习什么呢?

一、要学习乔羽的爱国情怀。乔羽出生在炮火连天、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饱受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之苦,他的童年是心情压抑、充满焦虑的。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从积贫积弱的旧时代到盛世腾飞的新时代,当他握笔创作时,心中怎能不袒露真诚的赤子之心,怎能不涌动滚烫的爱国之情?乔羽曾说:“艺术家应该是有两个翅膀的大鹏鸟,一个翅膀是坚定不移的爱国心,一个翅膀是光辉灿烂的作品”,“你不热爱生你养你的土地,怎么会有对这片土地滋生的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呢?”

乔羽的词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歌唱祖国的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于八十年代的《爱我中华》等传唱于大江南北。

我的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要学习乔羽始终关注、热情赞美劳动者,为劳动者抒情的大爱精神,坚持“人民自古是英雄”的英雄观,“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谈及1995年为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创作会歌的经历,乔羽说:“不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要去表达这个时代人民大众心底最美好的感情。”在乔羽笔下,农民朋友、无名英雄,常常成为他关注并创作的题材。

三、要学习乔羽重视艺术创作的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虚拟性,遵循艺术规律从事歌词创作的严谨精神。如他的成名作,为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创作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感到生活无限美好、无比幸福的亲身体验,让唱它的人如临其境,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幸福感油然而生。歌词没有说教,没有口号,但是有天真、有幸福,有快乐,还有感激。短短一首儿童歌曲,却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喜悦”,这是他对新中国无比热爱的真情抒发,也是他在艺术上厚积薄发的结果。

他歌唱祖国没有概念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我的祖国》这首为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上甘岭》创作的插曲充满意境,十分贴近战士们当时的情感——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他赞美新生活没有口号化,如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说山西,题材很大,从哪里下笔?从山从水,“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粱”形象感多强?“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让你好像亲临其境。说山西儿女勤劳智慧不拔高、不抽象:“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杆也像十七八”,就把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全勾画出来了。从以上歌词可以看出“形象性、情感性和想象性、虚拟性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基本审美特征”始终贯穿在乔羽的音乐创作中,值得我们学习。

人说山西好风光

四、要学习乔羽紧扣现实的艺术创作精神。乔羽提出“创作要从生活实感入手,反对概念化,公式化”的艺术主张。他提倡词作家应当多观察多感受生活:“我想,人是应该在不同的际遇中去观察去感受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的。这不仅可以领会客观世界的多姿多彩,也能使你发现自己主观世界的多彩多姿。” 他认为“概念化、公式化的创作之所以应该打倒,之所以没有力量,在于它对人没有影响,不可能从感情上影响你,不可能从审美方面影响你的美学观念,因此,这种歌就没有生命力。”关于作品的思想性、哲理性,乔羽不希望把歌词写成一味的说教,他说:“歌词是艺术不是哲学。思想在作品中犹如维生素在水果中,人们要吃的是瓜果梨桃,而不是维生素片剂。”

五、要学习乔羽对歌词创作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 乔羽认为,今后歌词界要把歌词作为一种长远的事业来看待,我们不能因为有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步不前,我们也不能因为任重道远而失去信心和耐心。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歌词大景观,努力攀登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才能登上的高峰,争取与盛唐诗歌的高峰相辉映。

乔羽重视歌词创作者素养的提高。他说:“有了成熟的作者,才有成熟的作品。”而当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我们的有些作者初来时都有一首或者几首很不错的东西,一旦小有名气,便会产量骤增,质量渐减,终于成为水面上的一片浮萍。”“歌词容易写,但不容易写好。”所以他说:“采取各种方式帮助我们的歌词作者,提高他们思想与艺术的素质和修养,这十分重要,也是当务之急。”

2005年9月,乔羽在与笔者的一次谈话中语重心长地说:“当代歌词是个长远的事业,这个事业是要由几代人来完成的,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业。不光一个大的事业要几代人完成,就是一个大作家的出现,也不是就他这一代就出现了,总是他的前几代已经行了。”这是他饱含历史感的科学揭示,这是他富有责任感的诚恳提醒,这也是他在挥师构建歌词大景观的征战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发出的要作持久战的号召。

缅怀乔羽,学习乔羽,为人民写歌,为人民抒情。当代歌词作家们,我们应当关心什么?只是关心自己的歌词能否传唱开来吗?那是不够的。我们对歌词的现状与对未来的追求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对历史上某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走向高峰的规律要深入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走向繁荣的,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共同建设与发展歌词这一伟大事业,同时也有助于自己的歌词创作符合规律地创新和传播。

(作者魏德泮:国家一级作曲,词作家,文艺评论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出版《乔羽论》等四部歌词理论专著。魏德泮在对乔羽的歌词作品与理论等方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出版了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歌词作家论《乔羽论》 ,得到乔羽先生本人高度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