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0快递小哥的援沪75天

 外滩TheBund 2022-06-28 发布于上海

上海恢复了烟火气

他们知道

是时候离开了

援沪快递小哥合影

“这才是上海,真好。”

湖北小伙刘超站在外滩,东方明珠和高楼群在蓝天下格外醒目,黄浦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他忍不住感叹。

过去2个多月里,他一直拉着货,奔忙在上海空荡荡的路上,早出晚归。偶尔经过外滩几次,路上一个人都没有。

刘超是一名京东快递员,昨天是他此行的最后一天,他和武汉支援小队另外37位小哥的援沪任务正式结束,也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时间。

这天上海的最高温度达到36℃,但外滩人流如织。

“你们是来支援的外地京东小哥吧!” 有架着手机直播的路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传站司机杨永生,开着货车从安徽合肥来上海支援,却因为临时工作安排,还没来得及和东方明珠见上一面,就和车队一起默默驶离了上海。

之前有一次他去浦东送货,天气放晴,远远地从外环上,望见了几十公里外陆家嘴三件套的轮廓。他觉得,这是自己离外滩最近的一次。

离开上海前援沪京东小哥们在外滩合影

与此同时,河北小哥梁永亮,在上海下单网购的渔具到货了,价格很实惠。前天休息,早上8点,他就蹲在了春申塘边,开始钓鱼。一上午收获颇丰,有野生鲫鱼、尾巴红红的鲤鱼……

他是个垂钓爱好者,支援期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上海钓一次鱼。回河北前,他终于让自己过了把瘾。最后,他把这十几条鱼都送给了坐他旁边、刚认识的渔友,“味道应该很鲜美,但是我该走了。“

对于上海,他们不是普通的异乡人。从4月中旬开始,5000多名京东一线员工陆续从全国各地赶赴而来。

他们有快递员、分拣员,也有传站司机、支线、干线司机等。

到6月1日为止,京东累计为上海运送了超过15万吨物资,带来了米面粮油、药品、母婴用品……解决了众多上海家庭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75天能做什么?对一名京东援沪小哥来说,是给用户打了8000次电话,送出超10000单包裹,是做了300次核酸和抗原检测,是和同事住一个酒店却因为分别上白班和夜班从未见面……

他们虽然平凡,但都拼尽全力,看着这座城市从沉睡中苏醒,恢复人间烟火。


01
“塑”一个“你”

“奋战”了70多天的5000多名京东援沪小哥,正在分批撤离上海。

梁永亮临走前收到一个神秘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定制的“大白”钥匙扣,他乐呵呵地笑了,这是东方花园的居民们自发定制的,塑造了一个穿防护服工作的他。

居民送给梁永亮的“大白”钥匙扣

穿着这身大白服,浑身捂得严严实实,梁永亮服务了上海多个小区,但没想到居民们惦记着他。随着“大白”一起送到的,还有一封感谢信,居民们说:封印在春季里的我们,看到了晨曦的亮光!

“晨曦”正是梁永亮的网名。“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梁永亮说。昨天,在回程的高铁上,坐他旁边的旅客,发现他是京东小哥,就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你们,真不知道那段日子怎么熬过去。”


梁永亮收到的感谢信

杨永生和他的合肥车队,是最早出发的一批人。6月24日中午,公司为这32位员工准备了一个欢送仪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他们一起喊出这句口号时,有的人眼眶湿润了。

杨永生说,“舍不得”。一是,舍不得过去72天里一起奋战的这些兄弟;二是,舍不得对他们无微不至的松江人。

“我们这些司机属于流动岗位,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很容易错过饭点,而当时上海的街头是很难买到一餐饭食的。松江的同事和准备餐食的店家,会额外关注这点,不管是特意留饭还是提前准备,没有让司机兄弟挨过一顿饿,这其实相当不容易。”

