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军||北京龙门涧探幽

 文史艺苑 2022-06-28 发布于山西

北京龙门涧探幽

文/张建军


我对北京龙门涧大峡谷早有耳闻,它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寻险探幽、避暑纳凉于一体。夏至那天,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专门游览了慕名已久的龙门涧。这里景点奇特,果真名不虚传,让我大开眼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龙门涧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的清水镇燕家台村,距京城二百多里,在京西一带小有名气,被当地人称为京西小三峡,可与河北野山坡、山西太行山大峡谷、京西十渡之一的孤山寨相媲美。

走出京城,经石担路109国道,由京拉线一直向西,然后转弯上燕路,不到三小时就到达景区。存车、购票、扫码、测体温、查证进入景区。按图示,进入大峡谷有左中右三条路,我们走的中间那条,另外两条还没开通。

步入景区大门,路西边,一块大石碑立在那里,“憩英园”三个大字非常醒目。园中竖立着23名英雄的雕像。这23名英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冲锋陷阵的英雄和英勇献身的先烈。其中第一排右手第一位是著名女作家丁玲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游击大队长赵大栓的原型。这些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无不肃然起敬。

龙门涧景区设置这一红色景点,对游览者,尤其对青少年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伫立园中,一种景仰之情油然而生。革命先烈为民族,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壮丽青春,宝贵生命,而我们悠闲潇洒地,自由自在地,舒心愉快地观赏风景,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最值得尊重的人。我静静地向烈士默哀,鞠躬致敬。英雄故去,精神永存,逝者已矣,浩气长存。

踩着平缓的碎石小路,顺着潺潺流水缓缓前行,峡谷时而宽时而窄,峡谷内满眼滴翠,那绿浓浓的好像要流下来。走着走着觉得温度明显要低于景区外面,峡谷悠长清凉,逶迤曲折,忽而绝壁斧劈,忽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刚才还是四面峭峰林立,巨石挡道,霎时又见飞流瀑布,悬挂崖上,跌溅深潭,抛起白浪,发出轰鸣。每一曲,每一折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山水画。深吸一口,沁人肺腑,顿时心旷神怡。这时抬头望,峡谷绿荫蔽日,水气缭绕,云雾弥漫,如入仙境。谷內悬崖高耸,宛如刀劈斧削,尽显大自然之奇妙,鬼斧之神功。离地百米之上,还有大小数不清的溶洞。谷底道路蜿蜒曲折,曲径通幽,深邃奥妙,峻岭迤逦,群山叠翠,怪石嶙峋,陡崖高耸,奇峰挺拔。龙门涧大峡谷大大小小的瀑布,跌水达究竟有多少处,估计没人细心数过。那潺潺流水,清凉甘冽;绿色的山谷,青山碧水相映成趣,展示出迷人的风韵,时时凉风拂面,仿佛身处天然空调;大峡谷的空气凉爽,甜润,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

龙门涧大峡谷全长三十多里,目前开放的部分有四公里多,越往里走,景致越美,一步一景,步稳景异。前方一石碑立于路旁,近看,原来是走到了“剑劈峰”。

剑劈峰是我进入峡谷后遇到的第一个奇景,非常形象,整个山壁就像被刀劈斧削一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可思议。一旁的导游介绍说,剑劈峰的来历还有一段美妙的古代神话故事。

古代唐尧时期,洪水泛滥成灾。夏氏部落领袖鳏奉尧帝之命治水,他采用的是传统的筑堤坝防水堵水的方法,结果事违人愿,越治水患越严重了,无功而返。舜帝即位以后,将鳏治罪于羽山。剑劈峰就是鳏将两峰合拢形成的山坝。这以后龙门涧的水被山坝挡住以后,水位迅速上升,洪水横流,水患更为严重,以致引来黑龙,它潜身于乌龙峡中兴风作浪,祸害黎民。舜帝命鳏的儿子禹治水,大禹采用疏通江河,兴修沟渠的办法治理天下洪水。历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将肆虐的洪水治服了。有一次大禹治水路过龙门涧时,看见涧满谷平,洪水横流,他挥舞神臂,气沉丹田,举起宝剑,劈向山坝,轰隆一声,劈开一大口子,龙门涧的水喷涌而出,流向低处,坝口鲤鱼一时跃出水面(鲤鱼跃龙门来历),拥向决口,导入清水河。平息了水患,受到人民爱戴拥护,后来舜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

