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行记(五)世界文化遗产——天坛

 新用户8926AVU2 2022-06-28 发布于北京

前往天坛公园再次去游玩的想法由来已久,当然,前提是一家三口一起去游玩。自1999年7月29日一家三口游玩了天坛公园后,转瞬已经21年过去了。由于是国庆节,去北京的好多景点需要提前预约,于是在2020年10月3日,通过手机《畅游公园》预约了5日的天坛公园、颐和园门票,准备用一天时间再次去游玩这两个21年前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天坛分别有内墙与外墙两道墙壁,坛墙南面为方型,而北面却是圆型,意欲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墙分别有东天门、西天门、南天门、北天门四个进入公园的大门。

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huán )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天坛公园,也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8年12月将天坛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即人神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文章图片3

从网上搜索了3张航拍天坛照片,方便直观了解天坛的整体风貌。


天坛公园东门

文章图片4

2020年10月5日早晨,从儿子住处乘坐地铁不一会就到达天坛东门地铁站,出地铁站行走不一会,上午9点40分到达天坛公园东门。进入公园十分方便,拿出身份证一刷,就进入公园了。

文章图片5

进入公园,对21年前从哪个门进入的天坛,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但内心感到21年后能故地重游,也是满心欢喜。进入东门以后,一条笔直的大路伸向远方,天坛公园独特的、坦荡大气的美便呈现出来。于是拍照留影。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使用自拍杆合影。

文章图片8

这是我们自东门进入后的游览路线。先是绕着天坛外面的公园转了一圈,公园内到处都是晨练的人,十分热闹。

文章图片9

在墙外的树上发现一只松鼠,使用华为P40pro手机拉近拍摄。

文章图片10

天坛外墙。

文章图片11

进入天坛外墙内拍摄的墙内景色。


北宰牲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重檐歇山顶五开间大殿,上覆绿色琉璃瓦。前设井亭。古代坛庙、陵寝等祭祀场所均建有宰牲亭,用于屠宰祭祀所用牛、羊、鹿、兔、猪等牲畜。在宰杀牲畜前有繁琐的礼仪,设香案行礼,由鸿胪寺派专门官员视宰。屠宰时,先以大木槌猛击牲畜头部,故又名“打牲亭”。

文章图片12

进入天坛公园之后,往北方向行走,就看到北宰牲亭。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北宰牲亭远景。

文章图片13

大门锁闭,参观不了。


七十二长廊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继续前行,就到达通往内坛的七十二长廊。长廊宽5米,长293米,共七十二间,与祈年殿大小三十六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又称“七十二连房”,连檐通脊,覆绿色琉璃瓦。是祭祀时将宰牲亭、神厨、神库存放的祭器、祭品送至祈谷坛的通道。


北神厨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北神厨,大门紧闭,暂不开放。院内东殿为左神厨、西殿为右神厨,是为祈谷大典备办粢(zī)盛庶品,玉帛醴(lǐ)等三十余种供品的专用厨房,面积400平方米。


内坛大门

文章图片20

内坛壝墙。壝:wéi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

文章图片21

内坛大门。到此处必须重新验票,儿子使用的年票在此处不能使用,必须购买门票方可进入。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内坛壝墙上的琉璃。

文章图片24

进入内坛东壝门后转身拍摄的照片。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祈谷之所。

文章图片25

进入东壝门后,古朴典雅,大气端庄的祈年殿就出现在眼前。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这个三层圆台就是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

文章图片26

东配殿。

祈年殿前两侧的东、西配殿,原是分别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分别辟为陈列馆。

文章图片27

东配殿。

祈年殿前东侧的配殿。

文章图片28

西配殿。

祈年殿前西侧的配殿。东西配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为前九后七,两排共十六楹。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以其“参差不齐”为由,拆除后殿,仅存前殿九间,用于尊藏供奉从祀神位。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从东壝门前拍摄的一组天坛照片。之后,往北行走,准备绕天坛转一圈。


皇乾殿

皇乾殿是祈谷坛的“天库”。大典時祈年殿所供奉的“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的神牌平日在殿内供奉。祈谷大典前一日,皇帝亲临上香,行请神礼后,才由太常寺官员将神牌以龙亭恭请到祈年殿内各神位陈放。该殿初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五间庑殿頂,上覆兰色琉璃瓦的大殿,殿匾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笔。