25日凌晨4点,他们29辆货车一起出发,跟来的时候一样,浩浩荡荡在高架上排起了红色长队。历经7个小时后,回到了安徽合肥,住进了隔离酒店。

援沪货车车队返回

刘超临走之前,参加了华东分公司组织的离沪欢送会。没有堂食、没有喝酒,但他没想到,这样的例常环节会变得如此动情。

有人回忆起刚到上海时,路两旁小区楼里的人探出头来高喊,“欢迎你们来支援”,有人分享送货路上,收到的客户感谢信……

“台上说着说着就哭了,下面许多人低下了头。”刘超说到这里,也有些哽咽,似乎想起了很多事……

02
抗原

6月中旬,上海入梅,天气很是古怪,时而晴空万里,冷不丁的又会下起一场劈头盖脸的暴雨。

刘超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对于他这样的快递员来说,这种天气为他们增添了不少麻烦。

常备雨衣的同时,刘超腰间每天都会挎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充饥的小面包、瓶装矿泉水、创可贴,还有一包抗原试剂。

出于防疫要求,从4月中旬支援上海到6月26日最后一次配送,刘超每天需要做一次核酸并自测抗原。而因为上海当时的疫情发展严峻,不少社区为了保险起见,要求快递员进入时,再做一次抗原。这样的经历,他们每天至少重复五六遍。

这些动作成了他工作中绝对不能忽略的一部分,每一位在上海的京东小哥都是如此,大家都表示理解。刘超说:“虽然检测流程延长了配送时间,但这能保证每一名快递小哥都是健康的,让小区居民踏实,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抗原图片(资料图)

对上海市民来说,连续几月天天排队捅喉咙做核酸检测和捅鼻子做抗原检测的“独特”经历难以忘记。有人回忆,“有时捅喉咙多了,连喝水都疼,有时做抗原用力猛了,还有人把自己捅出鼻血”。

而他们想象不到,送快递的刘超和同事们一天至少做一次核酸、两次抗原检测,在最紧张的15天时间里甚至一天要做5-6次抗原检测。刘超粗略算了一下,在上海的75天里,他总共做了约300次核酸和抗原检测。

“有些小区会在门口码好几盒,快递员来了就能做”,刘超回忆道。

“但是那段时间,没办法指望别人帮你什么事都提前准备好,我们就要随身带着抗原,去那里做完,拍照上传。”

物资短缺、运力紧张的那段日子里,每个快递员的工作量都是满负荷的。刘超觉得自己能顺利扛下来,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这样的“准备”。

“当然,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总有困难会超出你的准备范围。”

03

新疆小伙吾斯曼·热介甫的准备,是一行李袋的馕。

据京东内部统计,这次支援上海的行动,56个民族来了22个,吾斯曼是其中起点最远的一位。

他家在新疆和田的于田县,4月14日从于田出发,一路辗转汽车、飞机、高铁,历经55个小时,跨越5000多公里,才终于到达上海。

吾斯曼在看到公司号召的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同事们并不担心他磕磕巴巴的普通话,倒更怕这个新疆孩子来到东南沿海地区会水土不服,吃不惯,所以给他装了一大袋子老家的烤馕。

吾斯曼

不少远道而来的京东人,出发时都带足了家乡的食物。宿迁人陈通,就带了足足十斤宿迁特产烧饼。

合肥小伙杨永生则带了老婆给他腌好的六七袋朝天椒,本来说好有空去看看上海的大舅子,但因为封控迟迟没见上面。

刘超到了上海打开箱子一看,才发现妻子装上了满满一箱方便面、辣条、水果,还有妈妈做的腌菜……

他们坐上大巴、火车的时候,还会盘算这些食物能吃到第几天。

没成想一到上海,率先报销掉的不是食物,而是意想不到的东西。

04
电话卡

刘超带领的队伍一共38人, 这支湖北小分队在武汉抗疫时就表现突出,是京东内部颇有名气的队伍。

4月15日抵达上海后,他们很快投入了工作。多的时候,刘超一天要送300-500单,75天总共送出超一万单,几乎是在湖北日常工作量的两倍。

这也意味着一天他要给客户打出300-500个电话,通知对方快递送到了。有细心的居民看到这是来自武汉的号码,在电话里甚至哽咽了,“谢谢你们来帮助我们,一定要注意防护。”


京东小哥收到居民感谢信

然而,没过几天,刘超却发现自己的手机号被封了。身边也有兄弟出现类似情况,一问才知道是短时间内呼出次数太多,被运营商判定为可能是诈骗电话,冻结了号码。

“问怎么解决,说是要带着身份证去营业厅解封,当时哪有时间做这些,营业厅都找不到几个开门的。”

