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一场噩耗传来,周总理在北京因病去世。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举国上下都陷入了长久的悲痛之中,更不用说周总理的那些好友了。 宋庆龄和周总理结识多年,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得知周总理去世的噩耗后,她十分悲痛。 当时宋庆龄的身体已然不好,需要长期卧床静养。 ![]() 但是她还是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决定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为了稳妥起见,宋庆龄还让自己的养女隋永清和隋永洁跟着自己一起去往北京参加老友的追悼会。 就当宋庆龄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北京,好不容易参加了周总理的追悼会,但是她却在中途愤然离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年少时结为好友![]() 宋庆龄年少时曾留学美国,在美国接受了民主主义教育的洗礼。 早年间,宋庆龄一直拥护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后不久,在广州和共产党人合作创办了著名的黄埔军校。 1924年11月,周总理受邀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也是在这一时期,借着这个机会,周总理和宋庆龄女士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 ![]() 在任期间,周总理还曾邀请宋庆龄来校发表演讲,这也对周总理感触颇多。 他们虽然信仰不同,但是爱国之心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国家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自立,开始着手实施反共行动。 蒋介石的行为和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背道而驰,自然也得到了宋庆龄的公开反对和批评。 ![]() 1927年8月1日,宋庆龄公开发表演讲,批评蒋介石等人的可耻行为。 这也让宋庆龄变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时的共产党正处于革命低潮时期,后来周总理首先发动了南昌起义。 这是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对此宋庆龄也表示支持南昌起义,后来还担任革命委员会的委员。 对于宋庆龄来说,共产党人是值得信任的伙伴,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宋庆龄也始终和共产党保持着高度良好的合作。 在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期间,共产党人遭到极大打击,整个上海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 当时宋庆龄位置尴尬,国民党特务对她始终保持严密的监控。 可是就算宋庆龄遭到监控,但是她依然暗中和地下党联系,帮助地下组织摆脱国民党的控制。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宋庆龄也坚定的主张国共合作,在她看来,国共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动乱中的会面![]() 虽然当时国内政局动荡,周总理和宋庆龄都无法置身事外,但是他们二人的友谊却越发的坚固。 蒋介石掌权之后曾多次对宋庆龄进行威逼利诱,后来还妄图对她实施暗杀。 可是就算如此,宋庆龄依旧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和共产党人保持着联系,也在暗中帮助了共产党很多。 ![]() 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周总理途径上海,于是提出要来看望宋庆龄。 得知这个消息后,宋庆龄也是非常的高兴,许久不见的好友能够在这乱世中再次相见,这该是多么难得啊。 为此宋庆龄还决定亲自下厨做饭来款待客人。 当周总理等人到来之时,宋庆龄亲自走到门口进行迎接,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 一见面,双方都在关心对方的近况,周总理还传达了毛主席的问候。 在这乱世中,还能够好友相聚,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当时日本侵华一触即发,共产党也提出国共统一战线,希望可以和国民党进行合作,一起积极抗日。 为此宋庆龄也是绝对支持,她认为在外敌面前,所有的力量都应该团结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 在这次会面上,周总理热情地向宋庆龄介绍了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决策,也得到了她的极大认可。 相聚的时间总是非常短暂,很快就要再次迎来分离,他们双方又要再次奔赴各自的战场。 淞沪会战之后,上海陷入动乱,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宋庆龄去往香港。 后来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同志还曾去往香港看望宋庆龄。 ![]() 随着战争不断热化,香港很快沦陷。 为了保护宋庆龄女士的安全,周总理还派人去香港接回宋庆龄,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顺利到达了重庆。 当时两个人都在重庆,也多次进行了会面。 解放战争时期,宋庆龄无条件地支持共产党。 建国之际,周总理和伟人一致认为宋庆龄对共产党帮助良多,于是邀请她前往北平,见证新中国的成立。 ![]() 邓颖超特地前往上海劝说宋庆龄北上。 在她到达北平火车站之际,伟人、周总理等国家高级领导人都亲自前来迎接,以表达对她的尊重和重视。 作为民主党派,宋庆龄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多年来,宋庆龄一直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不曾有一丝的懈怠。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的工作也越发的繁忙,两个人相聚的时间反而变得短暂。 虽然如此,但是二人之间的友情却始终不改。 参加好友追悼会![]() 建国之后,周总理身兼要职,常常分身乏术。 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周总理的身体很快出现了问题。 虽然身体不适,但是周总理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直到自己彻底无法起身。 1975年,周总理病重,得知这个消息后宋庆龄也是非常焦急。 ![]() 为了让周总理能够养好身体,宋庆龄常常把自家鸽子下的鸽子蛋收集起来然后送给周总理。 可是人的身体终究不是铁打的。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传来。 当时宋庆龄在上海生活,听到好友去世的消息后,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 宋庆龄当时痛哭了好几天,最后才勉强维持住自己的情绪。 好朋友离世,就算相隔很远,就算身体不好,宋庆龄最终还是决定要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当时身体不适,宋庆龄走路都有些困难,于是只好让养女隋永清和隋永杰洁搀扶着自己一起去。 ![]() 1976年1月10日,在养女的搀扶下,宋庆龄来到了医院和周总理的遗体告别。 结果没想到,刚回到家就被告知,有人对她的行为表达了不满。 有些人表示,宋庆龄不应该带着两个不相干的外人去和周总理的遗体告别。 听到这个话,宋庆龄非常生气地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有人扶我都不可以吗?再说了,这两个孩子也是周总理看着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去?” 这件事已然让宋庆龄非常不高兴,但是她还是忍住了自己的不适,没有刻意去和别人争论。 ![]() 1月15日,宋庆龄参加了周总理的追悼会,结果没想到又发生了一些让她感到不愉快的事情。 有人在她身边偷偷地嘀咕说:她是周总理一边的人,是总理帮。 听到这个话,宋庆龄再也忍不住了。 宋庆龄知道,总理一辈子都在为国效力,没想到去世了还会被别人诟病。 一怒之下,宋庆龄中途就愤然离席。 ![]() 自己和周总理是一辈子的朋友,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情,宋庆龄也不愿意自己和周总理的友谊被别人这么指责。 回家之后的宋庆龄越想越生气,直接表示辞职回上海养老。 没过几天,宋庆龄就登上了回上海的飞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闭门谢客。 ![]() 在宋庆龄的心里,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为国家做了很多事。 因此她也不能原谅那些妄图诋毁周总理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宋庆龄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怀念周总理。 周总理一生都在为革命做贡献,他为了人民宁愿选择牺牲自己的健康。 他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革命事业,他愿意耗尽自己最后一滴心血来换来国家的安宁和平。 总结![]() 周总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永远和人民生活在一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宋庆龄和周总理都是出色卓越的革命家。 和周总理一样,宋庆龄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解放事业中。 在革命过程中结下的情谊不会因为时间而磨灭,也不会因为时间而变淡。 周总理和宋庆龄之间的深厚情谊让每一个人都为之深深感动。 他们的故事也不会被遗忘,相反会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依然不忘先烈的教诲,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