文章图片32

天坛最下层的石雕。

文章图片33

北壝门。

文章图片34

沿着天坛向北行走不远,就到达北壝门,门外就是皇乾殿。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从北壝门向内看皇乾殿。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近距离拍摄——皇乾殿。

文章图片41

皇乾殿西侧有一座小门名古稀门。当年,乾隆帝去行祈谷大礼时,已近70岁,群臣提议,为免皇帝劳顿,就在皇乾殿旁开一小门,专供皇帝出入,乾隆欣然采纳,就有了这祈年殿后面的后门。当时乾隆皇帝还立下规矩,规定后代子孙七十岁以上才能使用此门,但乾隆之后就没有皇帝使用过这道门了。


祈年殿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从北壝门向南拍摄的天坛祈年殿景色。

文章图片44

打卡留影。

文章图片45

出皇乾殿后往右拐,向西行走不远后,绕着祈谷坛向南行走。这是祈谷坛最下面一层的石雕。

文章图片46

西壝门。

文章图片47

在天坛祈年殿西南方向拍照,此处游客较少。

文章图片48

摄于1999年7月29日。和下面的照片比较一下,时光飞逝,转眼21年过去了。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在祈年殿正前方拍照,游客很多,能迅速拍到照片实属不易。当然,一家三口合影也是必须的,要和21年前的照片做个比较。

文章图片53

摄于1999年7月29日。

21年前在天坛祈年殿拍摄的照片,那时儿子7岁。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继续向祈年殿上方行走,转身拍照,和21年前拍照的地方几乎相同,转眼儿子已经成大小伙子了。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4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12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24根柱子,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28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8根铜柱,总共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内陆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

文章图片58

游客很多,几乎靠近不了,只好拍摄一张照片。

文章图片59
文章图片60

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呈现在眼前。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文章图片61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儿子在专心致志地拍照。

文章图片65
文章图片66
文章图片67

在祈年殿的大红窗户下拍照留影。

文章图片6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拍摄一组窗户照片。

文章图片71

儿子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RAW图像格式后期处理的——祈年殿。

文章图片72
文章图片73

祈年殿台基分3层,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上层望柱头(双龙石雕)、中层望柱头(双凤石雕)、下层望柱头(瑞云石雕)。这是在上层望柱头(双龙石雕),拍摄的照片。

文章图片74

这是在中层望柱头(双凤石雕),拍摄的照片。

文章图片75

这是在下层望柱头(瑞云石雕),拍摄的照片。

文章图片76

走到南面快到祈年门时,转身拍摄的祈年殿景色。蓝天衬托下的祈年殿尤显雄伟、壮观。


祈年门

祈年门是祈年殿院落的正门,为庑(wǔ 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殿顶建筑,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门,百官进出右(西)门,该建筑系明初原物。

文章图片77
文章图片78

在祈年殿内拍摄的祈年门里面的景色。

文章图片79
文章图片80

站在祈年门向北拍摄的祈年殿景色。

文章图片81

祈年门大门。

文章图片82

祈年门正面。

文章图片83
文章图片84

俯下身,使用手机拍摄的祈年门一角。

文章图片85

手机拍摄的祈年门前面的三拱门。

文章图片86

数码相机拍摄的祈年门前面的三拱门。

祈年门前面的三拱门。


丹陛桥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是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一长360米、宽29.4米的砖石台基。'丹'意为红,'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之所以又称'丹陛桥',是因为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券洞是用来赶运牲畜的),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丹陛大道并不是一条与地面平行的路,而是北高南低的坡道,北端高4米,南端高1米,两端距离地面高度相差3米。原来,皇帝去祈年殿祭祀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皇天上帝的尊敬,必须从南向北行走。此所谓“北面而事之”,尊贵的人和神都是坐北朝南,地位较低的人和神要背南面北侍奉。皇帝地位比皇天上帝要低,因此要从南面向北面走,以表示对皇天上帝的尊敬。行走在南低北高的大道之上,会令人有步步登高的感觉,寓意皇帝步步高升登临天庭。

由于是升天之路,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称'神道'。中间神道,供皇天上帝神灵行走,凡人不得涉足;东侧为皇道,皇帝专用;西侧为王道,供王公大臣通行。