还好公司的反应很快,当天就找了运营商,为大家办了上海的新电话卡。

那段时间,不只是一线的快递员,京东的许多环节都在经历这样的高强度。

杨永生的岗位是传站司机,每天从松江园区把货物送去营业站,一天少则两趟多则四趟,两个多月下来跑了大约150车,共运了十万余件货物。

陈通是分拣员,12个小时白班拣货,要把机器分拣下来的货物手动分到对应的区域,每天光一个弯腰动作,要重复上万次。

然而,除了来自高强度工作的挑战,还有更多难以预计的困难在等着他们。

05
流言与药

在上海的支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难的不止是这些数字,而是有劲无处使,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被寄予厚望的京东“失踪”的传言甚嚣尘上,其实京东一直都在。

4月13日,张立鹏从台州来到上海,他一开始也没料到会这么难,直到他在手机里刷到一个短视频:某位快递小哥因为小区管制送不了货,走出几步后委屈得留下男儿泪。

张立鹏看得也落泪了。

他从台州出发前,接到了京东客服陆敬元的电话,说是上海有位癌症晚期的80岁老人急需靶向药,上海药店都关了,老人的女儿好不容易在台州一家药房买到,求助京东送药救急。

去上海支援,张立鹏的行李不少,谁不是扛着方便面和老干妈出发的呢?他把那辗转交付的靶向药放在贴身的小包里。从台州到虹桥的火车其实没什么人,但他一路都把包抱在身前。13日,他把药送到了客户手上。

对于被封在家中的基础病人来说,药就是头等大事。当时上海本地的小哥大多被困在家中,许多其他岗位的京东人也自发当起了送药小哥。

90后传站司机赵雷雨就是如此,为了要给嘉定一位肠梗阻术后病人找造口防漏贴,他开着依维柯从浦东赶到青浦大仓取药,再绕了一大圈把药送到嘉定。

对于这样的份外事,他说:“这是救命的事,哪有份内份外。”

赵雷雨

刘超团队接到的紧急求助则来自一位糖尿病患者,急需的胰岛素被淹没在营业部的几千件货物里,同事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这个救命的冷藏箱。

“这兄弟说,那是自己第一次当面看见老人流泪感谢,那场面一辈子都忘不了。”

每天都有洒泪道谢的客户,也有转过身擦掉眼泪的小哥,可是,那时的上海,需求实在太多了,这些闪光的温暖瞬间,被山呼海啸的质疑淹没,关于“为什么找不到快递小哥”的猜想与流言,在许多社区群里蔓延。

“为什么迟迟不送货?是不是把时间都用来跑私活了?”“听说他们每天跑腿能挣一万多,谁还傻傻地送快递啊?”

小哥们很难不看到这些,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们穿梭在四月的上海,电动车骑起来似乎有风,却不知道风里的眼泪和谣言,哪个跑得更快一些。

06
“自杀”与转机

“自杀”、转机,你很难想象这两个词会有什么联系,但在那个时刻的上海,前者却开启了后者。

大量的京东人在仓库、配送站里等待,因为公路交通停滞,外面的货进不来,快递员一度面临无货可送的局面,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

忽然,4月上旬,“自杀式物流”刷屏了许多人的朋友圈。一抹抹京东红,开始往上海进发。

京东小哥排队等待乘车

4月10日左右,京东内部开始要求“把上海抗疫保供当成公司的头等大事”,负责运力统筹的马磊把铺盖搬进了办公室,开始24小时待命。

他算了算,在那之后的两周时间里,京东从其他城市运输至上海的物资达到了3万吨。换算成交通工具,就是1000多个卡车车次,150个铁路集装箱,还有十余架次的全货机、客机包仓。

“外地物资以专人专车形式运进上海,然后一部分人和车就都留在上海当地,继续做城市内的短驳运输工作。”

2000+,这是第一批支援上海的京东小哥人数。到了6月1日那天,这个数字最终定格在5000+。

为了解决运力不足,从北京前来支援的沙浩,在上海最初1个月的时间里,和团队一共投放了1600多个无接触社区保供站。社区门口的红色帐篷,成为临时货物储存与防疫的消杀点,让拿到粮油纸品的人也能安心。

