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灭亡的逻辑

 嘟嘟7284 2022-06-28 发布于北京

以下就是补发的一段,关于元顺帝执政时的一段内容。

接下来,就到了元末的大BOSS——元顺帝妥懽帖睦尔。

严格来说,顺帝是他驾崩后敌人给他上的尊号,是个讽刺性的称呼,妥懽帖睦尔准确的庙号应该叫元惠宗。

这个庙号对大多数人有点陌生,为了读起来顺口,我们就让妥懽帖睦尔吃亏一点,还是叫他元顺帝吧。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通常会被扣上昏君的帽子,元顺帝的水平却明显要高出一截。

妥懽帖睦尔有个悲惨的童年,他父亲和世㻋是元武宗海山的长子,本该继承皇位,却拿到了祖传的剧本。和世㻋不争了,干脆跑到中亚的察哈台汗国,在阿尔泰山下找了个当地回回女子,生下一子名为妥懽帖睦尔,这个名字蒙语中是铁锅的意思。

给儿子起个如此朴实的名字,想来和世㻋已是安贫乐道,安安稳稳打算当个牧民了。谁知在铁锅9岁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机会出现在面前,和世㻋弟弟图帖睦尔击败了篡位者,表示要迎接哥哥回去即位。

和世㻋盘算良久答应了,然后他就死了,被弟弟派人毒死,图帖睦尔自己成了元文宗。

铁锅的苦日子来了,图帖睦尔下诏宣布他是个野种,将他送到大青岛关了起来。这个岛在黄海上,今天属于韩国,在当时那就是个不毛之地,除了海鲜管够其他啥都没有。

没多久叔叔觉得他日子还是太舒服,又把铁锅转移到广西桂林大圆寺监禁。

这一路漂泊近万里,花费大半年之久,铁锅能撑下来几乎是个奇迹。根据记载,他身上的枷锁从没有一天取下来过,到达之时,手腕、脖颈的皮肉早被磨烂,骨头清晰可见。

好在大圆寺的秋江大师是位高僧,他并没有嫌弃落难的铁锅,还主动承担起了师父的职责。在他教导下,妥懽帖睦尔系统学习了儒家文化,文学素养日益见长。

同时,他也学会了动心忍性,默默等待,等待自己的时代。

时代没有让他等待太久,四年后元文宗驾崩,临终前,他没有传位给两个活着的儿子,而是选择立侄子妥懽帖睦尔。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元文宗笃信藏传佛教,驾崩前良心发现。我倒觉得很可能是他儿子太小,一个7岁一个才4岁,按元朝帝位的游戏规则,把他们推上去也只能当傀儡。

我把皇位还给你,你放过我儿子们可好?

其实政治哪有什么情面可讲,到底元文宗也没能保住儿子们的性命,几年之后,两个堂弟先后被铁锅弄死。

但是在当时,妥懽帖睦尔一无根基,二无势力,这么简单就想捡个皇位?

权臣燕帖木儿出现了,他否定了元文宗的遗诏,选了铁锅7岁的弟弟即位,是为元宁宗。

燕帖木儿是个超级狠人,铁锅的爸爸就是死在他手里。他还曾以区区十七人就发动政变,迎立的正是图帖睦尔。

燕帖木儿当权,铁锅形势很不妙。这次铁锅的弟弟帮了他,才当上皇帝53天,这孩子就病死了。

这下燕帖木儿傻眼,只得把铁锅接到北京,但还是没让他即位,那段时间大元朝帝位空悬,燕帖木儿颇有跃跃欲试的想法。

这样的情况只维持了半年,6个月后燕帖木儿也病死了,史书说他死于纵欲过度,不知是真是假,反正这个人很好色是没跑的。

半年时间,铁锅已经混了个脸熟。1333年,13岁的妥懽帖睦尔即位,即后来的元顺帝。

13岁的少年,从茫茫草原到海中孤岛,再远涉重洋去到当时蛮荒的广西,几次险遭不测,终于苦尽甘来,铁锅已经把自己的13岁活成了一个传奇。

然而,政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和元朝许多皇帝一样,妥欢帖睦尔即位的背景是元朝派系内斗妥协的结果,燕帖木儿虽死,家族力量依然庞大,再加上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和右丞相伯颜,三方为争权互相争斗,不死不休,妥懽帖睦尔只是个傀儡。

五年时间,铁锅随时会被送去回炉重造,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五年后,伯颜获得了胜利,他最大的成就是把元朝推向深渊,此人是个坚定的民族压迫政策执行者,科举考试是他取消的。在他主导下,汉人、南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排斥,地方上甚至还没收汉人铁制农具及禁止汉人文化活动。伯颜甚至还提出个耸人听闻的建议:由于汉人对政策反抗,我们应该杀绝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所幸妥懽帖睦尔还没和伯颜一样丧失理智,没有在这份文件上签字。

又过两年,妥懽帖睦尔年轻的妥欢帖木儿不会甘心永远被摆弄,他联合伯颜的侄儿兼政治对手脱脱发动政变,弄死伯颜和卜答失里,真正成为大权在握的皇帝,此时他年仅20。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铁锅历经磨难终成大器。20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妥懽帖睦尔觉得朝纲已正,是时候大展宏图了,他把年号改为“至正”。

这一年是1341年,周子旺死后第三年。彭和尚躲在淮西搞地下活动,收了一大批“普”字辈的徒弟,著名的就有况普天、赵普胜、李普生、项普略、欧普祥等等,这些人都将在后来名动天下。