文章图片87
文章图片88

从南向北拍摄的丹陛桥。

文章图片89

从北向南拍摄的丹陛桥,照片上的建筑就是成贞门。


具服台

位于丹陛桥中间的具服台为一方形石台 ,周围护以汉白玉石栏板。每逢祭祀大典,先于台上搭一黄云缎方形帐俗称“ 小金殿”。皇帝于大典前先行至此,净手并换上蓝色祭服,大典结束后仍回这里更衣,故又名“更衣台”。

文章图片90
文章图片91
文章图片92

上面的老照片拍摄于1910-1913年间,是从网上搜索到的。具服台上的石构件或许是用于固定帏帐的。现在具服台上建起一座仿帏帐造型的建筑,用于向游客出售旅游纪念品等。


成贞门

天坛圜丘的四天门之一——成贞门。四天门分别是: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 成贞门。各门名称第二字取自《周易》乾卦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元”代表始生万物;“亨”为万物生长繁茂亨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

文章图片93
文章图片94

从成贞门向北远眺祈年门、祈年殿。

文章图片95
文章图片96

从南向北拍摄的成贞门。这里是圜丘和祈年殿的界门。


皇穹宇

皇穹宇,是祭天大典供奉黄天大地和清代先帝牌位的殿宇。

文章图片97
文章图片98

站在大门向里面拍摄的——皇穹宇。

文章图片99

摄于1999年7月29日。

文章图片100
文章图片101
文章图片102
文章图片103
文章图片104

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皇穹宇。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

文章图片105
文章图片106

东配殿。

文章图片107

西配殿。

文章图片108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游客很多,无法去验证是否能够回音。


圜丘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祀天台。圜丘的登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以及“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上帝的起居室。)。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文章图片109
文章图片110
文章图片111

圜丘北门。

文章图片112

圜丘南门。

从皇穹宇继续向南行走,就到达圜丘。圜丘坛有内外两层壝墙围起,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圆地方。这是最外层的棂星门,外面的围墙是方形的,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3个门,共12个门,象征着12个时辰。

文章图片113
文章图片114
文章图片115

这是内层圆形壝墙,东西南北也各有3个棂星门,共12个门,象征一年的12个月。内外两层壝墙的棂星门共计24个,象征着24个节气。

文章图片116

这是21年前,1999年7月29日,在圜丘第二道棂星门前拍摄的照片。

文章图片117
文章图片118
文章图片119
文章图片120

上面一组照片是在圜丘第二道南面的棂星门拍摄的。

文章图片121

圜丘最下层的护板及石雕。

文章图片122

圜丘最下层的护板及石雕。

圜丘坛用汉白玉建成一座三层圆形天台。石坛高5米多,分为三层,每层周围有9级台阶,并有护板。圜丘坛东西南北四面台阶共有36个,象征36个天罡星。护板,最上层护板为36块,中层护板为72块,下层护板是108块,所有护板数相加为216块。而216正好是9的24倍,在古代哲学中更是代表了天地总和。《易经》中有记载:“《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天坛的建筑颜色和数量都颇有学问,每处细节蕴藏先贤智慧,大家有机会去天坛游览的时候,可以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数一数。

文章图片123

21年前(1999年7月29日),在圜丘前拍摄的照片。

文章图片124

站在圜丘上回望皇穹宇。

文章图片125

21年前(1999年7月29日),在天心石拍摄的照片。

文章图片126

登上圜丘,在第一层台面中央嵌一块圆形石板,叫“天心石”。从天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

文章图片127
文章图片128

从南向北拍摄的圜丘最外层棂星门。

文章图片129

花卉造型,有点国庆节的气氛。

文章图片130

位于大道西侧的“世界遗产”标志。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抖音编辑了一段21年前后的照片。

    至此,自上午9点40分进入天坛公园东门至12点10分从天坛公园南门(昭亨门)出,共用时2小时30分钟游玩了天坛,但因为下午还要去颐和园,所以天坛祈年殿西边的杏花林、方胜亭、百花园、钟楼、斋宫、神乐署、凝禧殿、显佑殿就没有去。

    北京有九坛八庙: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祈谷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八庙指的是: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和历代帝王庙。期待有机会再去北京,慢慢逛,走遍九坛八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