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一个人的三种“假善良”,表面友好,骨子里根本看不上你

 自然金鹰 2022-06-27 发布于广西

人际交往的技巧,本质上就是把“不好听”的东西伪装成好听又能接受的东西。这个技能表面上赋予了一个人“善良”。如果不仔细判断,很容易被表面的虚假所迷惑。

图片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生活中有这样一种“虚假的善良”,看似是对你的友好表达,实则是对你的蔑视和不尊重。你带着吗?

(1)表面上我有话要说,实际上是看不起

很多看不起他们的人会把自己伪装成“说话直”、“我是直人”。打着“明净”的旗号,肆意评判你,甚至诋毁你。

一个真正受过教育、尊重他人的人,是绝对不会用言语伤害别人的。所谓“口无遮拦”,本质上就是不尊重你,看不起你。

图片

............................................................................

因为对方根本不在乎,你是否会因为他的话而感到难过和愤怒,所以他才会畅所欲言,随心所欲。

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很难取悦。

(2)表面上是偏见。

很多偏见,甚至歧视,都会被伪装成一种“公平”和“保护”的形式。比如有人会说农村人单纯,无法适应大城市的复杂。这句话看似亲切,但背后隐藏的却是“把农村人当弱者”、“不如城市人聪明,适应性强”的偏见。

图片

其实这样的偏见和歧视是很常见的。比如觉得女生理科不好很正常,考得好不好。再比如高飞不接地,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太高太少。

这种偏见,表面上是一种为你的“不”找理由的保护,实际上却强化了对你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一切偏见,本质上都源于对他人真实情况的无知和不愿意理解,而背后隐藏的是无知和轻视。

(3)表面上我同意你的意见,但实际上我不赞成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些人显然同意你的观点和观点,并一再表扬你。但其实我从来没有按照你的看法或观点生活过。

人们的认可只是表面的“礼貌”,可能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一种素养。其实你说的,你做的,你提出的,都被别人忽略了,他们在心里并没有真正认可你。

图片

............................................................................

只是很多人被别人的“礼貌”迷惑了,甚至把对方当成了真正的闺蜜。如果你真的认可一个人,你会考虑他说的话,尊重他的意见。

结论:

总之,当一个人随意侵犯了你的“心理边界”,践踏和诋毁了你的尊严、人格和梦想。再怎么伪装,也不会真的对你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一下好看,对作者是最大的鼓励,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