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级的处事方式:静下心、沉住气、稳住局

 儒风大家 2022-06-27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 称子心

曾国藩说过:“凡遇事,须安详和缓处之。”

世事纷繁复杂,遇事惊慌失措,不如冷静沉着,从容应对。

静下心、沉住气、稳住局,乃是最高级的处事方式。

1

静下心

唐高宗时期,一场大风掀翻了运粮船,损失惨重。

吏部考功员外郎卢承庆,在考核工作时,给负责运粮的官员打出中下的成绩。

换做其他官员,看到这个结果,一般都会紧张或者懊恼。

然而这位官员却十分平静,没发一句牢骚,直接退了出去。

卢承庆一看此人表现不凡,大手一挥,将成绩改为中中。

没想到官员得知后,反应依然寡淡,甚至都没有一句感谢的话。

卢承庆更加刮目相看,像这样宠辱不惊的人实在难得,于是他又将成绩改为中上。

清朝大学士张廷玉曾说:“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人这一生,不能静心而安稳,便因浮躁而摔跤。

静下心,不只是修养和气度,更是智慧和胸怀。

2

沉住气

唐敬宗时期,宰相裴度曾在中书省处理政事。

一日,手下突然慌张来报:“大人,不好了,中书大印被偷了。”

一听这话,官员们都神色慌张,裴度却十分淡定,让大家冷静下来,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众人不解,也不好多问。

直到半夜,下人又兴奋来报:“大人,大印回来了。”

官员们都对裴度倾佩不已,问他是不是早就料到大印能回来,裴度这才做出解释。

他想到,偷大印不同于偷钱,盗窃者一定是为了伪造文书。

偷印可是重罪,如果派人四下寻找,很可能会逼得盗窃者销毁大印和证据。

这样一来,大印没了,大家都会受牵连,真正的盗窃者也很难被抓到,实在得不偿失。

不如装作没发现,盗窃者为了不多生事端,用完大印自然会归还。

后来,裴度不仅拿回大印,还抓到了盗贼,众人都对他的沉着冷静倾佩不已。

明末文学家申涵光说过:“无事如有事时警惕,有事如无事时镇定。”

人生变故无常,越是慌慌张张,越是不可收拾。

遇事沉住气,处变而不惊,才能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3

稳住局

北宋宰相文彦博在益州当官时,曾在一个大雪天宴请宾客。

宴会到半夜都没结束,随行的士兵扛不住寒冷,一怒之下将井亭拆下,烧掉取暖。

宾客以为士兵要造反,吓得大气不敢喘。

文彦博却端起酒杯,照喝不误:“天气确实冷,他们烧了烤火也无妨。”

士兵一看主人不怪罪,便不好意思继续闹下去。

直到第二天,文彦博才将挑头的人杖责,并打发出府。

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越是紧急情况,越要从容不迫,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

风浪再大,也要稳住局,做一个沉稳的舵手,方能乘风破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