他们刚到上海时,处处都是问题,但因为大家的努力,处处都出现了转机。

07
双人床,单人房

从河北赶来支援的梁永亮,在虹桥火车站下了车,和随机组队的搭档到了酒店,才发现分给他们的是一间大床房。

两个30多岁的北方汉子没想那么多,带着连夜奔波的疲乏,躺床上沾枕头就睡着了。

京东小哥在酒店住宿

“他是大个子,有点胖,喜欢打呼噜,却总说我晚上踹他。”梁永亮笑着说。

每天早上6点起,忙到深夜才休息,睡眠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完全不是问题,“再响的呼噜也打不醒我,因为真的累,睡得够沉。”

直到一个月后,酒店有了空房,才给他们换了各自的单人房。

分拣员陈通下榻的酒店里,两百个住客全是京东来上海支援的兄弟,一半是像他一样的白班,另一半是夜班。两班人在同一个仓库里各干12小时,日夜轮转,彼此几乎没见过面。

一个多月埋头干活,小伙子们的头发都乱成了鸟窝,也没地方理发。陈通看见有同事在酒店里掏出了理发的工具,给兄弟们免费剪头发。

“后来我才知道,这哥们来京东之前是自己开理发店的,手艺是真不错。”

京东小哥在给同事理发

4月初,上海市面上的连锁酒店几乎都已被防疫征用。为了给小哥们找住宿的地方,京东物流华东人力资源负责人许若飞伤透了脑筋,熬了几个通宵,找了一切能找到的社会资源,终于解决了难题。

华住旗下的全季七宝店是这次承接京东外地保供人员入住的上海酒店之一,接待的首波小哥来自浙江,是来得最快的一批人。

杨店长对这十几位年轻人印象特别深:“他们以前也是处于游击状态。到我们店里的时候,跟我说这已经是换的第六家了。住一家被征用一家,特别不容易。”

“前两天酒店来了300箱矿泉水,酒店留守员工都是女孩子,把那么多水搬到5楼有点困难。小哥们二话不说,一下子来了几个人,半小时就都搬好了。”

每到深夜,小哥回酒店时,会说说外面的见闻。杨店长有时会亲自煮饺子给他们当夜宵,听听他们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算是难得的温情时刻。

08
儿童节

今年的6月1日有些特殊,不仅是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更是上海人走出家门的日子,意义非凡。

刘超的儿子为了准备六一儿童节的朗诵节目,排练了一个月,妈妈还带他去花100多元租了一套小西服。

六一当天下午,刘超在小区门口送完了所有的货,赶紧打开了学校表演的直播。朗诵队伍里儿子站在第一排,胖胖的小脸很好认。

“结束了我跟他说,你今天表演得特别好,爸爸为你骄傲,穿得很帅。放学后和妈妈去吃顿好的,挑个儿童节礼物,多少钱我转给你们。”

京东为援沪员工家属提供了慰问品

杨永生有两个孩子,老大上五年级,老二还在牙牙学语。家里人问他有没有去东方明珠看看,他说现在可没空。

“每天和他们视频,老大还好,懂事了,小的就老抢电话,话也讲不清,就在电话里咿咿呀呀的。”

杨永生很享受远程给老大讲功课的时光,在视频电话里给他讲数学题,总能感受到崇拜的眼光,“他会和别人说,自己爸爸数学很厉害。”

对于梁永亮来说,和孩子每天的通话也是他们最大的慰藉。

梁永亮同样有两个儿子,老二上幼儿园大班,正是最黏人的年纪,在电话里叫“爸爸,爸爸”,总会让他湿了眼眶。

小家伙并不理解,爸爸正远在一千多公里之外,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而忙碌。

09
寻人启事

4月底,浦西闵行的东方花园三期,2400多位居民联合发起了一次“寻人启事”,寻找的对象就是曾空降这个社区的京东小哥。

邱玲琳是寻人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东方花园三期的志愿者。

有天夜里十点半,一位业主想送牛奶给80岁的老父亲。两个小区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但深夜,根本没有跑腿接单送货。

