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观美的时时刻刻

 阿福根 2022-06-29 发布于上海

图片

「 幸福 」

简单、微小、不起眼的一切构成了生活的网,而能够随时随地、尽情尽兴感观其中的美,大概就是“幸福”的时时刻刻了。

文 | 兰州海关  李琳


.
.
.

图片


我们肯定都听过一句被说得耳朵起茧的至理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你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许因为这句话被说得太多了,我们从没深究过里面的真实涵义。

首先“美”这个概念,实在太难界定,我的观念里,它还是个充满哲学意味的词儿,宏大、抽象、辩证,以至于我的思维能力,实在没办法谈论。但是,“美”又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现身,做什么事都不可回避地要去追求它,都可以这么说——它就是俗世生活的意义。你的片刻愉悦、瞬时幸福都来自于它,来自于发现了、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早上跑完步,我做压腿放松的动作,歪着头,就看到绿绿的梧桐树上方一角蓝得透澈的天空,舒服啊,美妙啊,被我发现了,而且我也无法与别人分享。是的,近一段时间,思绪被触动,脑子里出现了一些关于“美”的念头,我仅限于从自己的纯主观感受出发说说我理解的那些微观的、细碎的关于“美”的感观。

图片

端午节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去了离市区只有20公里的“水墨丹霞”景区。说实话,去之前我是不太抱希望的,毕竟张掖的丹霞太有名气,兰州去年才开发出来,那大概就是发现附近有类似的风景于是跟风炒作,“应该没啥规模,而且也不太好看。”我心里这么下了定义。家属看到景区门口大幅宣传照,哈哈笑说:“照片拍的好,都是'照骗’吧。”怀着这种不信任的心情,我们进入了景区。

观光车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缓缓向上,接近最高处时,车厢里传来很多人同时发出的“哇”的声音,我向左侧过头,嚯!好一片色彩斑斓的山。我词穷,只在心里说:“啊,原来不是一座或几座很小的红色的山包,而是这么一大片一大片的规模。”真是为自己的主观偏见惭愧。高处观光台站定,放眼望去——目力所及,全是赤色的山,只能是上帝的颜料盒不小心打翻了,就这么任性妄为地泼洒到群山之上。美得宏大、壮观,美得无言以对。在自然的杰作面前,很容易让人产生渺小的感觉,这是原始的自发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图片

我拿出手机,左边拍一张,右边拍一张;全景拍一张,拉近再拍一张。理解我的心情吧——激动得就想把这美景定格下来。拍完赶紧划回来看看究竟拍得怎样,不出所料——完全呈现不出我看见的那种壮美印象。

我心里开始想一个问题:照片真的是“照骗”吗?恰恰相反,我从来都是觉得,任何照片都无法拍出我眼睛所看到的美。比如今天,即使我的照片做了后期处理,调了颜色、构图,但我认为它完全不能展现出我看到的真正的丹霞。为什么呢?所谓“眼观六路”,眼睛看到的景色立体而丰富,照片拍出来只是扁平的局部;眼睛看到的色彩明快鲜艳,而照片拍出来总是雾蒙蒙的(即使调了色也不够生动);而且,看风景有一个过程,要付出辛劳爬山,气喘吁吁登顶的那一刻,一边畅舒呼吸,一边身心完全放松下来,山风清凉拂面,空气清新入肺,此刻,眼前居然还有那彩色众山,饱览那壮丽、秀美和神奇,只觉得生命美妙,活着畅快。所以啊,看风景还有个关键的因素——氛围感影响,照片能拍出来吗?

图片

最近,我老去城北山后的一个地方,叫“金沙沟”,因接近城区,处于一个半开发的状态,有大概好几千平方区域的山地被完全推平整了。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沙土,长不出啥植物,刮起风,沙土被卷起呼呼飞来,吞没了万物。就在这么一片荒漠里,在那个天气晴好的傍晚,我竟看到了绝美的日暮光影。夕阳真是神奇的魔术师,那光影打在周围的群山和广阔的平地,它们瞬时变得温柔敦厚起来,让人自然联想到“大地母亲”这样的譬喻;那光影打在鱼塘里,水面变成撒上金子的水晶,粼粼波光、闪闪而动;那光影打在旷野里新栽种的小树上,一片片嫩嫩的树叶像是一个个绿色的精灵,在微风中轻轻跳动。“哇”,我只剩下心里的赞叹。

太阳落山后,夜晚的大幕缓缓垂下。接着,一轮黄澄澄的圆月,从东边的山头上升起。我亲眼看着它一点一点从那山头露出来,它那么大、离我那么近——我觉得我爬到山顶就可以摸到它——简直像个假月亮。全情投入看月亮,你会感动的,尤其在这么一个远离喧嚣、夜深人静的地方。你看月亮,月亮也在注视你,它那么沉静、那么清丽、那么高洁,皎皎的影子映在粼粼的水面,纯净的月辉洒满无垠的大地,多躁动的情绪都会平复,多激愤的心都会得到安慰。那一刻脑子里浮现一句话:“其人如月,任圆任缺,无嗔无憾,皎皎如一”——这是我理解的做人的最高境界。

图片

不知那天我得到了命运怎样的垂青,在毫无美景潜力的荒漠旷野里,竟然接连遇到了美好的暮色和月色。现代人见到美景总会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照的,我当然逃不出这个俗套。可是拍完了我怅然若失,照片实在无法诠释留在我心底的深刻印象。尤其拍月亮,那简直是把钻石拍成了塑料模具的天壤之别。日暮光影和入夜月色是大自然无差别的馈赠,它既不会挑选显现之地点,也不会挑选观赏之眼眸,能不能享受那种动人、醉人情境,只取决于自己的眼和心,同时你也得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美只能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绝不可能通过物理的方式复刻。拍得再完美的照片,也不会留存你当时看到的情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心境,感观的美都是独一无二的。复刻和感观,犹如机械和大脑、物质和精神、实用的现代文明和浪漫的灵魂追求的区别。

图片

以及,我又联想到关于“容貌焦虑”的问题。当下,在消费主义刻意营造的审美标准下,很多人对自己的容貌、身材分外苛刻,减肥、化妆甚至整形的口号广告漫天盖地。话说,我们通过照片或者镜子看到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吗?我们纠结的那些容貌和身材的缺陷是别人眼中对你的全部印象吗?我想,肯定不是,别人眼中——跳出自身另外的视角里,看到的是脱离扁平照片更立体的形象——如同我们用心感观的美一样,除了外貌、身材,还有生动的言谈举止,长期成长形成的个性特点,由内向外散发的思想气质,甚至于即时的情绪因素,这些综合起来的印象才是另外视角下我们的真正形象。人的涵义像“美”一样丰富,外貌和身材的外在表象并不能表达我们作为人的全部意义,当然适当的美化修饰是必要的,但不能以牺牲所有精力甚至健康为代价,它肯定不是也不能是人生的唯一至高追求。容貌焦虑只是陷入了消费主义制造的精心骗局和自己建造的偏执困局。自然世界那么丰裕多姿,相对应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如此丰富斑斓,那些独一无二的美好无需费心费力,无需拼争抢夺,无需苦苦寻觅,眼眸睁开即可观赏,双手伸出即可触及,平心静气即可感受。所以别被幻象迷了眼乱了心,别栽在巧言令色的骗局里无法自拔,别把虚浮无聊当做真理,别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简单、微小、不起眼的一切构成了生活的网,而能够随时随地、尽情尽兴感观其中的美,大概就是“幸福”的时时刻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