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春:不让须眉歆胆识,治家除弊条纲立

 诗画品红楼 2022-06-28 发布于北京

诗画品红楼——"诗"、"画"、"品"相结合,诗情画意,图文并茂,古韵今声,一种全新的品红方式。二、四 晚上20点发布两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蝶恋花  探春

陈瑞林

脂粉英才蕉下客。吟社初开,雅会东山迹。不让须眉歆胆识,治家除弊条纲立。  

刺手玫瑰惊艳色。身世萦怀,每恨终难息。梦逐纸鸢风借力,盛妆拜别同悲泣。

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女儿中排行老三,人称三姑娘。外貌可人,削肩细腰,长条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气宇轩昂。饱读名书古籍,文采斐然,颇有自信。与迎春的唯唯诺诺,见识短浅,无原则的忍让形成鲜明对比。

“探春素喜阔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梨花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的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体现了探春心胸宽阔,酷爱书法的雅趣与众姐妹不同。在曹公的笔下,这哪里是小姐的绣阁,倒像是公子的书房。

秋爽宅内种了梧桐和芭蕉,而探春尤喜芭蕉,因此诗翁自称雅号为“蕉下客”。芭蕉直立高大,体态粗犷潇洒,而蕉叶碧翠如涓,“舒卷有余情”。正与探春兼有须眉之粗豪,又有裙钗之精细相匹配。此外,探春也不像寻常女儿喜欢脂粉绸缎,却有着孩童的心性,对一些天然材料的手工艺品趣味横生。正如她说:“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儿,真竹子根挖的香盒,胶泥垛的风炉儿就好了。我喜欢什么似的。”

探春如此喜雅,故而率先有启诗社之意,给宝玉的花笺曰:“今因伏几处默,忽思历来古人,犹置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下辖攀援,务结二三同志,盘桓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幸叨陪泉水之间,兼慕薛林雅调。风庭月榭,惜未宴及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若蒙造雪而来,敢请扫花以俟。”宝玉看到,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

古来闺中诗篇无法外传让世人知晓,而探春寄望于诗社能让众姐妹的诗作大放光彩,留取雪泥鸿爪。不甘于沉默,这是何等的高雅,何等的胸襟!

探春虽为女儿身,但有须眉胸襟。她曾自我表白:“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这是贾府多少男儿都没有的远大志向!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曹公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治家的管理才干,通过细致入微的察看,在大观园里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兴利除弊得到了李纨、宝钗、凤姐、平儿的大力支持及下人的拥护。宝玉也赞不绝口:“好!好!好!好个三姑娘!”从而树立威信。以此可见,探春是真正的心比男儿烈的脂粉英雄!

探春坦率大气,心性高贵,有担当。第七十四回“惑奸馋抄检大观园”她鄙视那几个管家奴才,狐假虎威仗势欺人,对她们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然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身为主子对婢女给予保护,不像惜春那样冷漠无情。当王善保家的趁势作脸,拉扯探春的衣襟,着实挨了探春一巴掌。大怒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扯我的衣裳!”“你打量我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这一巴掌打得好!人心大快!这也是曹公借探春之手对封建腐朽恶势力的抨击。

探春极看重尊严,要胜过一切,对自己庶出的身世有一种隐隐的悲愤。她不愿认生母赵姨娘,第二十七回她在宝玉面前表白:“我只管认得老爷和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探春从小是由贾母和王夫人教养的,封建社会嫡庶制度的观念在她脑海里,深深打下了烙印。

赵姨娘即使生儿育女了,依然是个奴才。况且她阴微鄙贱 ,粗俗愚昧,又爱争强好胜,搬弄是非,只想着在正庶之间争地位。以探春那样高贵的心性对生母和胞弟极为不满,从不愿袒护他们,心里只有怨恨。

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探春的亲舅舅过世,赵姨娘非要多索取二十两银子。探春执意不允。赵姨娘尖酸刻薄道:“只捡高枝飞去了!”探春哭道:“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翻腾一阵,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到底谁给谁没脸!”这一番话宣泄了长期压在她心头的郁闷和悲愤。然而探春对王夫人却是极力维护。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抗婚在贾母面前怒剪青丝,贾母气急发威,王夫人虽有委屈,也不敢还一言。此刻探春在窗外听了,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巧妙委婉地化解了尴尬的局面,为王夫人挽回了面子。这就突显了探春在众姐妹面前的精明之处。

曹公对探春的人物刻画从情感上是偏爱的,虽是姨娘所生,凭她的志勇双全,坦率大气,心性高贵和远大的志向,居于三春之冠。并且有跨时代的革故鼎新的超前意识。即使如此,也挽救不了贾府大厦将倾的颓势。

正如判词所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递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最后的结局是远嫁海疆,临行前心中有几许的惆怅,大观园里曾有结诗社,赏花、放风筝的美好回忆。但是,“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凭她的才能,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暗淡无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