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曾是广东“十府一州”之一的军事重镇,百年前公教会在罗定的历史记忆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2-06-27 发布于河北

有“全粤要枢”、“岭南粮仓”美誉的罗定是广东与大西南的便捷通道,民国时期玛利诺会的神父在这里拍摄了许多内容丰富的老照片

民国时期罗定的两位神父,意气风发的坐在树丛中。

一,罗定史称“门庭巨防,抚绥重地”

罗定州明清时期在广东的地位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是举足轻重“十府一州”之一。曾经是广东镇守岭西南的军事重镇,史称“门庭巨防,抚绥重地”。

罗定曾是南江文化核心地区,罗定江又称南江,被古代学者列为广东“四江”之一,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及古驿道。

罗定古称泷州又名龙乡,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万历四年(1576年),当时瑶、壮族起义,两广总督统率大军征剿以后,明王朝把泷水县改升为罗定直隶州,“罗定”之名遂见于史。

在明清时期有“全粤要枢”、“岭南粮仓”的美誉,罗定是沟通广东与大西南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元年(1912年),政府统一撤销州、府一级建制,罗定州改为罗定县,曾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管辖。

二,公教会建起了民居特色的教堂

1924年1月31日,罗马教廷从广州代牧区划出江门监牧区,原由巴黎外方传教会管辖的罗定等县,交给实力雄厚的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负责。

玛利诺会神父来到罗定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于1911年在美国纽约州西切斯特创立。在战后欧洲元气大伤,传教会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巴黎外方传教会自动提出,将部分传教区让给玛利诺外方传教会。

具有当地民居特色的天主教堂

玛利诺会接管罗定教会以后,为教会发展壮大需要,开始了一轮教会基础设施建设。
罗定天主堂是中国风格建筑,地址在原香骨街南侧,即今罗定市政府大院东部。
民国8年天主教的甘志远、杜学甫神父在县城设立教堂,还建设了育婴堂收养弃婴。

掩映在树丛中的公教堂

天主教在罗定的办事所,又叫教会事务厅

这是一个瓦顶上竖有十字架的普通教会建筑,北面墙上曾有一座耶稣被钉于十字架的雕像。

这个像教室一样的地方,平日就是信友学习的课堂,瞻礼主日神父们这这里主持弥撒。

从教会建筑的房顶可以看到罗定文塔

随着教堂的建成,其他教会设施也初具规模,玛利诺会也专门派遣了常驻的本堂神父。

这座西式二层建筑是司铎宿舍,是外籍男神父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神父楼虽是瓦顶房,但外墙是黄偏红色,故称为红楼。

宁静清秀的教会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民居特色


1946年4月罗马教廷在中国建立圣统制,将罗定所在的江门代牧区升格为江门教区。

三,曾在罗定服务的神父们

到1949年全国的140多个教会辖区中,玛利诺会负责其中5个,即江门、梧州、桂林、梅县和抚顺。

华尔实主教访问罗定,与迎接他的神父们集聚在一起

民国时期的玛利诺会的神父、修士、修女们,除了传教之外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拍摄了许多内容十分丰富照片,系统的反映了当地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教会活动。

 玛利诺会的神父修女们拍摄的照片,承载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记忆。这些照片,如今都收藏在玛利诺会的档案库中,并且每幅图片,都附有详细的说明。

神父与教友们一起合影

玛利诺会神父在罗定的茶馆

玛利诺会神父在罗定建成初期的孤儿院

玛利诺会神父与罗定的孩子们在一起​

地点罗定,理发师给神父理发

四,罗定的孤儿院

往南隔着几十米的草地,有一座青砖二层楼房,是供修女住的,这里也是孤儿院的所在地。

玛利诺会修女和孤儿

当时的罗定人与其他许多地方的人一样,向来有重男轻女的习惯,生的是男孩就高兴,认为可以传宗接代。

至于女孩,生多了就不高兴,认为是亏本货,于是就有了弃婴、溺婴的事发生。教会根据需要,首先就开设了孤儿院。

教会收养的弃婴孤儿

                孤儿们住的地方

天主堂开设的育婴堂,专门接收老百姓不愿意养的女婴。

育婴室由二三个本地妇女照顾。两个房间每天都放着几十个婴儿。

孤儿院收养的盲女已经渐渐长大,她们在这里学会基本上能自立的手工制作​

           教会请的保育阿姨与孤儿

孤儿院专门雇佣了为弃婴做饭的女厨师

教会的围场内安排了育婴室,还有厨房及雇用本地人的住处。

罗定教会孤儿院的女孩学会了下棋

​教会老照片,神父修女与教友和孤儿在一起

当地天主教还进行过赠医赠药的慈善活动,在北大门口摆着小桌子,放着药品,由会说当地方言的神父给人看病给药。

五,罗定教会的信仰生活

华尔实神父是美国玛利诺会创始人,他首先为玛利诺会传教士们日后在华三十多年的传教打开了通道。他曾在罗定视察,留下了他在罗定的历史记忆。

​华尔实主教访问广东罗定,与一个小姑娘聊天。

罗定的神父和修女为新生儿付洗

教堂做弥撒的老照片

 

1931年,华尔实主教访问广东罗定,在城门与教友们合影留念

教堂内部的祭台

1931年,华尔实主教访问广东罗定,与迎接他的教友集聚在一起

罗定另一处教堂的祭台布置

  神父和当地群众合影留念

甘志远是最早来罗定的神父(美国籍),直至解放前夕,罗定天主堂已有神父3人、修女3人,其中甘志远的罗定方言说的最好。

六,在罗定服务的修女们

天主教会的修女们,在世界的各个地方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通过各种爱心服务和奉献诠释她们的信仰,在罗定也有三位常驻修女。

在罗定服务的三个修女

教会有很多的事业,如医院,学校,残婴院,麻风病院,养老院,孤儿院-----,她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做不同的事情,她们大都受过教会专门的培训。

  修女们到乡下服务

神父与修女坐船出行   

  

 教会修女与教会学校的女童在游戏

民国时期罗定的天主教修女与孩子们在一起。看到这些被遗弃的孤儿得到妥善照顾,修女们辛苦而快乐。

教会学校的女孩

修女带领​罗定孤儿院里的孤儿做操,1937年
玛利诺会修女与安老院的老人们

给女孩上课的修女,女孩们穿戴干净整齐,有这样受教育的机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很不容易的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民国年间这些学校逐步改为普通小学,对社会开放。多数教会中学学生来自各地,大部分都是修女任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