妥懽帖睦尔与前任们不同,他是个相当仰慕汉族文化的皇帝,自身也是个汉化程度很深的皇帝。他的童年和少年都在民间渡过,让他了解到不少人民疾苦,经过观察,铁锅皇帝觉得元朝存在许多问题,如祖传的皇族倾轧、权臣当道、地方权力太大、军队越来越废、财政越来越紧,以及最要紧的民族矛盾。

铁锅认为,这些问题,都能通过接受汉制得到解决。

必须承认,有这样的想法,铁锅同志觉悟是很高的,水平起码比他爸爸、叔叔都要高出一大截。

20岁的铁锅踌躇满志,他叫来最得力的手下中书右丞相脱脱,命他全面负责革新事宜,史称“脱脱更化”,又称“至正新政”。

这是元朝的最后一个机会,很遗憾,铁锅同志搞砸了。

其实从政策来看,妥懽帖睦尔和脱脱是很有些魄力和胆识的。如重开科举,大量录取汉人入仕;推广汉学,让满朝文武一起学习儒家经典;修订律法,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大元;打击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等。

这套组合拳招式相当漂亮,至正年代甫一亮相,就赢得汉族地主士大夫的交口称赞。后来成为朱元璋第一文臣的宋濂,回忆起那个时代,仍不禁赞叹,说铁锅是天光下临,衣被万物,声教所及,罔闻朔南,呜呼盛哉!

可既然这么好,妥懽帖睦尔为啥还是成了亡国之君?

要问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个元末读书人的遭遇。

至正三年(1343年),托“至正新政”之福,浙江青田一个汉族读书人得以被重新起用,出任江浙儒副提举(省教育部副部长)兼任行省考试官。

此人时年三十二岁,早在元统元年(1333年)他就已高中进士,时人皆称才子。作为实际上的第四等人,这位才子只能出任下级官吏,他在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任上干了五年,虽有心报国,却终因遭到倾轧,一气之下辞职回家当起了富翁。

才子家是个大地主,在当地颇有声望,纵然他一辈子不工作,也是个吃喝不愁的富二代。闲暇时,他就约三五好友赋诗吟对,不问仕途,倒也清闲快活、

忽如一夜,至正新政春风吹遍大地,才子终究不淡定了,读书人的理想不就是修齐治平么,一辈子在乡间隐居,如何实现胸中抱负。

于是他接受任命,重新进入官场期待一展抱负。

此人名叫刘基,字伯温。

严格来说,“至正新政”并不算完全失败,它确实起到了稳定汉族士大夫情绪,收买汉人地主人心的作用。这些人,后来很多站到了朱元璋的对立面。

这类人对新政自然是欢迎的,问题在于,最后推翻元朝的并不是刘伯温这些地主士大夫,而是朱元璋这样的社会最底层。

刘基重新出仕后,发现这套东西只是表面光鲜亮丽,朝廷的执行力根本无法到达地方。套用现代一句话:上头的意思是好的,只是底下人...

大失所望之下,刘基在一年后再次辞官。

归根结底,“至正新政”没有触及到到根本性问题,权力的运行机制如何改革,底层百姓的生存逻辑如何解决。

官员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一下,老百姓该怎么活还怎么活,碰上个天灾人祸,全家仍旧得死翘翘。

到那时候,就会有人开始有人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改革进行到第五年的时候,元顺帝收获了朝野上下一片掌声,士大夫们称赞至正时期是“千载一时”,铁锅在享受着鲜花与掌声的同时,也发现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没钱了。

元朝是盛行纸币的,当初马可波罗访华回国后,在他游记中还写到:区区一小块纸片,竟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

元朝在发放纸币的同时,也贮存了大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使得纸钞的信用不断提升,对纸币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的豪商富贾们纷纷用钱换纸钞,市场贸易一派欣欣向荣。这种情况直到元朝中后期,才由于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导致钞法大坏而改变。

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元代的通货膨胀是历代所罕见的。以米为例,米价在至元三年为每石六百文, 到大德十年每石高达三十贯,到了至正九年,一千贯还买不到一斗米,价格在数十年间涨了一千倍以上。

脱脱问了:陛下,咱们账上钱不多了...

妥懽帖睦尔想了一下:那就先拿准备金应急吧。

我们知道,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的流通保证是有与纸币所等同的准备金,没有准备金的纸币等于废纸。为摆脱财政赤字,采取动用准备金的措施救急,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只能使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愈来愈低。

要解决脱脱的货币困局,还需要经过600年经济学理论发展,直到英吉利岛夷凯恩斯发明货币需求理论,才能应付一二。

摆在妥懽帖睦尔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继续印钱。

妥懽帖睦尔和脱脱都不懂得经济膨胀,元朝虽然发行了全国货币,但是一味的印钱,压根就不根据社会经济来决定印多少,不死才怪。

滥发货币导致通货更加膨胀,朝令夕改,让政府公信力降到冰点。老百姓好不容易赚来一点钱,却成为废纸,人民焉能不怨?为了减少损失,百姓只能是想方设法将纸币换成有实际价值的金银或货物,这在无形中又促使了通货膨胀的恶化。

至此,铁锅彻底玩崩了,“至正新政”维持了十年,妥懽帖睦尔也不再有至正之初的那种勤政朝气。中央政府背上巨额赤字,吏治腐败达到惊人的地步,史载“上下诸司,其滥愈甚”。

铁锅开始摆烂,大元的丧钟开始敲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