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最早牺牲的正国级常委,年仅26岁,叛徒的终极下场如何?

 梦想童年594 2022-06-27 发布于江西
  • 他是第一位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
  • 他是为革命牺牲的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干部;
  •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党校校长……

他就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先后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长江局书记、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罗亦农。

文章图片1

1902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镇的罗亦农,年纪比毛主席等革命家要小得多,但他却是我党工人武装暴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比毛主席、朱老总等人更早当上党的核心领导人。

以他25岁就当选为正国级的政治局常委履历来看,必然能为党、为中国革命作出更大贡献,但是却被身边的叛徒出卖,年仅26岁就英勇就义。

纵观罗亦农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认识:

第一阶段:罗亦农受陈独秀引导走革命道路,留学苏联

五四运动爆发后,罗亦农从湖南老家来到上海,在大城市接触到了先进革命思想,并结识了陈独秀,正是在陈独秀的指引和启蒙下,罗亦农才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开始了他非凡的革命人生。

由于罗亦农太过年轻,陈独秀为首的上海党组织决定派遣罗亦农到苏联学习革命经验,提前储备能独挡一面的革命干部。

于是在1921年5月,罗亦农来到了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与他同行的还有刘少奇、任弼时等人。

文章图片2

任弼时:剧照

在学校里,有多位中国学子,学员包括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曹靖华、彭述之等人,专门组建了一个中国班,罗亦农被推举为负责人。在这个班级里的学员,有的成了党的高级领导人,比如任弼时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刘少奇是第二任国家主席、肖劲光成为开国大将。

罗亦农在苏联的出色表现,很快就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推选为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专门负责从中国来苏联留学的革命人才培养工作。

在苏联学习了四年时间,罗亦农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而是成长为有革命理想、有革命理论的真正共产党人。

第二阶段:罗亦农回国领导组织工人起义,激发了革命热情

1925年陈独秀召回了在苏联的罗亦农,就是想让他领导国内的革命工作。一开始罗亦农受党中央委托在北京创办了我党第一所党校——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罗亦农以自己在苏联求学时掌握的革命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向广大学员讲授了党的建设和民主革命任务等内容,培养了一批得力干部。

后来罗亦农调回中央驻地上海,领导组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工作。年轻有为的罗亦农对革命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维,比如提出组织工人群众展开经济罢工、强调党团在革命运动中的领导地位、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等。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罗亦农先后于1926年10月、1927年2月、1927年3月领导发动了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斗争。由于前两次准备不足、经验不足,导致失败,第三次起义时,由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三人具体指挥,经过严密组织安排取得了成功,激发了中国工人的革命热情。

连周恩来在事后都称赞罗亦农是上海暴动的真正创造者。

可以说罗亦农是我党第一个提出举行工人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我党第一个提出由党独立领导武装工作的领导人,也是第一个提出建立工人与小资产阶级联合政权的领导人。

第三阶段:大革命失败,提出武装斗争的思想

然而,罗亦农在上海组织的三场武装工人起义斗争,极大地震撼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最终蒋介石为了限制中共继续坐大,在第三次上海暴动成功后不久,于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紧接着,汪精卫又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彻底失败。

文章图片3

蒋介石:剧照

那么中国革命该往哪走呢?已接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罗亦农再次提出采取进攻政策,实施湖北秋收起义武装暴动,经过罗亦农的再三坚持,中央才同意了这个计划。

当时中央还决定了南昌起义、实施更大规模的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罗亦农的这种武装割据思想对我党先后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1927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罗亦农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正国级干部,此时他才25岁,非常年轻。

不过,他在上海的名声很大,早年领导的上海工人暴动,早已引起了国民党反对派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注意,想把它捉拿归案。但罗亦农仍然不顾风险,继续在上海领导工作。

最终还是出现了意外。

文章图片4

罗亦农:剧照

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来到英租界戈登路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准备与从山东来的山东省委书记吴鬃谈工作,由于他们会谈的地点在中共地下党员何家兴、贺治华夫妇的家,本以为很安全,没想到突然被租界巡捕房抓获。

事后才得知,出卖罗亦农的就是贺治华夫妇,那时贺治华早已叛变,她向国民党特务出卖情报就是想换取钱财,以满足他们高消费的虚荣心。

鉴于罗亦农在我党的高级领导地位,被捕后受到严密看押,周恩来多次命令陈赓组织营救都以失败告终,于4月21日下午,罗亦农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押解下,英勇牺牲,年仅26岁,成为我党第一位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

文章图片5

何家兴、贺治华夫妇:剧照

而对于出卖罗亦农的叛徒贺治华,由陈赓的领导的中央特科在罗亦农牺牲4天后展开了锄奸行动,击毙了贺治华的老公何家兴,而贺治华挨了一枪装死逃过一劫。

其实贺治华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她是朱德总司令的前妻,于1920年在云南昭通盐津县与朱德结婚,那时朱德是滇军高级军官。后来贺治华在苏联背叛朱德,追求更奢侈的生活,两人的婚姻关系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