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第一将门:契丹人不敢动,杨家将不能比,功高盖主却可善终

 石英书屋1956 2022-06-27 发布于辽宁

提起宋朝时期的著名将门,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杨家将。

尤其是经过许多文学作品渲染以后,杨家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小说之中的故事,和真实历史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仅如此,通过许多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描述,不少人心中都已经将杨家将认定为宋朝时期的第一将门。

可事实上,相较于真正的宋朝第一将门来说,杨家将根本无法比较。

仅以一族之力镇守西北边陲,让西夏、辽国不敢有丝毫妄动。

大宋大半江山,也全仰仗这个家族的保护

虽功高盖主,最终却能够善终,而它便是北宋第一武将世家——折家将,是杨家将不能比的存在。

八代英烈折家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之中,能够连续出现足以保家卫国的大将的家族,其实并不多见。

绝大多数将门顶多传承一两代或者两三代之后,便逐渐没落、销声匿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父辈已经将仗打完了,子孙后辈感受不到那种压力,没有办法锻炼。

另外一方面原因则是父辈打了一辈子的仗,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子孙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在这样的想法下,许多将军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舞刀弄剑。

这样一来,将门的声势自然也就衰弱了。

然而折家却不一样,家族之中八代英烈的美名,即便在整个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也很少能够见到。

在宋太祖统一天下之前,折家的将军们便一直承担抗击契丹、西夏以及羌族骚扰中原的重任。

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折家的守护,就不可能有北宋内部安稳发展的场面。

辽国当年为什么会答应北宋的澶渊之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折家将给与的军事压力太大了。

如果不是西夏与羌族牵制着折家将,辽国是否能够正面攻破折家将的防守,一切还犹未可知。

而了解宋太祖相关故事的人都知道,为了防备手下武将如同自己一样弄出第二个“陈桥兵变”。

宋太祖特意安排酒宴,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

可对待折家的时候,宋太祖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反而亲自下旨“折家世袭官爵”。

功高盖主还是能够深受皇帝信任的家族,试问除去折家之外,又还有多少呢?

折家将的强悍

那么折家将究竟有多强悍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史书记载的相关情节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宋史》中记载,宋太宗在登基之后不久,为了给自己树立威望,曾连续挑起两次北伐。

只不过在两次北伐之中,除去折家将保持完胜记录之外,其他地区的将领以及军队,都堪堪只是保全了自己没被打散而已。

由此可见,折家将的军事实力,的确强于宋辽两国的军队。

更夸张的是,到了公元995年,辽国大将韩德威亲自联合西夏军队进攻折家将镇守的州府。

可在折御勋折御卿二将的联合反击下,韩德威最终被打得换了衣服、轻装逃走,其场面与当年曹操割袍断须,简直如出一辙。

为了给自己找回场子,韩德威再一次整军进攻折家军。

可等到军队前行至河汊一带,听闻又是折御勋和折御卿两兄弟来迎战,韩德威十分理智地选择了“向北进攻”,从此以后契丹人再也不敢去招惹折家军。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或许不少人会比较好奇,既然折家将如此强悍,为何在历史上面,折家将的名声不仅不如杨家将,甚至还不如同样在西北边境驻守的种家将。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折家只负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面。

而相较于杨家以及种家,折家将们更懂得什么叫明哲保身

我能打但我不说,皇帝知道应该怎么用我,朝臣们不会针对我,这便是折家将的魅力。

反观杨家将和种家将,虽然在许多小说之中的凄惨落幕都和己方将军的陷害有一定关系,可如果他们能够向折家将学习一定的政治头脑,或许这些事情也不会发生。

当然,也有人认为,折家和杨家将最大的区别在于,折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基。

北宋西北一带,折家将的话甚至比皇帝还好使,这也让折家将和北宋更像“合作关系”。

可转念一想,合作关系能够维持如此之久,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这个家族的强悍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