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你觉得我的病,还值得花这些钱吗?”

 何裕民 2022-06-28 发布于上海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是寄生于疾病中的 “多面镜”!既反应着癌症患者在面对病魔时,胆怯又勇敢的自己;体现出,医者纠治过程中的心切与期望

早年间,有位林姓患者,地地道道农村人。不幸的是在某次体检中,她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之后丈夫带着她四处求医,也做了很多次化疗。找到笔者时,一是因为,该患者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西医疗法;二是,化疗费用太高,光是向亲戚借来的救命钱,也不知何时才能还清。

林女士的丈夫曾经悄悄咨询于笔者,像他妻子这样的情况还有康复的可能吗

看着这位丈夫满脸倦容,不舍得与妻子天人相隔的样子,笔者再次坚定地答应,尽一切努力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提高生存质量。而林女士最终也是没能超出预期(当时已告知对方家属,情况比较棘手)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发生后,给了笔者诸多深思。林姓患者的离世,是不幸的吗?对于日夜陪伴、带其看病的丈夫,面对现在这个结果,又会不会算是一种解脱?

笔者认为治疗期间,丈夫的陪伴是长期辛苦的,但,若可以用这些身体上能够承受的痛苦,换来妻子的几年健康生命,丈夫仍然会选择这样做

笔者的另一位患者,乳腺癌晚期的高女士,便是因为丈夫持之以恒的陪伴和关爱,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二十年!

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的时候,高女士已经51第一次进行手术,丈夫蹲在手术室外,忍不住嚎啕大哭。他不知道怎么面对和自己共同走过24年的妻子,一下子就提前进入了人生的最后一段。

幸亏手术是顺利的,但在手术结束之后高女士又踏上化疗放疗的“旅途”直至身体无法再承受这些治疗

高女士的丈夫亦如林女士的丈夫一样,不管刮风下雨,陪着妻子,支持她、鼓励她。而最终结果不算差,高女士抗癌成功,又多活了20年!(直至现在依然健在)

总会碰到家属或患者提问,何教授,您看我们这个病,还有医治的必要吗?听到这些话,笔者是痛心的,病魔虽然能带走人的健康,但始终带不走亲朋好友对你的牵挂。如果有希望,哪怕一点点,千万不要放弃

更重要的是,在“危险”发生的一开始,我们便需要立即做出反应。平时更需要对各自的健康负责,别等事情发生了,眼泪留多了才后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