这虽然是个神话传说故事,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的作用。大禹战胜大自然的创新思路,他的治水精神生生不息流传于中华大地。他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民为本,舍小家为大家,尊重自然,以苦为乐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它告诉我们:做大事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品格,大公无私的胸怀。

离开剑劈峰继续前行,时而绝壁当道,时而峰回路转。缓步前行,溪水不时挑逗双脚,那股凉爽劲惬意极了。忽见一溪水挂在悬崖,霎时形成多股细流,有人称它为“龙须瀑”,瀑下是由水冲击溶蚀的水流,旁立一牌,其曰“饮马槽”。顺着饮马槽拾级而上,只见一青石平台横在眼前,一侧是徒峭石壁,一根石柱紧贴石壁,如擎天柱直插云霄,令人惊叹。石壁和石柱之间只有一线空隙,正好穿过一束光线。这大石柱原来是“大将军”,这才想起刚才经过的“饮马槽”是怎么一回事了。“大将军”高约百米,威风凛凛,眉头紧锁,一手好像握着宝剑,像位将军立于山涧。惊讶地离开大将军,前面又一胖乎乎的巨大蹲在一侧,四个遒劲大字跃然眼帘,“二将军石”,俨然威武耸立。我站在二将军石一侧,与它合影留念,觉得自己也威武高大,神气至极。

沿着溪流,踏着石块,饱览了“小山峡”美景,眼前又一景让人砰然心跳。谷道只有二米多宽,道两边绝壁高达三百多米,抬头望去,两山之间只能看见一线蓝天。这就是有名的“一线天”。古人有诗描写“一线天”:“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娟开”;“谷底望天低,岩项一线白”。脚踏宽不足二米的窄道,脚底下是清澈见底的溪流,可以发现这里的岩石与前面走过的不同。脚下的青石已被踩磨得黑里透亮,光滑细腻。如果你驻足侧耳细听,好像有波涛的隆隆声。据史料,原来一线天峡谷长约四十米,顶部最宽处不足五米,而两头形成了一个近九十度的弧。从南口望不见北出口,故四壁存音,只要有声音,就会放大,周而复始,形成多重余音。加之在一线天北口外,有一段峭壁因水的深蚀作用,下部已被掏空,形成了空谷,溪水声和空谷声相互效应,便形成了空谷涛声。这真是“一处有响动,四方有回音”,一线天,太迷人了!看,游人与一线天合影者甚众,构成神奇的画面;听,瀑布跌溅的回响声,潺潺流水声,小孩欢声笑语组成和谐的乐曲在峡谷里回荡。

三十里龙门涧,经过一亿五千万年前后的造山运动,水流不断下切,侵蚀软质岩石,最终形成了龙门涧这条枝枝蔓蔓,沟壑纵横的大峡谷。因没有全开通,只观赏了“憩英园”“剑劈峰”“大将军石”“二将军石”“一线天”等几处景点,其它景点如“涌金泉”“落凤坡”“千尺屏”“神女峰”“乌龙潭”“黑龙潭”等没有看到,真是美中不足!

峡谷中一路游览,耍耍水,摘摘花,拍拍照,赏心悦目,其乐无穷。山高崖陡,不觉红日西沉,原路返回。仰望那飞瀑,如条条白练,一路垂挂,让人心悬,忽然想起李白那名句“飞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诗人今天也来,定能痛饮于山水之间,不知有多少浪漫诗篇流传千古。这样不知不觉已回到憩英园,园中那面五星红旗更红更鲜艳!在猎猎和风中飘荡,也在我的心空飘荡着。

作者简介

张建军,网名小草,中学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作品散见国内多家纸刊和微信公众平台。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张建军||小书箱伴我成长的岁月

张建军||家乡琐忆

张建军||游览陶然亭·慈悲庵·高石墓

张建军||那年 那月 那牵挂

张建军||生死绝恋   伉俪情深——凭吊高石之墓

张建军||丁香花开又一年

张建军||村里那些事

张建军||春暖人间

张建军||那沟·那泉

张建军||儿时琐忆

张建军||初伏游芦芽山

张建军||秋暖夜深处

张建军||由李白饮酒诗句想到的......

张建军||草木萌动正清明

张建军||别样年味醉元宵

张建军||怀想家乡的年味

张建军||山山水水总关情——思念李白

张建军||腊八琐忆

张建军||她在这一年里

张建军||走进古人

张建军||难忘暖泉沟

张建军||浪漫后海(外二章)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