玲琳正着急时,在小区门口遇到一位穿着大白服的小哥。当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人看上去非常疲惫,玲琳本来不抱什么希望。

“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很快就把牛奶送了过去。”

东方花园居民发起的寻人启事
玲琳给他发了66元的跑腿红包,他一直没收。小哥给她发来三张照片跟她确认:“姐,你看看是这个地方吗?我刚来上海不久,没跑错吧。”

此后,她发现小区很多业主都找过这个京东小哥跑腿,他都不肯收钱,连水都不拿一瓶,还说“你们不用给我钱,公司给我发工资的”。

邱玲琳连小哥的真实名字都不知道,问了三次,他都没正面回答,只肯说是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援沪快递组,也没见过他防护服底下到底长什么样。

这位东方花园的无名英雄,其实就是梁永亮。

当居民们在寻找他时,他已经完成了东方花园的任务,转战到另一个小区继续送货。

电动车经过路口的渔具店时,他总会忍不住转头往店里多看两眼。

周围的同事们并不知道,刚入职没多久的梁永亮,最喜欢钓鱼,在上海晚上工作结束后,他就会偷偷跑到河边歇歇脚,看别人钓鱼过过干瘾。在一家渔具店里,他看上了一套210元的钓竿,却因为嫌贵藏在了心里迟迟没敢下手。

梁永亮

同事们也不知道,这位每次配送都争先恐后的汉子,每个月固定要还8000多的卡债,不是买了啥奢侈品,而是给大儿子看病。

“两年前,老大被查出来白癜风,一直在治,现在刚做完植皮,一眼看过去像打了补丁一样,在慢慢好转。”

梁永亮说,这两年来光看病的花销,就不下20万。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和家里开销,负担有多重可想而知。

梁永亮一直不愿和别人多说家里的事,也不愿意麻烦别人。“我现在挣得也不少,差不多能应付得过来。”

你看,哪有什么英雄呢?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10
合影

陈通至今都记得,他们100多人在车站集合出发时,大家拍了张集体照。

“只觉得光荣,说不出来具体的那种感觉,就是特别自豪。”

陈通和同事们出发前的合影

梁永亮、刘超、杨永生……许多异地前来上海支援的京东小哥,出发前都有那么一张合影。

即将启程的那条路并不容易,也不知道要跑半个月还是多久。

沙浩说:“我们身上这个衣服,就有战袍的感觉。一起穿京东红的兄弟们,汇聚到一个战壕里,一起作战。就感觉,我不是一个人!”

到了6月底,即将要告别这座城市时,他们又被聚到了一起——这次的合影代表着凯旋,亦是彼此生命中,一段并肩作战的时光。

或许刚才提到的很多片段,在两个多月后的今天说起,已经感受不到当时的紧张和迫切了,但它们应该被记录下来。

救灾不遗余力,这是京东多年的老传统了。经历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强东就在公司内部立下过一条特殊规定:

“全国任何地方发生灾害,临近库房的负责人无需汇报,有权捐出库房里的物资。”同时京东会第一时间成立应急保障团队,确保救灾物资专车专送。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锤炼下,京东一线小哥遇到上海疫情的局面,能快速反应,竭尽所能去帮助周围的人。

做永远都比什么都不做,容易出错,但世界永远需要揣着一袋子馕就出发的人。


后记:

离开上海前,梁永亮得知了自己母亲摔跤骨折的消息。

“那天是父亲节,我给我爸打视频,一看那边在医院,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后来知道是我妈摔着了,大腿骨折。”

当时,他就急着想回家,但被家人劝阻了,让他坚守到最后一天。

计划里,梁永亮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是要请父亲喝酒。出门前,两人曾大吵过2次,他念叨着要和父亲和解。而现在,父亲在医院忙着照顾母亲,他担心自己的行程码带星,可能都进不了医院去看望二老。

在梁永亮的行李箱里,静静躺着一幅东方花园居民集体送他的字:千里驰援,守沪有你”,还有大白玩偶的钥匙扣、一封感谢信……这些都代表着上海人对他和京东的情谊。


杨永生回到了合肥的隔离酒店,家里人说要来看他,给他带点吃的,他连忙拒绝。“隔离呢,你们来了也见不到我的,在家里安心等着吧,我好吃好喝的,没过几天就回来了。”

