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韩与欧美商业上最大区别

 逍遥_书斋 2022-06-27 发布于河南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欧美人一年能放半年假,日常生活就是喝咖啡健健身,闲置就去沙滩晒太阳去旅游。而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韩国上个班卷得要死,年轻人那个都躺平的,连孩子都不愿意生,为什么?


同样是发达国家,年轻人的生活相差那么大,根本原因是因为日本韩国输在三个方面。

第一东亚国家家里太薄发展太晚,欧美从15世纪就开始了全球殖民大掠夺,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的土地和资源,再加上三次工业革命叠加的技术,先发优势够他们躺着赚钱的,而东亚最早的日本也是到1900年前后才开始工业革命,比欧美晚了几个世纪,更不要说韩国了,更是在二战后才开始工业化。

而且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欧美什么资源全靠进口,技术上也比不上欧美,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过欧美,只能生产那种廉价又好用的产品才能打进欧美国家的市场,这就势必要挤压普通民众的工资和福利,因为不这样做成本就降不下来,民众生活也就只能勒紧裤腰带了。

第二,在国际分工上,东亚干的都是脏活累活,红七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在92年提出的一个很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人脸微笑的时候嘴唇是呈现一种向上弯曲的曲线的,两端利润高的分别是做设计研发和做营销的,利润最低的是中间做制造业的,用这个微笑理论来看,欧美和东亚的产业,大家会发现挣钱轻松的设计研发类工作,还有品牌销售这块的工作,大部分都被欧美的公司做了,而中间利润最小的制造业这块都是东亚这几个制造业的大国在做,而苹果手机、来说啊、技术研发是苹果自己做,销售也是苹果自己做,大头都被苹果赚走了,而负责组装苹果手机的富士康就赚个辛苦钱。


一个iPhone X 512g版本可以卖到12,799块,苹果赚了几千块,负责组装的富士康最多就赚60块。还有专门卖设计和品牌的LV一款空气马甲成本加制造费在一起10块钱不到,但因为加个LV的logo就能卖到26,000,这就是分工上差。

文章图片3


第三,东亚没有商品和资源的定价权,甚至缺乏自主权,东亚人多资源少,一一头要从资源大国进口大宗商品,一头要把自成品卖给欧美消费者,自己赚的就是加工贸易那点血汗钱。对于日韩这样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要想多赚钱,只能尽量把原材料的价格压低,把制成品的价格抬高,干悲剧的事,不管是原材料价格还是制成品价格,日韩说了都不算定价权,都掌握在欧美手里,比如铁矿石、石油、大豆、玉米、小麦的价格都是欧美说的算,既然原料价格降不下来,卖价又提不上去,只能不断在东亚国家内部搞价格。


严重的是日本韩国的经济和军事都被美国高度控制,缺乏独立权和自主权,还动不动就被受辱,比如日本八九十年代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却被美国一直搞上协议,从高空打落陷入逝去了30年,90年代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却被美国搞出来一个亚洲金融危机,被收购了个遍,损失惨重,特别是韩国照手机的v,55%的股权都被外国投资者拿走了,其中这里面有80%都属于美国投资机构,韩国境内的持股比例只有19%,也就是说三星实际上是一家美国人控制的企业,赚的利润大头都归美国人,韩国人累死累活却只赚了一点辛苦钱,所以东亚人要想像欧美人那样,一年也放半年假,必须做到三件事。

文章图片5


一是攀登科技树,多做研发多高端品牌赚微笑曲线两头的钱。

二是出去买了一些资源型的企业和矿产,争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三是独立自主让国家强大起来,不能被人割韭菜,看到这里大家会想起什么?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个人,要想活出个人样,必须自强不息,这就是我们国家正在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