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到寺后聊情感十分感谢友友关注这篇小文。我专注写情感文章中的婚恋和夫妻,期望能得到友友的指点,谢谢了。
情感故事:诚实遭诬陷,歹徒耍流氓,天理不容,为好官点赞
文:@溜到寺后聊情感
图:来自网络,告知侵权立马删除。
明朝年间,元良府起财街住着一对夫妻,丈夫土生,靠打短工度日。
这天,土生上茅厕,拾得一个兰花布袋,捏了捏是银子。土生把银子拿回家中,向娘子说明了情况。打算用这些银子做本钱,做小本生意度日。
不料,娘子却说:“夫君,你想一想,如果这些银子是你丢失的。你该怎么办?不是我们苦挣来的不能要。 你赶快到茅厕去,丢银子的人会回来寻找,你就把失主带回家来,把银子还给失主,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土生本就是个本分的人,经娘子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就跑回到那茅厕。
果然,一个壮汉在大喊大叫:“谁看到了我的银包,我就在这里丢的”,引得众人来看热闹。
土生上前问壮汉,你的银包是不是兰花布袋?壮汉眼睛一亮:“对啊,就是兰花布袋,这么说来,是你拿了我的银包了。”
土生说,那银子就在我家中,你随我到家中取吧。
哪有捡到银子还会还给失主的事,人们很好奇就跟着到了土生家。
土生把兰花布袋双手捧给失主。失主一把抓过兰花布袋,大叫起来:“我的银子怎么才有这么点,肯定是你把我的银子给藏起来了。”
土生说:“本来我是想用这些银子做本钱,可是,我娘子要我非还给失主不可,我这才把你找来,还给你,你不但不领情,反咬我一口,诬赖我藏了你的银子。”
土生气不过,一头就向失主撞去,失主顺手抓住土生的衣领,把土生像草把一样拎了起来,摔在地上,举着拳头就要打。
土生的娘子赶紧护住土生,失主被土生美貌的娘子给迷住了,张开手掌,就去摸土生娘子的脸。
土生娘子一扬手,狠狠地抽了失主一耳光。失主恼羞成怒,一把抓住她的头发。
众人大叫起来,失主自知理亏,也就松了手。骂骂咧咧地拎起兰花布袋就走。
说时迟那时快,从人群中跳出一人,一把揪住了失主:“且慢,这事还没完,你怎么能走呢?”
失主向那人迎面一拳冲来,那人并不躲闪,一把扭住失主的手腕,疼得失主嗷嗷直叫。
人们认出来了,那人是县衙的捕头。人们拥上前,七手八脚把失主绑了起来。
人们把失主弄到县衙,县官升堂审问。
先将失主松了绑,跪在一边,土生夫妻跪在另一边,几位证人也在一旁跪着。
捕头向县官陈述了经过,退至一旁。
县官一拍惊堂木,问那失主是怎么一回事?
失主说:“他捡到小人的银子,藏匿了一半不还,小人跟他理论,他竟然撞小人,小人这才自卫,请县老爷为小人做主。”
县官又问土生,土生说:“小人捡到银子不假,不过,我没有打开袋子看过,确实不知道是多少银子。本来,小人家境贫困,我想把这笔银子,用做本钱做点小买卖。可是我的娘子不允许我这样做,非要我把这笔银子还给失主不可,我这才把他引到家中,将银子还到他手里,他却说我藏匿了他的一半银子,我真是冤枉啊,万望县老爷为小人做主啊。”
县官问土生的娘子,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土生的娘子说:“我夫君土生所说的一字不差,没想到好心却遭了诬陷。他还趁机调戏民女,请老爷为民女做主。”
县官询问证人,一邻居老汉说:“这土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从小就忠厚老实,从来没有做过缺德的事。常言说,捡得当买得,见官还不得。可是,土生主动找他还银子,他不但不感恩,反而诬陷土生藏匿了他的银子,还动手打人,耍流氓,这是什么人啊?真是遭雷打的东西。”
县官再一次问失主:“你说一个准数,本官为你做主。”
那失主说:“我也记不清准数,不过,不会少于五十两。”
县官让失主在写有五十两银子的纸上画押。
县官问失主:“是你看见他捡到的,还是他自己承认的?”
失主说:“小人没有看见他捡到,是他亲口承认的。”
县官问:“你说的是事实吗?”
失主说:“小人没有半句虚假,请大人明鉴。”
县官问:“如果你捡到银子,会主动还给失主吗?”
失主回答:“我又不偷不抢,我捡到的当然是我的啦,我又不是傻子,还给失主干什么啊?”
县官说:“你说得也对,我是说,万一你良心发现要还给失主的话,你会留下一半吗?”
失主说:“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要还。”
县官把装有银子的兰花布袋交库吏当堂称兑,库吏报:“有银子二十两八钱。”
县官宣判:“土生捡到银子,主动还给失主,失主失银五十,土生捡银二十,数目尚且不符,失主另行寻觅。土生所捡银子,因无失主认领,充入官府库中,此为结案判词。”
失主大呼冤枉,县官一拍惊堂木,继续宣判:“另:土生拾金不昧,其妻心底无私,特赏银子百两,倡导良好风气。”
土生夫妻连连叩头谢恩。
县官说:“你夫妻二人,带上赏银,回家去吧。”
县官一拍惊堂木,继续宣判:“另:失主诬陷好人,还行凶耍流氓,杖责十五大板,警示不良恶行。”
@溜到寺后聊情感结语:倡导良好风气,警示不良恶行。官清民安乐,做人不欺心。
@溜到寺后聊情感再次感谢友友的浏览,真诚想知道友友对小文的看法?以文会友,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