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工作总是落不实?

 快乐者生存 2022-06-28 发布于北京

战略的核心是“抓准”,执行的核心是“抓狠”。一准一狠才会稳。

“抓狠”不是简单粗暴,而是执行要坚决,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活。简单粗暴常常是无能的表现,缺乏专业知识,尤其是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最后只能靠组织的权力,而不是来自于非权力的影响力。权力战胜科学可不是一个好兆头。暴戾之气盛行,往往是缺乏自信走下坡路的表现。

​一,执行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每次领导讲话都毫无例外地要强调两点,一是提高认识,二是抓好落实,反复强调的,恰恰说明这两点不容易做到。“落实落实再落实”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布置的口头禅。为什么很多事情总是落不实?是不会做,不愿做,还是不敢做,抑或没时间做?是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抓落实的能力换一个说法,就是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对决策进行解码,将决策的目标结构化,分解成阶段和序列,排出时间进度表,将工作量分配给各个岗位,将规划落实到纸面上;配置相应资源,尤其要估计哪个环节可能出问题,加强力量的配备;要明确职责和分工,结合激励和约束手段强化落实;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可见,提高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能力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把执行不力当成态度问题,这是非常不全面的。不愿做当然是态度问题,不会做则是能力问题,不敢做是授权问题,没时间做,则是职责和分工问题。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本事去做,是一个能力问题。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工作的难度也就更大了,各种约束条件更多了,本领恐慌成为常态,唯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提升我们的执行能力。

二,目标的设定和分解很关键

企业常常在使命、愿景的指引下制定了战略,这种战略更多是方向性的,或者是概念性的,有时候并不具体。如何把战略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目标,做好发展规划,才是落实的第一步。

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对战略进行解码,解码的关键是能够把目标结构化,能够抓住关键问题,能够制定出行动方案。

1,把目标结构化的能力,遵循的是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说,在拆分目标的过程中不遗漏,不重叠,把事情分清、分净,这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构建议题树,将核心问题分解为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来解答核心问题,抽丝剥茧,最后把问题解决掉。

比如一家旅游企业要大力发展出境旅游市场,这只是一个方向,随后你要明确你的客户在哪里?他们想去什么地方?你的资源优势是什么?重点发展哪个目的地市场?市场份额是多少?收入是多少?主要的产品是什么?销售渠道怎么畅通?具体谁负责?重要的时间节点是什么?重要的里程碑是什么?把这些内容一一落实在纸面上,是执行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2,抓关键能力,遵循的是“二八原则”,比如,一家公司利润的80%来自于20%的顾客,同样,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这20%的顾客、产品和强势品牌就是公司的关键。把握好这种不平衡性,通过二八原则对问题进行优先排序,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抓关键方面,旅游企业常常做得不够好,不断地走向大而全,小而全,结果是“样样都要,样样失掉”。自己的核心客户需求反而满足不好,核心产品也没有打造出来,提供的是太多的大路货的东西,缺乏特色和竞争力,不能成为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看上去热热闹闹,十分辛苦,但却不能取得好的效益。

3,制定行动方案。证券公司投行部门给企业做上市的时候,都会给出一份行动方案action plan;管理咨询公司给企业做战略咨询的时候,同样会拿出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其实就是目标的设定和分解,要把阶段性目标和里程碑列出来。

遗憾的是,不少旅游企业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恰恰缺少这一份行动方案,有些即使有,也太粗糙,关键节点和举措不明确,结果只能变成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风一吹掉在地上的做秀文本。之所以如此,常常是事情没有想明白。

现实中的问题是,战略分解与打法之间的连接普遍缺乏,一系列的举措并不都是指向目标的实现,“两张皮”的现象极其普遍。战略制定与行动方案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才能更好地推动战略的落地。一切的工作都要有基于战略的系统性思维。

三,明确的职责和合理的分工是执行的有效保障

战略解码是第一步,组织的支撑才是有效的保障。

1,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合理的分工是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寄希望于各级管理层抛开自身利益,跳出自我界限,努力协同配合是高层管理者的良好愿望,常常只能是愿望。

但推动组织之间的协同和信息共享,追求整体管理系统的最优,应成为管理者不懈的追求。要围绕战略目标,推动组织内各项活动的一致性,且能够相互支撑和加强,是更高层级管理者应尽的责任。组织的协同常常成为企业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旦在工作中发现忙乱,就要反思职责是否明确,分工上出了什么问题,这是屡试不爽的经验。

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总体上水平不高,职责不清或者分工不到位的情况广泛存在,尤其是越级管理、交叉管理造成了很多的困扰和低效率。既然有组织,就要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要找到合适的人,而不是简单的越俎代庖。

2,分工的混乱不仅来自于公司内部,有时还来自于公司外部。执行不力的原因,还有一种是由于上级领导的过度干预。有些领导闲不住,对下属单位总是非常关心或者不放心,常常代替下一级的管理者行使职权,看上去东奔西跑,忙忙碌碌,其实造成了下属单位的依赖思想,容易向上推责任,反而不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各级领导不能够各得其所,对公司的价值创造意义不大。

集团性企业需要明确定位自身的职能,是战略管控型,还是运营管理型?不该管的去管了,反而会造成混乱,太多人参与的结果是谁都管,谁都不对结果负责。

四,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是可行的措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是确保执行的必要手段

不少旅游企业都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有的甚至汇编成册,厚厚的几本,但是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有些甚至出现了较大的漏洞,为各种各样的跑冒滴漏,甚至腐败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不是没有制度,而是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如何有效执行,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台塑集团以执行力强著称,除了组织上的保障以外,他们创造了一套执行的办法,非常有效。这套办法总结出来就20个字: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流程化,流程信息化。

管理制度化很好理解,就是把各项管理要求通过制度的形式写出来,成为大家的行为规范。制度的制定要本着精简高效管用的原则,不能以制度之恶增加员工无谓的劳动,提升公司的成本。管理失去人性,首先是领导者失去人性,进而是制度失去人性,然后才是执行者失去人性。

制度出来以后,要把这些制度制成表单,在制成表单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现哪些是可操作的,哪些是不太可行的,这就是制度表单化,这个过程为考核奠定基础。

表单化的制度进一步嵌入到工作和业务流程当中,把制度的落实成为了一种必经的流程,这就是表单流程化。

最后要把这种流程嵌入到公司的信息系统当中,用信息系统确保流程能够真正被使用,确保执行的准确性,这就是流程信息化。

台塑集团坚持这20个字,把执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制度加科技的优势。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流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又可以反过来用于优化流程,从而使执行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工作落不实,执行不力,不仅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多的是能力问题。对战略进行解码,抓住关键环节;明确岗位职责,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健全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固化相应流程;再加上合适的人以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保证完成任务”才不是一句空话。

碰到问题不怕,而是我们有没有办法?有没有科学的精神?有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沟通越来越少,不注重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这不是正确的选择,更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简单粗暴任性越来越多,这是通往奴役之路。各项工作看似在落实,其实是低水平、低层次的。

把公司战略和员工讲清楚,上下形成共识,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同心协力,才能为落实打好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是各级管理者共同的责任。制定战略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不能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实际上最后大家没有形成共识,执行中就很难去一致行动。

信心爆棚,能力不足;决心很大,办法很少;理念很好,路径难找;实事虚干,虚事实干;不解决好工作落实中的“桥”和“船”的问题,不能解决好“理旧账”和新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司的战略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和纸面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