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和做”的矛盾,是痛苦的根源

 德明书斋 2022-06-28 发布于云南

朋友说闲着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想多了,就会心烦意乱。

人啊,只要生命没有停歇,行动可能会停止,但思想就不会停歇。

这似乎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种苦痛。如果仔细去考虑,这种苦痛,应该源自“想和做”的矛盾无法调和。

朋友的话让我想起曾经在课堂上学习的一篇课文——胡绳的《想和做》,当然,当时学习课文,是将其作为议论文写作的范文来学习的,文中的道理并不能完全领会。

现在重读一遍,不再关注议论文写作范式的情况下,倒也悟出一些滋味来。


胡绳在《想和做》中,先是否定了只想不做的“空想家”,接着又否定了只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

空想的过程应该是很兴奋、很愉悦的体验,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对于空想,仅限于想一想,享受一下其中的愉悦就好如果当真,在空想结束后,愉悦的心情就会变得很低落,因为现实并非如此。

就像备考的学生会想考上理想的学校后会将如何,一通天马行空的胡想。深受贫穷之苦的人,也会想如果有一天变得很有钱,会是怎样怎样之类的。

空想结束后,面对的现实可能是堆积如山的作业,解不出的数学题,也可能搬不完的转,冷冷的馒头和矿泉水。

空想中的场景,应该如梦境一般,尽管空想的内容多为美梦,但梦会醒来,空想也不能长久的持续,总会停止。一旦停止,面对残酷的现实,痛苦随之而来,甚至埋怨自己何必想那么多,面对现实吧。

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动脑筋思考的人,被胡绳痛批为“跟牛马一样”。

话虽难听,道理却是如此。就像拉磨的驴,它应该不会想为什么要拉磨,为什么只能转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提升拉磨的效率。

以前以为只有人才会想提升拉磨效率的事情,所以驴下岗了,机器代替了石磨,效率也高了。

当我听说了流水线工人的一些故事后,忽然发现,有些人做有些工作,其实也不用动脑筋。

我曾听一个远房亲戚说,他在流水线上工作,都不需要看机床,闭着眼睛都能操作;也曾听说有人在流水线可以边看电视剧边工作,一点儿也不影响效率。

像这样的人,估计做一辈子也就是一个流水线工人吧。对于工作,他们仅有的想法,只是赚钱,或者再简单一些,完成当日的任务量。他们的想,没有包含改善工艺,提升效率。

想和做,怎样协调呢?

胡绳给出的答案是“从实际出发”。想的时候从实际出发,想好了就去做,做得到就说明想的是对的,做不到,就说明想错了,或者是空想。

如果人们的生活,也能如此理性:少一些空想,多一些行动。想到了,能力所及,就去做;想到了,能力不及,就不去想,也不去做。

如果真是如此,人们大概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

我不否认胡绳的观点是正确的,只不过人非草木,也不甘做牛马,孰能无情呢?人不可能一直理性,恰恰相反,主导我们去想、去做的,主要还是感性。

理性告诉我们,不要想太多。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就像让人上瘾的毒药,可以麻痹现实的苦痛,可以让人得到瞬息的解脱。每当如此,感性就占了上风。

这也该是人生常态,人之常情。如果关于未来,没有一点空想的美梦做指引,面对残酷的现实,只会让人觉得生活除却痛苦,毫无滋味,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了。

也许,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就是生活的调味剂,调和一下现实的苦。我也觉得,只要不把空想当做生活的主菜,偶尔想一想,也不是什么坏事。

有些空想,就是梦想。为了生活的继续,总是需要的,不然人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如果因为空想,让现实生活变得更加痛苦,那就少想一些吧,做一段时间的不动脑筋的“牛马”也无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