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97年,病重的朱元璋,将宠爱的李淑妃叫来,表明要她殉葬之意,

 铁血老枪 2022-06-28 发布于湖北
1397年,病重的朱元璋,将宠爱的李淑妃叫来,表明要她殉葬之意,可当李淑妃自缢身亡后,他又哭成个泪人:“我对不起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李淑妃的死,是朱元璋一手安排的。可李淑妃真的死了以后,年迈的朱元璋却忍不住放声大哭。

从开创大明王朝开始,这条至尊之路,注定是一条无人陪伴的孤独之路。
 
1382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故,朱元璋悲恸万分。马皇后与朱元璋感情特别好,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犯疑心病,斩杀功臣。

臣子们都不敢劝,唯有马皇后敢劝他。
 
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发誓不再立皇后。可后宫那么大一群人要管,怎么办呢?

于是,朱元璋便挑选了镇国上将军李杰的女儿李氏为淑妃,掌管六宫。李淑妃颇为知书达理,是位明事理的好女人。
 
李淑妃一直陪伴在朱元璋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李淑妃和朱元璋的感情虽不及马皇后,可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三年的陪伴,李淑妃的所作所为,朱元璋全部看在眼里。
 
他知道李淑妃是个好妃子,然而,好又有什么用。朱元璋早已定下来的接班人,那便是马皇后的儿子朱标。

在他眼里,即便朱标死了,接班人也会变成了皇孙朱允炆。后来,朱元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担心自己百年后,李淑妃会干预朝纲。
 
因此,他下定决心除掉李淑妃。可是,她又没有犯什么大错,所以朱元璋只能这样对她说:“我觉得大限快到了,你跟随我多年,尽心尽力地服待我,我很感动。现在,我也要走了,你去见见你的哥哥们吧,成全了你们之间的骨肉之情。”
 
李淑妃何等聪明,立即就知道朱元璋所想。虽然难过,可她真心爱他,所以即便他让自己死,她也在所不惜,所以回去后,她便悬梁自尽了。

朱元璋听后,嚎啕大哭,于心不忍,喃喃道:“对不起啊。”

不过,尽管如此,他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为了朱允炆能坐稳大明江山,这些人,必须得死。
 
后来,他又选了三个妃子来主持后宫事务,结果三个人常常因意见不合吵得天翻地覆。朱元璋索性将他们全杀了埋在一起,好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吵。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个心狠手辣的皇帝。开国之初便诛杀功臣,24位功臣中有20位是死于他的猜忌之下。以往还有马皇后规劝,马皇后死了,便再也无人能拦得住他了。
 
李淑妃死后一年,就是1398年,朱元璋油尽灯枯,撒手人寰。死前,他下令将46位妃子全部殉葬,唯独放过了张美人。当然,并不是他仁慈,而是张美人的女儿宝庆公主的话,让他动了恻隐之心。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深得他的宠爱。有一次,朱元璋问宝庆公主:“要是父亲和母亲离开你了,你要怎么办?”

小女孩天真无邪地说:“那当然是和父皇母妃一起走,一家人就要在一起”。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放弃了让张美人殉葬的想法。
 
古代最早的殉葬制度来自商朝,他们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为了维持生前的生活品质,奴隶主死后就让奴隶殉葬,好再伺候他们。

在这之后,春秋战国、秦国都将殉葬这一习俗沿袭了下来。
 
《史记》中记载,秦武公死后,有66人殉葬,秦穆公有177人殉葬,秦始皇死时,胡亥就下令“先帝后宫无子者,不得出焉,一切命令皆从死。”就是说,没生过孩子的后宫嫔妃必须殉葬。
 
到朱元璋这里,殉葬也成了必要的一环。当然,他顺便铲除了后宫势力,不让他的嫔妃依靠裙带关系影响下一任皇帝。

不得不说,确实深谋远虑了。只可惜,朱允炆没有嫔妃来扰乱朝纲,却被亲叔叔赶下了台。
 
朱棣死时,也效仿父亲,让30多位嫔妃陪葬。现在看来,明朝的嫔妃殉葬恐怕不仅是让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皇帝般的生活,而是在为下一任皇帝铺路。
 
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对女性来说是何其不公。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的年代,才将活人殉葬制度废除。

明英宗对大明朝没做过多少贡献,但废除活人殉葬,却是他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权力的压迫下被迫死去。有多少人像李淑妃那样,命不由已,唯有接受。又有几人会像张美人那样,被女儿一席话救下。

纵然为殉葬者刻多少碑,写多少不朽的传记,都没有好好活着来得实在。#历史# #婚姻# #故事#
作者:夕照
编辑:薄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