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详细的耳硬化症的详解····赶快收藏起来

 忘仔忘仔 2022-06-28 发布于山西

最近都太忙了,都没来得及更新,各位老铁抱歉啊

终于忙完了,可以好好更新下公众号了

老铁们久等了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耳硬化症·······

在工作中不注意就会漏诊哟,今天我们结合病理好好一起看看



  • 耳硬化症是一种特发性疾病, 可导致颞骨岩部 的海绵体病或硬化改变,导致传导性,感觉神经性或 混合性听力损失。 

  • 该疾病的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听力丧失,通常是双侧的,可能伴有耳鸣。无并发症的耳硬化症传统上是一种临床诊断, 尤其是通过听力下降,鼓膜完整,声导抗,纯音听阈,盖莱试验等症状与检查相结合做出诊断;然而,当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时,特别是当患者存在感音性听力障碍,此时高分辨率 CT(HRCT)检查可用于诊断并指导治疗。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图片

  • 临床表现

  • 1.耳聋:双耳或单耳渐进性听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 2.耳鸣:约20%-80%的病人伴有耳鸣。耳鸣多为低频性、持续性或间歇性,后期可出现高频性耳鸣。

  • 3.Willis错听(韦氏误听)现象:患者在一般环境中分辨语音困难,在嘈杂环境中听辨能力反而提高,这种现象称为Willis错听。常在2000Hz时伴有骨传导抑制。

  • 4.眩晕:少数病人在头部活动时出现短暂的轻度眩晕。

  • 传导性听力障碍:通常是继发于镫骨足板的异常骨质改变。耳部传音系统有外耳道、鼓膜、听骨链、蜗窗等。外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分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个途径。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及听骨链活动,使内耳淋巴液产生液波振动,该传声过程为声音在人体内常见的传导过程,称为空气传导。若声波是通过颅骨的振荡传入内耳,引起声音的感觉,称为骨传导。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骨传导不受影响,而空气传导途径中的传音结构改变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进入内耳的声能减弱,所造成的听力减退为传导性听力损失,称为传导性聋

  • 感音性听力障碍:早期己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声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辨语言,由于初步的听力学检查不能将感应性聋、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区分开来,因此统称感音神经性聋。如老年性聋、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聋、迷路炎、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 图片


  • 病理:

  • 在组织学上, 耳硬化症病变区域可以观察到无序骨吸收灶,新骨沉积,血管增生和结缔组织间质。 

  • 耳硬化症的病理改变总体上可以分为两期:海绵化期和硬化期。 

  • 海绵化期主要表现为内耳骨迷路的骨质破坏、骨质吸收,致密骨被血管丰富的海绵状新生骨取代。随着疾病的演变, 海绵状新生骨血供减少、 出现钙化,骨质逐渐致密,病变范围逐渐累及前庭窗、镫骨脚板及其环状韧带,导致前庭窗狭小甚至封闭,镫骨活动度降低、镫骨底板增厚,上述病理过程在临床上的表现为患者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庭窗型HRCT表现

活动期:前庭窗、窝窗周围片状、条状或点状骨质密度减低,低于周围正常内生软骨层,前庭窗似“扩大”,(有前庭窗、镫骨、匙突)、骨岬形成的三角区域—前庭窗前区时前庭窗区最常见的耳硬化症发生部位。

窝窗受累可以时单独发生或通过前庭窗的病变波及到窝窗

硬化期:主要表现为镫骨底板增厚,表现为弥漫性增厚或局部增厚,镫骨底板增厚以局部不规则增厚多见,后者包括前极增厚、后极增厚、双极增厚,以镫骨前极增厚为耳硬化症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前庭窗龛狭小或封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耳蜗型HRCT表现

活动期:表现为耳蜗周围片状、条状或点状及弧线状低密度影,耳蜗底周围最常见,中顶转周围亦可累及,典型表现为“双环征”,病灶周围骨内膜层累及表现为骨密度减低,连续性中断,当病变活动期与静止期同时存在时,可见密度增高与减低区交替出现,表现为“马赛克”征。

硬化期:类似正常。

混合型:病变同时累及多个部位,以前庭窗前区及耳蜗周围为主,常为双侧内耳受累,半规管周围亦可累及,表现为弥漫分布的骨密度减低。

图片

图片

耳硬化症的CT分级(Symons and Fanning)

I级 仅累及卵圆窗,海绵状或硬化性病变,镫骨底板增厚,和/或脱钙、变窄或扩大的圆形或卵圆窗 

II级 斑片状局部耳蜗疾病(伴或不伴窗受累)

 II A 级:耳蜗底轴受累 

II B 级:中转、顶轴受累 

II C 级:基底底轴、中轴或顶轴同时受累。 

III级 耳囊窝周围弥漫性融合性病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资料

DOI:10.1097/MAO.0b013e318277a1f7.

https:///10.1016/j.otc.2017.11.001

DOI 10.1007/s13244-014-0313-9

DOI:10.1097/MAO.0b013e318277a1f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