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书家为什么不愿意写匾?

 墨品书法网 2022-06-28 发布于北京

主讲:一痴,本名周明华,“书法网”总编辑,创始人;“让书法回家·全国公益大行动”总发起人;现为:江西省书法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副院长,北兰亭艺委会委员等


古代书家不爱写匾,不但不爱,而且还要在家规当中训导子孙后代永绝“学写匾”。

《世说新语》记载了一则魏晋书家韦诞题匾故事:凌云台刚建好,朝廷让韦诞题匾,但是由于施工的人失误,把还没题名的匾先订挂上去了,所以只能用让韦诞坐到一个笼子里,用绳索吊拉到离地二十五丈的高空去直接题写,韦诞恐高,题写完下来,头发和胡须都被吓白了!回到家后,将笔掷在地上,并用火烧掉,然后发誓子孙后代都要戒绝写匾!并写进家规。

无独有偶,还是在魏晋,还是记载在《世说新语》中,只是主人翁换成了谢安和王献之:

太极殿刚建好,谢安就安排人将匾牌送到王献之家里来让他题写,王献之很不高兴,告诉来送匾的人:“可掷着门外。”谢安后来见到王献之,就责问他:“让你题的是皇宫的匾额,你为什么要拒绝呢?再说以前魏朝韦诞这样的人物,不也都题写了吗。”王献之听后,直接就怼回去:“魏祚所以不长!魏朝就是因为这样才短命!谢安听后却不生气,接话就赞了一句:说得好!


韦诞,王献之不愿意写匾,实际还是有更深层的个人原因?


那就是在古代题匾这样的事情,其实都是工匠之人所为,而文人士大夫,尤其是贵族是羞于为之的!那么现代的书家又为何热衷题写匾额甚至以此为荣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现代书家好题匾是为了给人看,因此而可以收获名和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