两个多月里,刘超瘦了22斤,儿子的身高却长得飞快,原来的衣服裤子都穿不下了。他给儿子买了乐高,给老婆带了一个东方明珠的水晶吊坠,代表这段难忘的上海时光。

陈通倒是胖了10来斤,虽然还是吃不惯上海菜,但园区的好伙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临走的欢送会上,他终于和未曾谋面的夜班兄弟们相聚,打过招呼后,又是匆匆上路。


就是这些平凡的京东人,在2022年的春天,成为了上海临时血管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我们关注了20多位京东人的故事,也和其中很多人聊过数次。知悉了他们在上海的特殊经历,为这座城市做出的贡献,也看见了他们作为平常人的喜怒哀乐。

碍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呈现,但,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每个人的付出,都不会被这座城市遗忘。


京东参与上海抗疫保供部分人物故事表:

        阅读时请向上滑动

陈通

28岁的宿迁分拣员

带领一百多人从宿迁支援上海

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参与支援

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

龚亮

为数不多的女快递员

业余时间是蓝天救援队成员

参与过武汉抗疫

曾在上海待了10年

多方努力想来上海助一臂之力

洪闯

上海周浦营业部快递员

集合500小哥

为居民日送5000斤蔬菜

能帮一点是一点

李凯乐、胡建军

货运司机

5天4夜行驶5100公里

千里送10吨羊肉来沪

梁永亮

河北快递小哥

刚入职两个月就来支援上海

小区居民发起寻人启事

送给了他一幅字以表感谢

刘超

武汉支援队队长

带38人小队进入上海

有武汉抗疫经验

每天打500个电话分发快件

被上海居民发短信感谢

刘更强

本地小哥

被封控在8000人幸福小镇,就地变身志愿者

他是小区最受欢迎的人

帮助大家团购物资,甚至贴钱,被亲切的称为强哥

陆敬元

京东客服

收到癌症晚期病人家属求助

快速响应,紧急调配人手

从台州送去珍贵的癌症用药

罗明

陕西汉中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夫妻同天援沪

马磊

保供工作公路运营负责人

 4月10日开始集全国力量支援上海

面对各方压力快速应对

疫情期间基本住在办公室

潘磊

商超经营提升部

负责供应链运营

4月8日开始规划保供专仓

规划将近两百多款SKO,20万件储能商品

覆盖米面粮油、奶粉、尿布、方便食品、牛奶、个护家清等

每天就睡3到4个小时

周末无休持续一个多月

沙浩

运营前锋部队

提高小哥们快递配送的效率

和同事们在上海建立1620多个保供站

试点多个无人送货机

解决最后100米难题

宋新强

河南支援队队员

临发车6分钟拿到白血病治疗救命药

跨千里帮送

庹勤富

武汉支援队队员

妹妹一家三口在上海却难见面

是儿子心中的奥特曼

吾斯曼

新疆维族小哥

辗转汽车、飞机、高铁到上海

第一次出远门

带着馕

普通话说不好

在武康路站点全心做支援

吴中声

站点运营

封控期间

跑了10家店为客户买急需药物

许若飞

支援团队的上海后勤保障人

从4月5日开始征集支援

到解决5000人的吃喝住

让小哥们工作生活都安心

喻世哲

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生鲜事业部

快速搭建团购会场

及时与商家沟通

完成商品补货、调配工作

灵活调配同城配送能力

进一步保障民生商品及时送达

杨永生

合肥传站司机

北京、新疆、上海三次疫情的逆行者

帮着快递小哥搬运卸货

一度每天至少换3件湿衣服

张莉

负责供应链规划

在每个环节都不确定的情况下

有效组织全网仓库资源

尽力保障疫情期间对上海客户包裹订单的履约

张立鹏

浙江支援队队员

一路抱着上海买不到的癌症靶向药

连夜从浙江到上海

送到病人手中

赵雷雨

京东物流华东分公司传站司机

早上4点起床工作

下班后接到通知

跨区配送紧急药品





文、编辑/外滩君
部分图片来自京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